文 | 巨潮 WAVE,作者 | 老魚兒,編輯 | 楊旭然
順豐旗下的企業又申請 IPO 了。
近日,智能快遞櫃網絡運營商豐巢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IPO 募集所得資金淨額将主要用于擴展并優化豐巢智能櫃網絡、加強增值服務的服務能力和範圍、研發工作、戰略投資等。
豐巢脫胎于順豐,其第一大股東也是順豐創始人王衛,持股比例爲 48.45%。如果豐巢能夠順利登陸港交所,也将成爲王衛麾下繼順豐控股、順豐房托、嘉裏物流、順豐同城之後的第五家上市企業。
雖然面臨着老對手們的不斷競争,王衛的事業仍在不斷擴容。在資本市場上,一個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 " 順豐系 " 已經形成。
豐巢的定位是這個物流系統的 " 末端神器 ",它被王衛寄予厚望并不斷投入。就算是持續賠錢,同行離去,也仍然源源不斷地給予足夠的輸血。
9 歲的豐巢到了自立門戶的時間。後面的問題便是,它該如何破解增長問題,它的長期利潤來源在哪,甚至,它可以給整個 " 順豐系 " 反哺輸血嗎?
01 羽翼漸豐
2015 年成立的豐巢,在 2024 年之前,一直面臨着盈利問題。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1~2023 年,其總營收分别爲 25.26 億元、28.91 億元、38.12 億元;淨利潤分别爲 -20.71 億元、-11.66 億元、-5.41 億元;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别爲 -14.14 億元、-8.42 億元、-18.45 億元。
截至 2024 年 5 月 31 日,豐巢股東應占累計虧損已經高達 68.30 億元,這些都可視爲王衛爲了給順豐打造終端體系所必須要付出的資本投入。
持續虧損下的豐巢還有底氣繼續 IPO,顯然是已經獲得了可以交給資本市場的 " 資糧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2024 年豐巢的翅膀終于硬了起來——實現了曆史性的盈利。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4 年前五個月,豐巢的總營收爲 19.04 億元;淨利潤爲 7160.2 萬元;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計量)爲 2.19 億元。
2024 年豐巢的盈利,既取決于前五個月營業收入 33.61% 的增長,更重要的在于原計劃隻能使用五年的智能櫃使用壽命增加,導緻了成本的降低。招股書中是這樣表述的:
此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運營超過五年的豐巢智能櫃悉數折舊,導緻計入豐巢智能櫃銷售成本的使用權資産折舊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減少。該等已悉數折舊的豐巢智能櫃通常仍在營運中。
因此豐巢決定調整會計政策,并延長豐巢智能櫃的折舊年限,使其與實際預期可使用年限相符。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将豐巢智能櫃的折舊年限由五年調整爲五或十年。
所以在 2024 年,豐巢僅折舊成本就少了 3.75 億元,同比降低了 44%。按照這樣的折舊比例,實際上在 2023 年豐巢就已經實現了盈利。
折舊成本是豐巢最大的成本之一。豐巢的折舊成本占總銷售成本的比例,也從 2021 — 202 年的 74.9%、72.0%、55.7%,降至 2024 年 1-5 月份的 32.9%,首次在 50% 以下。
豐巢也承認,維持并延長豐巢智能櫃處于良好狀态,對其成本管理至關重要。
如今,在進行了持續多年大手筆的投入之後,豐巢的前期建設和用戶教育基本已經完成。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櫃機數量及 2023 年的包裹量計,豐巢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遞櫃網絡運營商。截至今年 5 月 31 日,豐巢的智能快遞櫃網絡由 33 萬組豐巢智能櫃組成,共計約 2990 萬個格口,服務約 20.9 萬個社區。
今年 4 月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 全球獨角獸榜》顯示,豐巢以 250 億元的企業估值位列榜單第 270 名的位次,相比之下其 2018 年的估值約爲 80 億元,雖然這樣的數字并不是最終資本市場的市值,但多年來的增長也意味着企業的規模、價值都是在持續增加中。
02 寄予厚望
1993 年成立的順豐已經過了 " 而立之年 ",在高速狂奔了多年後,這家中國規模最大、市值最高的快遞公司也逐漸進入了 " 中年時代 "。最明顯的标志之一就是增長趨緩。
2024 年上半年,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 1344.1 億元,同比增長 8.08%;歸母淨利潤 48.07 億元,同比增長 15.10%;扣非淨利潤 41.48 億元,同比增長 11.95%;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 137.22 億元,同比下降 0.74%。
中規中矩的成績,顯然是受到了宏觀經濟和消費緊縮的影響,相比上市之初動辄 20% 以上增速已經下降不少。尤其難以匹配來自市場的期待。
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2584.09 億元,同比下降 3.39%。這是順豐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基本可以标志着高增長時代的終結。這是行業的周期性使然,也是中國電商高速發展之後趨緩的必然規律。
但企業爲了發展,拓展業務曲線仍是非常必須的。
王衛的選擇是以順豐的物流産業鏈爲中心,做各種補鏈、強鏈的布局——這也是順豐能 " 成系 " 的戰略基礎。
比如旗下上市公司中,快運業務是爲了補足順豐以往隻有小件業務,而重貨薄弱的短闆,順豐同城則是爲了補上原有業務中 " 端到端 " 即時配送業務的缺失。如今已經快要 10 歲的豐巢,從誕生之初就承載了順豐在快遞末端配送上的期望。
十年前,中國電商進入繁榮時期,快遞行業因爲業務量爆發式增長,遭遇了一些行業性難題,其中之一就是末端派送。
彼時,由于價格戰導緻的低運費,通達系快遞公司的價格體系幾乎已經不能覆蓋末端派送環節。即便是有利潤空間保證的順豐,在末端派送時也經常遭遇客戶不在家等情況導緻的二次甚至多次派送,面臨着巨大的運力浪費和成本壓力。
2015 年 4 月,順豐出資 5000 萬元持股 100% 注冊成立豐巢。同年 6 月,調整爲注冊資本 5 億元,由順豐持股 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 20%,普洛斯持股 5%。彼時,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聯合公告,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
這本身是一件行業大事件,如果各快遞巨頭一起投入,可以成功将快遞送貨上門的單選項,變爲上門或者快遞櫃代收的多選項,這對于各快遞企業的末端成本壓力将起到有效的緩解作用,并可以将快遞末端配送聚合成一門大生意,實現多家共赢。
但在菜鳥的攪局之下,這場快遞界的大合作并未走得長久。
幾乎是 2015 年豐巢推出的同時,菜鳥也推出了菜鳥驿站。這兩者在功能上有諸多重疊之處,尤其是快遞收派功能基本上是直接競争。
一直想在物流行業一統天下的菜鳥,和打造自己物流帝國的王衛由此針鋒相對。直到 2017 年 5 月," 豐鳥大戰 " 爆發,雙方正面硬剛。當時事件的結果是順豐退出菜鳥,而菜鳥則是帶着通達系快遞公司退出了豐巢。
03 逆向增長
雖然豐巢——包括整個順豐都在竭力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但在體系化的電商生态中,這也意味着必須付出代價。
豐巢招股書顯示,2023 年,通過豐巢的快遞末端配送服務交付的包裹數量達到 64.63 億件。看起來數量相當不少,但是根據國家郵政管理局數據,2023 年全年,我國快遞包裹量達到了 1320.72 億件。
這樣算來,豐巢派送的快遞占比不足 5%。
2021 年以來,順豐末端配送服務闆塊收入分别爲 14.55 億元、16.85 億元、18.35 億元,增長速度已逐漸不足兩位數。2023 年豐巢末端配送服務爲 18.36 億元,這也就意味着每票派送收入不足 0.3 元。這樣的單票收入,意味着想要做大就必須有足夠的件量支撐。
件量一直是順豐作爲一個更獨立市場主體的軟肋所在。順豐在 2023 年的件量約爲 120 億,并且近些年來其件量規模的增速一直在放緩。
大部分的通達系的末端配送業務,基本上通過菜鳥驿站或者其他渠道完成。截至 2023 年,菜鳥驿站數量已經突破 17 萬家。截至 2024 年初,中通快遞旗下兔喜生活(并非極兔速遞旗下)驿站全國門店數量也已超 11 萬。
按照菜鳥招股書顯示,以菜鳥驿站日均包裹處理量 8000 萬計算,菜鳥驿站 2023 年總包裹處理量超 290 億件。而中通快遞剛剛在 2023 年突破了 300 億件量。
可以說,豐巢當年和菜鳥的分道揚镳的那一刻,王衛整合快遞末端派送的勢能就已經坍塌了一半。豐巢相比其他競對無法以件量規模取勝,因此未來的業務增長更多希望在其他闆塊身上。比如招股書顯示的," 消費者智能交付 " 業務迅猛增長。
這部分的增長主要來自電商的退貨業務,對于豐巢來說電商退貨快遞相當于是收件。2023 年,豐巢消費者智能交付服務收入爲 10.2 億元,其件量爲 2.33 億件,平均單價爲 4.38 元,是末端配送(派件)的近 15 倍。2024 年前五個月,此闆塊業務收入已經達到 6.9 個億,增速超過 100%。
" 退貨 " 正是近年來電商圈被讨論最多的話題之一。特别是女裝電商的平均退貨率已經達到 50% 以上,直播帶貨的平均退貨率更是在 60% 以上。如果電商的競争邏輯不發生改變,那麽退貨業務将繼續成爲豐巢的 " 吸金獸 ",預計今年就能成爲其第一大業務闆塊。
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數據顯示,全球逆向物流市場規模在 2023 年底達到約 6400 億美元。其中,按照中國市場占全球物流市場的比例(約 18%)保守估算,2023 年中國的逆向物流市場就超過了 1100 億美元。
按照這個數值來衡量,豐巢的此闆塊業務有着不低于百億元營收的潛力。但這百億營收也和整個快遞行業一樣,會受困于極低的毛利率。
王衛的物流帝國如今已經成 " 系 ",豐巢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有自身的重要意義和利潤創造的能力。但對于 " 順豐系 " 來說,最核心的經營目标,所會遇到的最核心問題,永遠都在于順豐這個大本營、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