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筆記俠 ,作者少将
作者:少将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你可能也聽說過這個詞," 老鼠屎 "。
在團隊中,管理者對這種類型的人往往很頭疼。直接開除吧,顯得太殘酷。好好引導吧,效果不明顯。留在團隊裏,影響團隊成果。
哎,到底該怎麽解決呢?要不這個問題先放一放?再等等看看?
不要拖,立刻解決。别等他們真的壞了你的那鍋湯。
1
這是團隊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在公司裏,你有沒有見過這種現象?
有些人,工作成果一般,還一天到晚喜歡傳播負面言論,負能量總是一大堆。
當你接到一個新的任務,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有人在旁邊給你吹風:" 哎呀,這種工作不要接,你肯定幹不好,因爲…… "
這些話,就像一盆涼水當頭澆了下來。把你澎湃的激情,給熄滅了。
本來你還準備加班加點拿出好成果,希望在年底取得高績效,升職加薪。但這些話就像一根刺紮在了你的心裏,它對結果也沒什麽影響,但聽着就是不舒服。
你很讨厭這種說話方式,就告訴這個人:" 不要再說這種話了,我不喜歡聽。"
可是第二天,你的上級就找你談話,問你爲什麽聽不進其他人的建議,說你協作能力太差。
你驚呆了。還有這樣的人?
有,這就是 " 老鼠屎 "。
他們不僅不能爲團隊成果提供助力,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去拉低團隊的成績。而且,鍋還得你來背。
這些人,很喜歡抱怨。
抱怨工作安排,抱怨其他同事,抱怨公司福利,抱怨團隊制度。總之,這不好,那不好,沒有多少事情是能讓他們滿意的。
最關鍵的是,他們喜歡把這份抱怨傳遞給其他人。" 不能就我一個人抱怨,得拉着同事一起抱怨。"
他們就像一輛滿載的垃圾車。每遇到一個人,就迫不及待地把垃圾傾斜出去。
這些人,很喜歡擺爛。
幹起工作,省勁兒是第一目标。偷工減料,敷衍糊弄。
專爲躺平找借口,不爲幹事找方法。就像沈騰在春晚小品《吭》裏的台詞: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
這些人,很喜歡對别人指指點點。
看見努力工作的人,就要說幾句風涼話:" 你看他一天到晚裝啥啊?就顯得自己熱愛工作。"" 嘿嘿,我早就知道他幹不了這個事。"" 你知道那個人爲啥升的那麽快嗎?聽說他是老闆的親戚。"
談起八卦頭頭是道,小道消息滿天飛。
這些人,做事懶惰,總想白拿。
比如,領導把一項任務交給了你和另一位同事。這位同事嘴上誇誇其談,手上一點不幹。等你加班加點辛辛苦苦做出了方案,一轉頭他拿着方案去向領導請功了。
向領導彙報時,他運用了大量的 " 溝通技巧 ",把你的工作一筆帶過,極度凸顯了他在這項任務中的重要性。
最後導緻的結果是,領導認爲,你的作用微乎其微,沒有你參與這事也能辦好。領導更加重視他了。
這些人,逃避責任,喜歡甩鍋。
幹起工作全靠嘴,談起責任全靠推。如果效果好,大談自己如何定目标、追過程、拿結果。如果效果差,就談自己如何盡力而爲,别人如何一直犯錯。
有功,就搶功。沒功,就甩鍋。反正,問題總在别人身上,他做的事全是正确的。
" 老鼠屎 ",是團隊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2
團隊最嚴重的慢性病,
就是老鼠屎的存在
查理 · 芒格說,如果你把葡萄幹和老鼠屎混在一起,那他們就都吃不了了。
他們最大的危害,并不在于自己本身拿不出好結果,而是他通過各種方式,把思想病毒傳染給了團隊裏的其他人,污染了整個團隊的精神和價值觀,敗壞了團隊的做事氛圍。
這就是 " 爛蘋果定律 "。在任何組織中,都存在着幾個難管理的人,他們就像蘋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他們會迅速傳染,把箱裏的其他蘋果也弄爛。
這樣的破壞力,很強。
就像一棟大樓,建設需要半年,但爆破崩塌隻需要幾秒鍾。對一個組織來說,破壞往往比建設更容易。
其實,這也是人性。
自己擺爛,在一群人中會顯得太突兀,太顯眼,太容易被看出來。
如果一幫人一起擺爛,那就有安全感了,其他人也是這樣,管理者就不好說我了。我就能心安理得繼續擺爛、繼續傳播病毒。
百利而無一害啊。廣撒網,多試探,多引導,一旦發現有 " 相似特質 " 的人,立刻把他們轉化成同類人。
本來,員工與組織是一場雙向奔赴。但 " 老鼠屎 " 把它變成了互相博弈。組織制度把人往好的方面引導,他們通過各種辦法把人往另一個方向引導。
就像拔河比賽。管理者把繩子往那邊拽,他們把繩子往這邊拽。一不留神,他就又傳染了幾個人,把繩子拉過去幾厘米。
我們常說,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有時候看似簡單的一次污染,得耗費管理者大把時間和精力才能拉回來。
特别是在某些關鍵時刻,可能就是在耳邊吹吹風,就徹底把同事帶歪了。
哎,團隊最嚴重的慢性病,就是老鼠屎的存在。
3
解決 " 老鼠屎 ",做好預防和消殺
那麽,如何解決 " 老鼠屎 " 的問題呢?
3 步。選到正确的人,做好人才盤點,改善内部環境。
1. 選到正确的人
不花時間選對的人,就永遠在帶錯的人。如果有外來的混進了你的團隊,再想剔除,那成本就很高了。
爲了防止他們混進團隊裏,一定要從選人開始,把好入口關。
選人,一般至少要有兩個标準:強烈的意願,基本的能力。可以分爲四象限:有意願有能力;有意願無能力;有能力無意願;無意願無能力。
基本能力,是指人才踏入了技能門檻。比如,做科研或者高科技企業,至少要是大學畢業的。
意願,就是對事的看法和想法,以此會指導行爲。
意願,比能力更重要。有意願有能力的人,是卓越貢獻者,給機會他就能打出來;有意願沒能力的人,給他指導、培訓,找導師帶,這種人遲早也會變成有意願有能力的人。
如果員工有能力但意願不強,要進行具體分析:主觀意願不足的,沒必要強留,他不是你的同路人;客觀意願不足的,比如待遇無法滿足其需求,如果公司有條件,可以幫他解決。畢竟人不是活在真空中的,他們有家庭,有父母,還有妻兒需要養活。
主觀上無意願的人,無論能力強不強,都要警惕,最好防止他進入團隊。因爲他們很有可能侵蝕組織。
但是,僅從這兩個角度,難以判斷人的言論真實性。所以,需要讓候選人暴露更多東西出來。
比如,針對候選人某個項目或閃光點,用 STAR 原則進行提問。一個候選人在一次面試時,我們可以多次使用。
Situation:你當時面臨的環境是怎麽樣的?條件如何?情景如何?
Task:你的任務是什麽?目标指标是什麽?
Action:你的思考和計劃是什麽?你采取了哪些行動?
Result:取得了什麽成果?與競品相比如何?與同事相比如何?爲什麽?
面試的重點是,讓候選人展現他 / 她完整的、結構化的信息。我們切忌有挑戰者的心态,造成面試時的針鋒相對。恰恰相反,需要有服務者的心态,讓對方更舒服、更真實地展示自己的全部,我們就能做出更真實的評價。
2. 做好人才盤點
每一位管理者,都無法 100% 保證自己的團隊中沒有 " 老鼠屎 "。那麽,如何篩選出這些人呢?
人才盤點。就像整理衣櫃,換季的時候,我們都要整理一下衣櫃:什麽衣服要穿?什麽衣服買了就沒穿過?什麽衣服該淘汰了?什麽衣服可以送人?還缺什麽衣服?等等。
在公司裏,人和事是不可分割的。用什麽樣的人,就能得到什麽樣的結果。
所以,必須要通過盤點,讓優秀的人冒出來,把不合适的人找出來。
不少企業現在都實行 "271 考評機制 ",把團隊人員按照 2:7:1 的比例評定績效。20% 是 A 類績效,70% 是 B 類績效,10% 爲 C 類績效。根據這個績效評定結果決定成員的績效獎金或者晉升、辭退。
要注意的是,明确了 2:7:1 的比例之後,管理者需要進一步評述:
"2" 的員工哪裏優秀?是否表揚過他或者是否與其溝通過?他清不清楚?有沒有将其樹立爲團隊标杆?
"7" 的員工知不知道自己需要提升哪些能力?他們對應的優勢是什麽?
對于 "1" 的員工如何進行整改?具體的輔導計劃是什麽?
位于 "1" 的員工,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有的也可能是暫時遇到了困難,需要管理者的幫助。
隻有屢教不改、持續對抗制度的人,才能确定爲必須開除的人。
具體要盤 3 類人。
第一,你的直接下級,5-10 個人。
你對他們每個人都要很清楚,比如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擅長什麽,不擅長什麽。
第二,你的下下級中的 "2" 和 "1"。
對下下級,不需要對每個人都關注,抓住兩頭即可。要有前 20% 和後 10% 白紙黑字的名單。
第三,專業明星。比如程序員大神,銷售冠軍。
人才盤點,首先就是把人定調。就是要讓管理者把腦子裏對人的看法,變成白紙黑字寫下來。這就像在學校讀書時,班主任每個學期都會給學生寫評語一樣。
有了這些評語和判斷,再加簡曆、以往績效評估記錄等其他的一些準備,班子就可以和 CEO 一起讨論每個人,然後确定對他們未來的打算。
其次,是盤出狀态。
如圖,最裏邊的是舒适圈,中間的是挑戰圈,最外面的是恐慌圈。
在人才盤點裏面,我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人在圖裏的哪個位置?
如果他是在舒适圈裏面,我們肯定要把他踢出來,讓他往外走,進入挑戰圈。如果這個人已經進入了恐慌圈,是要崩潰的狀态了,我們就要把他拉回來。
最好的位置,就是一隻腳踩在挑戰圈,一隻腳踩在恐慌圈。這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狀态,就是最漂亮的狀态。
極端舒适和極端恐慌,都容易滋生 " 老鼠屎 "。所以,狀态必須要盤。
3. 改善内部環境
好的文化,就是團隊的土壤環境,深刻影響人才的成長。那麽,文化,應該如何來定義?
簡單來說,文化其實就是标準。拿學校來舉例。好的學習氛圍是啥樣的?
你今天做了 10 道題,那我就要做 12 道,比你多兩道。
這次考了 90 分,下次我一定要考 100 分。
這種争先恐後、你追我趕的狀态,才能叫好的學習氛圍。而這種狀态,一定會有一個衡量标準。
再比如,你的公司,爲客戶提供什麽标準的産品及服務?是否有吹吹捧捧的現象?是否諱言上級缺點?是否關懷員工?
這些,不都是企業文化嗎?在其背後,不都是存在一個衡量标準嗎?
所以,企業文化,就是由這樣的一個個具體的标準,凝聚而成的。
在一個高标準的團隊裏," 老鼠屎 " 的生存會很艱難。對于他的躺平、擺爛、傳播病毒,其他人會自覺抵制。
但要注意,标準之間是互相匹配、高度平齊的。什麽意思?
比如,每位管理者都想在團隊裏建立 " 奮鬥者文化 ",但隻讓奮鬥、不給回報,就不會持久,反而會引得怨聲載道,破壞團隊文化。
亞當 · 斯密說: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我們的晚餐并非來自屠夫、釀酒師或是面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特别關注。
比如華爲。任正非一直要求不能讓 " 雷鋒 " 吃虧,堅持對事負責,而不是唯上。隻有以奮鬥者爲本,讓好員工不吃虧,好員工才更願意與企業同行。
員工和企業,需要建立一種信任,這種信任就是我好好幹,公司不會讓我吃虧。" 奮鬥者文化 " 才能真正形成。
所以,要及時獎勵、多元化激勵。通過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的一整套機制,實現論功行賞。
總之,就是要做好 " 預防 " 和 " 消殺 "。既做好篩選,也要消除那些 " 特殊人 " 的适宜生存環境。
4
結語
" 老鼠屎 ",喜歡抱怨、擺爛、對别人指指點點,做事懶惰、總想白拿,逃避責任、喜歡甩鍋。
團隊最嚴重的慢性病,就是 " 老鼠屎 " 的存在。這是團隊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解決方法,就是要做好 " 預防 " 和 " 消殺 "。選到正确的人,做好人才盤點,改善内部環境。
隻有這樣,才能打造一支想幹事、能成事的團隊。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赢!(本文完)
品管理者如何把 " 草台班子 " 團隊,
帶成精英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