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汪峰離婚,熱搜爆了。
從爆料到官宣,網友們意料之中等來了一紙聲明:
" 經曆了八年婚姻的我們經過慎重考量與商議,決定解除婚姻關系,未來将以親人身份共同撫養、陪伴孩子們長大 ……"
有人調侃," 汪峰老師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熱搜 ";
有人感慨," 好好搞事業吧,挺喜歡你們倆的 ";
有人意外中帶着些平靜," 好吧,他們結婚的時候我很意外,離婚的時候我還是很意外 ";
有人疑惑," 沒聽說有什麽事兒,怎麽就離婚了?"
從 " 未來仍是家人 ",到 " 日子很長,過去很好,願未來更好 "……
明星們離婚,雖然依舊能轟炸熱搜,但觀衆們,似乎越來越不覺得意外。
" 對婚姻的結束見怪不怪 " 背後,是整個社會離婚率的飙升和一代年輕人的無奈。
事實上,熱搜話題之外,大家對待婚姻的态度也很潇灑。
2013 年,我國結婚登記的人數是 1347 萬;到了 2020 年,登記結婚的隻有 813 萬,是 2013 年的 60%。
而離婚數據卻是驚人的 373.3 萬人,幾乎是結婚人數的一半。
幾天前,民政部發布的《2022 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則顯示:
2022 年,全年依法辦理結婚 683.5 萬對,比上年下降 10.6%;依法辦理離婚手續 287.9 萬對,比上年增長 1.4%。
自 2013 年開始,結婚人數已經連續第 9 年下降。
根據中國統計局發布的報告,中國單身人口總數已達 2.5 億,相當于俄羅斯加上日本的總人口數。而未來,中國單身人口總數可能會突破 4 億。
2015-2019 年,中國的結婚率持續下降,離婚率穩步上升。
到了 2020 年,離婚結婚比率已經達到了 53.3%,這意味着 100 對夫妻結婚,就會有 53 對離婚。
有趣的是,這 10 年間,升高的不僅是離婚率,再婚率、出軌率也都在升高。
2000 年,男性出軌率是 11.8%,5 年後,這個數字變成了 34.8%,是原來的 2.9 倍;
女性的出軌率也達到了 15%。也就是說,大約每 3 個丈夫、每 7.5 個妻子中,就有一個曾經出軌。
高離低結、出軌 …… 如果僅用一句 " 成年人越來越不想結婚了 ",似乎并不能解釋這一切。
我們這代人的婚姻觀,到底怎麽了?
倫敦大學神經科學家曾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來研究愛情。
他發現, 熱戀的情侶大腦中," 尾狀核 " 區域變得活躍。
這個現象,也在吸食可卡因的人腦中出現。
熱戀中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産生愉悅感和期待感,情侶會更願意爲對方付出,巴不得趕緊結婚。
但是,這種多巴胺的分泌隻會持續幾個月到一兩年。
熱戀期結束後,夫妻恢複冷靜,開始審視自己的婚姻——
是愛情讓我們走進婚姻,但隻有愛情的婚姻,卻很難長久。
說到底,婚姻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合作:
求婚訂婚辦婚禮隻能算儀式感,而婚前協議、财産公證、登記結婚,才能真正讓一段婚姻受到法律保護。
在這個意義上,婚姻的内核不是愛情,而是由合作産生的契約關系。
當合作的結果是 1+1 大于 2,那麽就選擇結婚,否則不結婚。
而這一代年輕人對婚姻的态度也是:能過過,不能過就離。
如果說曾經的婚姻,是老一輩人眼中的 " 人生大事 ";
如今的婚姻,則更像名爲 " 人生 " 的遊戲中,一個小小的支線:
看到大家都在做任務,自己和隊友也關系不錯,就拉上隊友一起入坑。
接着發現這個任務需要充值的東西太多,牽扯精力也不少,對遊戲理解、玩家心态要求都很高;隊友入坑後和入坑前判若兩人,甚至背着你偷偷和别人組隊 ……
總而言之,不少人發現,遊戲體驗不佳,沒有當 " 孤狼 " 玩家來得開心。
因爲在這段旅程中,年輕人追求的是幸福快樂,而不再單單是婚姻本身。
在明星結婚、離婚的評論區,經常看到這樣一句話:
" 我不是不婚主義,也不是結婚主義,我是幸福主義。"
認清這一點後,也就不難理解,年輕人沒有強烈的 " 必須進入婚姻 " 的執念;對待不幸福的婚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抽身而出,而不再選擇忍耐。
當然,結婚率下降,會導緻生育率下降、人口結構改變、勞動力市場變化等一系列問題。
但個體選擇與低欲望社會之間的矛盾,并不是靠催促個體就可以解決的。
" 鼓勵婚育是必要的,但一味催婚、催生是沒用的。"
阻止一個低結婚、高離婚的欲望社會,好的應對,應該是在理解了中國式不婚、閃離的深層原因後,在經濟、政策、社會福利上做出更适合的調整。
說回離婚本身,它不算是好事,但或許也不是大事。
1993 年播出的美劇《紐約重案組》中,一個年輕人問離了婚的男主角:離婚快樂嗎?
主人公回答:
" 離婚本身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是離婚能給你獲得快樂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