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三言科技,作者|DorAemon
這兩天看到一個段子,笑出豬叫。
網友說,現在點開某電商 App 帶來的安心感覺是其他 App 所不能的,因爲你完全不擔心一不小心就跳轉到該電商 App。
大笑之餘,心裏卻産生深深的共鳴。
以前,各 App 的開屏廣告就非常煩人。雖然廣告會 " 貼心 " 的設置跳過按鈕,但是這個按鈕要麽非常小,要麽放置在極其難發現的角落,甚至可能還隻是個裝飾,因爲很多時候瘋狂點跳過毫無用處。
終于,當有關部門出台監管規定後,不規範的開屏廣告有所改觀。
不過," 搖一搖跳轉廣告 " 的 " 創新式 " 開屏廣告充斥在每個用戶手機中,特别是最近雙十一更甚。
網友:" 搖一搖 " 應該叫 " 動一動 ",動一點點就觸發跳轉到電商 App
提起這種 " 搖一搖跳轉廣告 ",深受其害的網友們對其厭惡至極。
有網友稱,開屏搖一搖自動跳轉廣告是有史以來最 xx 的互聯網發明;
有網友稱這個廣告形式讓自己成功戒掉網瘾;
有網友說這個功能應該叫 " 抖一抖 ",因爲多數情況是不小心;
有網友稱手機動了一點點就跳轉;
網友們可以說是怒斥 " 搖一搖跳轉廣告 ",對此深惡痛絕。
不隻有 " 搖一搖 ",還有 " 扭一扭 "、" 前傾 "
廣告主樂了,用戶哭死。
就像網友吐槽的,這個 " 搖一搖 " 功能用到廣告上,就不知爲何突然變得極其靈敏。以前社交軟件 " 搖一搖找好友 " 的功能,都沒這麽機靈。
筆者經常打開 App,出現搖一搖的互動廣告,明明感覺自己并沒有晃動手機,卻依然強行跳轉到第三方 App。
仔細想一下,似乎是因爲自己在行走、爬樓梯時産生了輕微晃動;但諷刺的是,同樣情景下,以前 " 搖一搖找朋友 " 的功能,就不會輕易觸發。
不僅如此,有時候首次打開 App 被強制跳轉後,将 App 放置在系統後台,過一會如果再進入,便有可能還會再次觸發開屏搖一搖廣告,然後一不小心又跳轉。
但這還沒完,開屏廣告不小心搖一下也就算了,有的 App 明明已經進入,但仍然會在 " 不知道爲什麽 " 的情況下跳轉。
例如筆者經常使用的某新聞 App,在浏覽新聞内容時,雖然會注意不要誤觸穿插在其中的廣告鏈接,但卻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下還是會發生跳轉第三方廣告 App 的情況,總是整的自己一臉懵逼。
與 " 搖一搖跳轉廣告 " 類似的互動廣告形式還包括 " 上滑跳轉 ",如果用戶下意識在打開 App 是進行上滑操作,也會立刻跳轉第三方廣告頁面或者 App。
還有一種是 " 前傾廣告 ",就是手機往前一仰一點就跳其他 app 了。還有 " 扭一扭 "。
這種廣告是少數個例還是普遍存在呢?
實際統計:筆者手機主流 App 中,存在搖一搖跳轉廣告占比超七成,全部都跳轉電商 App
筆者今日統計了一下自己手機上的 App 中存在這種廣告的數據,而統計結果觸目驚心。
筆者手機共有各類 App 194 款,包含系統預裝軟件 31 款。存在開屏廣告的 App 20 款,占比 10%;存在互動開屏廣告 App 12 款,占比 6%;存在普通開屏廣告的 App 8 款,占比 4%。
如果這麽看,似乎帶有搖一搖跳轉開屏廣告的 App 并不算多。可問題在于,這近 200 款 App 并不是全部都是日常主流 App。
筆者将使用率非常高的 App 單獨提出來重新統計,那麽:
筆者日常使用率較高的 App 共有 17 款,這 17 款中,存在跳轉及上滑等互動型廣告 App 12 款,占比 71%;存在開屏廣告的 App 3 款,占比 18%;完全沒有開屏廣告的 App 2 款,占比 12%。
值得注意的是,筆者今日測試中,所有 " 搖一搖跳轉 " 第三方 App 都是電商 App,其中又以 T 字頭電商 App 最多,可能是目前處于雙十一期間導緻。
一些打開頻率非常高的常用 App,幾乎可以說是接近百分百存在開屏廣告;而有搖一搖跳轉這種廣告形式的 App 占比超過七成。
更令人細思恐極的是,那唯二沒有任何開屏廣告的 App 并不一定是真的沒有,而是恰好在今天測試中沒有。
這意味着,搖一搖跳轉開屏廣告,已經成爲當下主流廣告形式,而飽受折磨的用戶苦不堪言。
誰發明的?
很多人都對這種廣告的發明者 " 恨之入骨 ",而他還真被網友扒出來了。
今年年初,有網友發現某衛視旗下公衆号發布了一篇頒獎文章,授予某平台運營中心副總經理陳某榮譽稱号。
文章介紹了陳某兩個獲獎原因,而其中之一便是開發了 " 互動廣告 " 系統。
文章稱,監管政策對開屏廣告點擊區域做出嚴格限制,導緻點擊率和填充率迅速下降。因此,陳某團隊開發出 " 搖一搖 "" 滑動 " 等交互方式,豐富了開屏廣告的形式并且提高點擊率。"' 互動廣告 ' 通過降低交互門檻,不僅維持住原先的點擊率,更是開行業先河,引得互聯網平台紛紛效仿。"
而陳某獲獎的另一個原因,同樣和廣告有關。即開發出 " 超級暫停 " 功能,用戶在觀看視頻時,任意位置點擊暫停後,視頻将快速縮小,取而代之的則是大幅廣告。
目前,該文章疑似被删,已無法搜索到。
部分 App 可關閉互動廣告
吐槽歸吐槽,一碗水也要端平。
筆者注意到,有一些帶有 " 搖一搖跳轉廣告 " 情況的 App,可以在設置選項中關閉。不過,關閉入口往往 " 隐藏 " 的比較深,需要在 App 的設置選項中,找到類似 " 廣告推薦設置 " 的地方才有。
不過,多數 App 筆者沒有找到關閉入口。
2022 年 10 月,華南理工大學一名大二法學生張某,起訴某社交平台 " 搖一搖開屏廣告 " 沒有關閉功能。
原告認爲,涉事 App 并沒有申請使用自己手機的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權限,但在彈出廣告中卻使用了對應權限。原告認爲被告涉嫌侵害個人信息權益及隐私權。
廣州互聯網法院于 2022 年 10 月 22 日受理此案,最終,因涉事社交平台做出更改,增加了關閉功能,法院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
但是,法院認定了被告确實侵害了用戶個人信息權益及自主選擇權。
爲什麽這樣做?轉化率是其次,日活才是目的
由于廣告會極大降低用戶體驗,而且一些商家,爲了最大化的提高轉化率,會想各種辦法 。
因此,監管部門也一直在對廣告内容、展現形式進行限制審核,例如開屏廣告必須要有明确跳過入口,不得強制用戶觀看等。
如何在監管框架下,既不違規又能 " 迫使 " 用戶看廣告,是廣告主不斷 " 創新 " 的方向。比如以前的開屏廣告," 跳過 " 入口雖然有,但是要麽設計的很小,要麽放置在角落,要麽幹脆隻是個擺設。
随着監管驅嚴,以及廣告主自身競争激烈,單純的開屏廣告已經不足以滿足需求," 搖一搖跳轉 " 的形式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不得不說,發明 " 搖一搖跳轉 " 廣告的人,真的是 " 天才 ",隻要用戶打開 App,稍不小心手抖一下,就立刻跳轉至第三方 App,不給用戶一點反應時間。
而且這種 " 跳轉 ",還可以強行說是用戶自主行爲,而不是被迫,畢竟是用戶自己手抖。這樣一方面提高轉化,一方面又 " 很合規 ",何樂而不爲?
當然他們可能并不在乎轉化,而是在乎打開率,也就是日活,用其他 app 幫助自己提升日活數。
爲什麽幾乎所有搖一搖開屏都是跳轉到電商 app 呢?因爲他們最着急,生怕日活落後吧。當然最近雙十一打得火熱,所以開屏更兇猛了。
監管正在路上
好消息是,今年初,在工信部指導下,中國信通院、電信終端産業協會以及多家行業重點企業正在制定并發布實施相關标準,以規範 " 亂跳轉 " 問題,切實保護用戶合法權益。
中國信通院總工程師魏然表示,由于開屏廣告曝光度高、營銷效果好,部分 APP 便無視用戶合法權益,通過提高加速計、陀螺儀等傳感器的靈敏度,提高跳轉第三方頁面的概率,從而增加廣告收益," 這類行爲變相強迫用戶進入廣告頁、下載 APP,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
筆者希望各 App、廣告主,能夠多站在用戶角度看待宣傳推廣問題,不要盲目爲了點擊率剝奪用戶體驗。
強扭的瓜不甜,強制看的廣告有多少人會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