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社會争論的焦點。
從雞娃到學區房,從興趣班到育兒理念。
當國産劇圍繞着孩子拍了無數的婆媳矛盾、夫妻矛盾、虎媽貓爸的劇情時,孩子本身的成長和心理反而成了這些雞毛蒜皮之外的犧牲品。
這也不禁讓小妹想到了這部描繪童年生活的影片——
《看上去很美》
這部由王朔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講述了男孩方槍槍在幼兒園裏逐漸成長的故事。
以孩童的視角還原了真實的幼兒園生活,以及标準化教育對孩子天性的摧毀。
影片從方槍槍嘹亮的哭聲和執拗扒牆的小手開始。
父親生拉硬拽、簡單粗暴地将方槍槍扔給了幼兒園的李阿姨。
耐人尋味的是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正臉,這也暗示了父親在方槍槍生活裏的缺位。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走向獨立和成長的第一步,面對集體生活的初體驗方槍槍内心充滿了緊張和不安。
在這裏方槍槍開始嘗試着學習聽阿姨的話、遵守規則、結交朋友,然而一切似乎都不太順利。
方槍槍一進幼兒園,就被李阿姨拿着剪刀不由分說地剪掉了小辮子。
面對方槍槍的反抗和逃跑,李阿姨号召全園的小朋友 " 抓捕 " 方槍槍,總結陳詞自然還是熟悉的配方。
" 這都是爲了你好,你知道嘛?" 這大概是每個大人在面對孩子反叛時通用的理由。
忽視孩子的自主願望,以成人世界裏的 " 好壞标準 " 去規定孩子的一言一行,這是幼兒園教給方槍槍的第一課。
而李老師手裏的 " 大剪刀 "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還會一次次地伸向方槍槍,直到将他裁剪成标準規範、人見人愛的 " 好孩子 "。
幼兒園裏的紅花榜也讓方槍槍困惑不已,每個小朋友都有小紅花,隻有他的那一欄空空蕩蕩。
想要獲得小紅花就必須服從李阿姨的規定和要求。
要按照規定的時間表排便。
甚至連放屁也不可以 " 自由發揮 ",放屁的源頭會被李阿姨細心地找到。
在這樣的嚴苛管理下 ,小朋友們都過着戰戰兢兢的生活。
李阿姨睡前會吹響口哨,小朋友們按序小跑過來,撅起屁股讓李阿姨清洗。
不需要溝通和詢問,似乎孩子們都是遊樂園裏等待被 " 馴服 " 的小野獸。
但方槍槍顯然都不能按照 " 馴獸師 " 的要求完成任務,自然也無法獲得獎勵和誇贊。
首先按時排洩就是個大問題,他瞪着眼睛、撅着小嘴一臉認真和努力也不能讓腸胃感受他此時迫切的需求。
不尿床他就更做不到了,方槍槍滿腦子都是绮麗的幻想,他總是夢到自己在漫天大雪裏自由行走,然後暢快地繪制新的 " 版圖 "。
汪若海是幼兒園裏的 " 調皮大王 ",在 " 紅花榜 " 上的光榮戰績和方槍槍不分上下。
而方槍槍對小紅花的喜愛也随着汪若海父親的到來消失了,汪若海的父親是後勤部的副部長,老師們巴結谄媚的模樣被小孩們默默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有了父親的庇護、幼兒園老師的關照,汪若海習慣了耀武揚威的姿态。
軍隊大院裏的男孩子們最愛拿着假槍玩打仗的遊戲,其他男孩都會配合着汪若海表演被擊中倒地的場面。
而隻有方槍槍不願配合演出,他沖過去要奪走汪若海手裏的玩具槍。
這個執拗而不願被馴服的男孩,隻能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裏盡情暢遊,他把李阿姨想象成會吃小朋友的怪物,還召集小朋友們一起抓住妖怪。
沒有人願意聽孩子們的聲音,一個小男孩天馬行空的幻想,卻被李阿姨視作洪水猛獸,小朋友們都被要求不許和方槍槍玩耍。
這大概是一個孩子最恐懼的事情,所有人都把方槍槍當作空氣,沒有人願意和他玩。
爲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甚至故意違反紀律,希望小朋友們可以給李阿姨打小報告。
但小朋友們爲了獲得小紅花,隻好與方槍槍 " 劃清界線 "。
在方槍槍刻意的聒噪和小朋友們默契的沉默之間,一條巨大的鴻溝正在悄然形成。
當一個孩子以故意搗蛋的方式試圖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時,他幼小的心靈又會留下多少難言的創傷和陰影呢?
甚至連大人的惡毒,都被小朋友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
将 " 小紅花 " 作爲獎勵的手段,一味按照程式化和标準化的方式 " 訓練 " 小朋友們。
不僅扼殺了孩子的天真和善良,甚至在孩子們心裏種下了彼此 " 檢舉揭發 " 的種子。
本該一起嬉鬧玩耍的孩子們,爲了獲得大人的 " 誇獎 ",卻成爲了互相監督告密的 " 小間諜 "。
除了片中壓抑沉悶的氣氛讓影 sir 十分難過外,李阿姨對孩子們教育的匮乏則更令人揪心。
方槍槍和北燕玩假裝受傷的遊戲,方槍槍給北燕的屁股上打針,被李阿姨粗暴地打斷。
方槍槍和北燕都很郁悶,他們不懂自己做錯了什麽,而李阿姨除了訓斥之外并沒有進行任何必要的性教育。
影片的結尾,方槍槍不再理會李阿姨和小朋友們的呼喊,他獨自趴在石塊的旁邊漸入夢鄉。
也許隻有夢境可以給他安慰,隻有夢境才允許他獲得天馬行空的自由。
時至今日,如何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讓他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依然是難解的問題。
一邊是對幼小的孩子們進行打壓和馴化,一邊則對孩子們缺乏基本的性教育。
幼小的孩子把幼兒園阿姨視作權威,不敢有絲毫違背和反抗,虐童案件的背後都藏着一個又一個 " 失聲 " 的孩子。
除了要面對身體的創傷,或許更多的還有心靈上的重創。
幼兒園阿姨枉顧孩童們的天真爛漫,一味向孩子們灌輸 " 聽話的才是乖孩子 " 的觀念。
在這樣的教育之下,孩子們非但不能自由健康地成長,更加難以形成獨立的思考和自主做決定的能力。
健康的教育應該順應孩子們的天性,在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之下,進行引導和教育。
隻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可以健康快樂地度過最美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