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品略财經,作者|吳文武
近日,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曝出了一條重磅新聞:" 卡車界特斯拉 " 要破産了。
《新品略财經》關注到,當地時間 2 月 19 日,美國新能源卡車制造商 Nikola 在特拉華州申請破産保護,将探索出售資産。
Nikola 早已資不抵債,隻能申請破産保護。據法庭文件顯示,該公司的資産在 5 億美元至 10 億美元之間,估計其債務在 10 億美元至 100 億美元之間。
Nikola 是一家美國造車新勢力,生産新能源卡車。該公司曾在 2020 年上市,市值曾一度超越老牌汽車巨頭福特,被外界稱爲 " 卡車界特斯拉 "。
Nikola 曾被美國汽車行業寄予厚望,這家造車新勢力是如何快速崛起,又是如何快速衰敗的?是什麽原因讓 Nikola 走到破産這一步的?
01 " 卡車界特斯拉 ",市值曾超福特
對國内很多人來說,特斯拉家喻戶曉,而特斯拉的名字取自美國著名的發明家 Nikola Tesla,馬斯克曾說特斯拉是在緻敬 Nikola Tesla。
另一家美國造車新勢力企業品牌名稱 Nikola,也取自于這位偉大的發明家。Nikola 曾在美國風光無限,更被市場貼上了 " 卡車界特斯拉 " 标簽。
公開信息顯示,Nikola 成立于 2014 年,總部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該公司選擇新能源卡車賽道,錯位競争。
Nikola 最開始專注于制造電池驅動的半挂卡車,後來轉向氫能源卡車賽道,選擇了一條現在技術發展還不成熟的賽道。
特斯拉也曾陷入經營困境,和當時馬斯克選擇賣房子籌錢以解決危機不同,Nikola 曾是一家從不缺錢的明星造車新勢力。
Nikola 主攻新能源卡車賽道,憑借着環保節能、智能科技等概念聲名鵲起,把自己包裝得也很高大上,仿佛前景一片大好。
Nikola 曾是資本寵兒,先後完成了十餘輪融資,背後站着大部分投資者都是世界著名工業巨頭,比如美國通用汽車、德國博世集團、歐洲凱斯紐荷蘭工業,以及韓國十大财閥之一的韓華集團等。
上市之前,Nikola 已經籌集了超過 5 億美元的私募資本,其中包括與意大利富豪 Agnelli 家族有聯系的卡車制造商 CNH Industrial NV 的 1.5 億美元資金。
和全球很多造車新勢力一樣,Nikola 剛開始也是 PPT 造車,甚至在沒有實現量産的情況下,Nikola 就收到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訂單。
Nikola 在 2020 年 6 月迎來了高光時刻,這一年,Nikola 通過和 SPAC 公司合并上市,其巅峰時期的市值曾突破 300 億美元,市值曾超越福特汽車,更是登頂了市值最高的氫燃料電池卡車制造商。
當時市場很期待 Nikola 能複制特斯拉的路線,被整個市場寄予厚望,外界更有觀點認爲 Nikola 未來會成爲全球新能源卡車巨頭,必定前途無量。
可是誰也沒想到,Nikola 好景不長,上市後的 Nikola 就遭遇到了銷售疲軟、欺詐醜聞、創始人锒铛入獄、股價暴跌、現金減少等一系列負面事件,直至近日,Nikola 申請破産保護。
02 誰殺死了 Nikola ?
那麽,Nikola 爲何會從巅峰快速轉向崩塌?或者換個問法:是誰殺死了 Nikola ?
在《新品略财經》看來,Nikola 雖說是一家美國造車新勢力,其身上發生的故事是那麽的熟悉,但也有不一樣的一面。
一家企業的命運通常和其有什麽樣的創始人密切相關,Nikola 的故事再次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Nikola 的創始人米爾頓出生于 1982 年,沒有讀過大學,曾做過傳教士,早早就闖社會了,米爾頓是一個連續創業者,開過報警器銷售公司、二手車在線分類廣告網站,後來聯合他人發明了一項名爲 CNG 壓縮天然氣轉換技術,Nikola 是米爾頓的第四家創業公司,因爲此前有能源行業的創業經曆,看好新能源汽車時代前景,信心十足。
Nikola 在 2016 年 8 月高調發布了其第一款車型 Nikola One,這是一款發動機可以提供 1000 匹馬力,一次加氫就可以在 30 噸載重下續航 1000 公裏以上的氫燃料電池動力半挂車,驚豔全球。
米爾頓很會講故事,發布會聲勢宏大,請來了美國、歐洲的衆多産業界大佬站台背書等,從一開始就講了一個動人的創業故事。
在 Nikola 上市的那一年,也就是 2020 年 9 月,Nikola 高調宣布和通用汽車達成合作,通用獲得了 Nikola 發行的 20 億美元普通股,擁有其 11% 的股份,通用還宣布将在 2022 年前,爲 Nikola 生産氫燃料電池電動皮卡 Brdger 。
可米爾頓講的故事過于宏大了,連他自己都相信了,在資本市場上,過于動聽的故事,或許經不起推敲和挑刺。
估計 Nikola 早就被做空機構盯上了,僅在其和通用汽車達成合作兩天後,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公司就發布了一份長達 2 萬字的做空報告,劍指 Nikola,揭露了 Nikola 的種種問題,最緻命的問題是虛假宣傳和誇大技術能力。
沒想到做空機構的這份報告成了壓垮 Nikola 的第一張牌,很快通用汽車取消入股、博世減持股份、大額訂單跑掉,被資本市場抛棄,股價暴跌,現金流當然越來越少。
後來 Nikola 的創始人米爾頓很快辭職,但還是在 2023 年被判三項欺詐罪成立,處以四年監禁,锒铛入獄。
雖然後來 Nikola 在 2024 年加大了氫能源汽車的生産,但每賣出一輛車仍要虧損數十萬美元,還不如不造車。
Nikola 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的技術路線,結局或許早已注定。
Nikola 所押注的氫能源技術路線,雖然很有前景,但至少在現階段技術還不成熟,就算是世界車企巨頭豐田也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除非 Nikola 能實現劃時代的氫能源技術并快速商業化,否則一切都是概念,完全不能支撐起 Nikola 的發展。
就在 Nikola 越來越陷入困境之時,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發布銷售了其電動卡車 Tesla Semi,反而很成功,目前特斯拉計劃擴充 Semi 車型的生産線,将在 2026 年實現量産,年産能在 5 萬輛。
由此可見,Nikola 從一開始講了一個動聽的故事,但謊言終究會被戳破,是謊言殺死了 Nikola。
再加上技術路線不成熟、市場競争以及被市場抛棄等原因,Nikola 就這樣走到了今天。
03 美國造車新勢力近乎集體倒下
Nikola 并不是第一家倒下的美國造車新勢力,就在上個月,美國另一家造車新勢力明星企業 Canoo 也向特拉華州美國破産法院提交自願請願書,根據破産法第七章尋求救濟。
Canoo 在官網上發布了一條聲明稱,Canoo 無法從美國能源部貸款計劃辦公室獲得财政支持,說直白點就是這家造車新勢力和 Nikola 一樣沒錢了。
在 Canoo 和 Nikola 申請破産之前,Fisker、Proterra 和 Lordstown Motors 等多家造車新勢力都曾在疫情期間上市,都曾迎來巅峰時刻。
這些美國造車新勢力都曾被市場寄予厚望,都講出了各自很動人的新故事,講技術創新和技術突破,更是号稱能通過商業模式能改變和颠覆汽車行業。
近年來都是因爲高利率和市場需求下降等多個原因導緻資金鏈斷裂,另外再加上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确很有競争力,很難和特斯拉展開競争,這些美國造車新勢力近乎集體倒下。
和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 50% 相比,美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顯然低很多,兩者無法相比,兩國各有國情。
數據顯示,2024 年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首次占到新車和卡車總銷量的 20%,雖然增長明顯,但增長速度較市場預期慢了很多。
據汽車數據公司 Motor Intelligence 報告,美國 2024 年共銷售超過 320 萬輛新能源汽車,其中,190 萬輛爲混合動力車型(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130 萬輛爲純電動汽車。
在美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依然是領頭羊,但其市場份額略有下降。據 Cox Automotive 的數據顯示,2024 年特斯拉的年銷量出現下滑,其市場份額從 2023 年的 55% 降至約 49%。
然而,從今年年初開始,特斯拉在全球市場多個國家地區銷量出現下滑,特别是馬斯克介入政治,似乎正在對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及市場銷量産生影響。
美國造車新勢力幾乎集體倒下,現在就剩下特斯拉一家獨大,相比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如火如荼,未來前景更值得期待。
在 2025 年,中國将會繼續成爲特斯拉在全球最爲核心的生産制造基地和支柱銷售市場之一。
回到 Nikola 申請破産保護話題,美國造車新勢力江湖和中國造車新勢力江湖一樣,上演了同樣的場景,造車不簡單,也不容易,活下去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