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己汽車聯席 CEO 劉濤表示,智己汽車 2023 年銷量目标爲 4.5 萬輛,到 2025 年希望能夠達到 20~30 萬輛的産銷規模。此外,據官方規劃,2023 年智己汽車将推出一款中型 SUV,對标特斯拉 Model Y,2024 年将推出對标特斯拉 Model 3 的轎車産品。
相關資料顯示,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和阿裏巴巴、上海張江集團三方共同投資 100 億元成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成立于 2020 年 12 月 25 日,其中上汽集團出資 54 億元持有 54% 的股權,張江高科與阿裏巴巴各出資 18 億元分别持有 18% 股權,背靠三座大山,智己汽車也被業内看好。2022 年 8 月,智己汽車宣布完成 A 輪股權融資協議簽署,首輪市場化融資完成後估值達到近 300 億元。
目前,在售車型有 L7 和 LS7 兩款車型。其中智己 L7 在去年 4 月上市,新車定位純電動中大型轎車,售價區間爲 36.88 萬 -40.88 萬元,其中智己 L7 Pro 版車型售價爲 40.88 萬元,智己 L7 Dynamic 版售價爲 36.88 萬元。
2 月 10 日,智己第二款車型智己 LS7 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爲 30.98 萬元— 45.98 萬元。值得注意的是,作爲智己汽車的首款車型,智己 L7 上市就被寄以厚望。智己汽車聯席 CEO 劉濤曾表示對于智己 L7 的銷量表現十分看好,更是爲智己 L7 貼上了 " 寶藏車 " 的标簽。其表示 " 寶藏就是下一個網紅、下一個爆款的意思 ",堅信智己 L7 這麽一款寶藏車終有一天會成爲網紅。
然而,事與願違智己 L7 一上市就遭受到超百名車主聯名維權,主要反饋 " 天使輪 " 定車的準車主權益被集團内部其他定車渠道的優惠超越以及在智己 L7 廣告宣傳多項未兌現等問題。
随後,智己方面發布公告表示,确實有針對創始股東方員工的集團客戶購車政策,但集團客戶權益與 " 天使輪 /A 輪 " 定車權益并無綁定關系,集團新用戶購車隻能享受當前用戶權益疊加集團權益。對于電池和續航裏程縮水的問題,其表示是因爲不同電池電量測量方法不同導緻的,其電池容量并未改變,續航也沒有縮水。關于車展上展示的智己 L7 量産概念車的無線充電配置,無線充電不是标配,所以在産品層面上沒有虛假宣傳。
遭受投訴的同時智己 L7 自身的銷量也同樣不理想,相關數據顯示:2022 年智己汽車的銷量僅爲 4811 輛。如此看來,智己 LS7 在今年上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承擔着完成年銷量的重擔。據智己汽車聯席 CEO 劉濤透露,到智己 LS7 上市發布會結束,該車訂單已經突破 12000 輛。劉濤還在微博發文稱:智己 LS7 産品力赢得了大家一緻認可,一夜之間,智己體驗中心客流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甚至出現了門店試駕排長隊的現象。目前,每日試駕批次較之前翻了 10 餘倍,平均試駕時間都排到了 22 點以後。
随着新能源車快速發展,多家傳統車企相繼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寄望于擺脫現今産品定位中低端的困局,但很顯然智己 L7 并沒有扛起這面大旗。未來這些高端品牌能否活下來,是否會再次陷入傳統自主品牌的困境,或許也隻有時間才能證明。有業内人士曾表示,中國本土車企嘗試通過新建獨立高端品牌實現突圍太過艱難,産品、技術、設計和企業形象等都是難以逾越的困境。此外,上汽集團旗下還有另一高端新能源品牌飛凡品牌,其定位略低于智己汽車。不過對于智己汽車與飛凡汽車是怎樣的差異化定位,現階段還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也被業界質疑可能會造成上汽集團定位不清,容易産生内耗,對智己汽車後續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