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青島啤酒的 " 小便風波 " 發酵至二級市場。
10 月 23 日,青島啤酒競價期間一度觸及跌停,盤中最低跌至 75 元 / 股,股價創下自 2022 年 5 月 10 日以來的新低。10 月 24 日,青島啤酒延續跌勢,截至收盤跌 2.83%,報 78.50 元 / 股,A 股總市值 556.69 億元。
近日," 山東青島啤酒三廠有工人在原料倉小便 " 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相關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10 月 19 日,一則網傳視頻顯示,一名身穿藍色工作服、頭戴黃色安全帽的男性工人疑似翻進原料倉小便,視頻稱發生地點爲青島啤酒三廠。
10 月 20 日晚間及 10 月 23 日盤前,青島啤酒公告,公司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目前,該批麥芽已經全部封存,目前公司生産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平度市市場監管局也在官方微博回應稱,該局立即成立調查小組進駐現場進行調查,并對視頻所反映的該批原料全部封存,一經查實将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本次事發地青島啤酒三廠位于青島啤酒平度智慧産業示範園。據青島啤酒官方微信公衆号 2020 年 7 月一篇文章介紹," 青島啤酒平度智慧産業示範園 100 萬千升擴建項目竣工投産,青島啤酒三廠成爲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生産效率最高的世界級智慧化工廠。"
據青島啤酒 2022 年年報,作爲中國曆史最悠久的啤酒制造廠商之一,青島啤酒誕生于 1903 年 8 月,其前身是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旗下擁有的 " 青島啤酒、崂山啤酒、漢斯啤酒、青島啤酒博物館、王子以及 TSINGTAO1903 青島啤酒吧 " 等品牌,品牌總價值已突破 3400 億元。
截至 2023 年上半年,青島啤酒在國内擁有 57 家全資和控股的啤酒生産企業,及 2 家聯營及合營啤酒生産企業,分布于全國 20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青島啤酒取得了較爲平穩的增長。
半年報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15.92 億元,同比增長 12.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34.26 億元,同比增長 20.11%。
啤酒銷量方面,今年上半年,青島啤酒主品牌共實現産品銷量 281.20 萬千升,同比增長 8.20%;其中中高端以上産品實現銷量 197.50 萬千升,同比增長 15%。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青島啤酒在半年報中稱," 公司充分發揮青島啤酒的品牌、品質、生産基地及渠道網絡優勢,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加大在市場開拓、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品牌提升以及産品結構優化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同時積極開源節流、控本降費、提質增效,實現了經營業績的持續快速增長。"
事實上,青島啤酒的盈利能力近年來一直較爲穩定。
2020 年~2022 年,公司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277.60 億元、301.67 億元、321.72 億元,同比增長 -0.80%、8.67%、6.65%;實現歸母淨利潤 22.01 億元、31.55 億元、37.11 億元,同比增長 18.86%、43.34%、17.59%。
不過在二級市場上,近幾個月以來青島啤酒股價卻與其業績增長之勢發生背離。
在 4 月 10 日創出 123.49 元 / 股(前複權)的高價後,青島啤酒股價開始震蕩下跌,截至 10 月 24 日收盤,青島啤酒報 78.50 元 / 股,A 股總市值 556.69 億元;股價距離其年内高價已跌去 36.43%,A 股市值蒸發超 300 億元。
與此同時,青島啤酒的多位董監高還在今年對公司進行減持。
今年 4 月,青島啤酒披露《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包括董事長黃克興在内的共 7 名減持主體拟以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 7.55 萬股,減持原因均爲支付股權激勵認購過程中的融資還款及解禁支付相關費用的需要。
截至今年 8 月,除了董事長黃克興、執行董事兼總裁姜宗祥分别減持了 157.79 萬元、102.52 萬元外,其餘 5 名減持主體尚未減持。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時代财經 APP (ID:tf-app),作者:張昕迎,編輯:高秋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