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張欣
編 輯丨李玉敏
圖 源丨圖蟲
近日,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老俞閑話》的直播節目中與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對談。俞敏洪透露了自己的遺囑分配計劃。他表示原本計劃除了留給家人的花費外,剩下的錢會留給北大和新東方慈善基金會,但 " 今天我覺得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其中的一部分,說不定給西湖大學。" 也就是說,俞敏洪在直播中公布并 " 修改 " 了自己原本的遺囑計劃。
俞敏洪的遺囑計劃中對教育發展的支持引起了網友熱議,那麽,俞敏洪直播中一時興起談及的遺囑以及對遺囑的修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專業人士表示,口頭遺囑一般是在特定緊急情況下才能設立,需要嚴格的法律程序。
同時企業家的财富傳承問題再次引起關注。律師建議,除了遺囑外,企業家的财富傳承需要引入更多專業工具,例如家族信托等。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許多企業家的資産遍布全球,要提升财富傳承的思想高度,需要專業團隊爲其全球資産做财富傳承的系統性規劃。
直播中提出并 " 修改 " 的遺囑是否有效?
那麽,俞敏洪在直播中提到的遺囑,并且對遺囑的 " 修改 "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對此,中華遺囑庫創始人陳凱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俞敏洪在直播中 " 口頭提及 " 的遺囑實際上并無法律效力,一般口頭遺囑隻有在危急情況下才可以訂立,并且需要兩名見證人,表明自己訂立遺囑的意思表示,因此直播中的談話本身不構成遺囑。同時,修改遺囑是每個人的自由,如需要修改,可另立遺囑,對前面的遺囑進行替換。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一般而言,遺囑人在訂立遺囑的形式是自由的。但如果是自己在家裏寫遺囑,也要在内容、日期、簽名等方面符合法律要求。以中華遺囑庫爲例,爲保證遺囑的法律效力,其立遺囑流程非常嚴格。首先立遺囑人要進行人臉識别、身份驗證等環節,并進行精神評估,确認其精神狀态具備認知能力後,再通過錄音錄像、專業見證、指紋掃描、文件存檔等方式對遺囑進行登記,最後将材料上傳到最高法院司法電子證據雲平台進行備案。
此外,立遺囑本身是無稅收的,但卻無法避免遺産稅,目前我國大陸地區還未實施遺産稅,但未來大概率會實施。國外目前的遺産稅率有 20%、50%、 70% 不等。不過通過保險和信托的籌劃可以避免遺産稅。
事實上,這次直播并非俞敏洪首次提到财富傳承問題。
4 月 25 日,俞敏洪在東方甄選直播間談及企業接班問題時表示:" 我家孩子沒有真正表達過要去新東方(的意願),而且新東方是一個股份幾乎都是公衆的公司,所以我倒不存在二代接班的問題。但是,比如像董宇輝這樣的人才,未來是不是有可能接班還是可以考慮的。"
6 月 17 日,在 2023 年亞布力論壇第九屆創新年會上,俞敏洪表示,企業的傳承計劃通常有兩種,一是家族傳承,二是管理人傳承。俞敏洪稱:" 新東方未來一定是管理人傳承,原因是我從來沒有打算我的孩子去傳承新東方的事業,包括新東方的教育闆塊和剛剛做出來的東方甄選闆塊,以及未來我們肯定做出來的新東方文旅闆塊。"
俞敏洪表示,自己的目标特别簡單,真正優秀的董事會的領導和股東們的配合,選出在新東方體系内或者新東方體系外最優秀的管理者來繼承新東方的發展。所以,新東方到底會不會出現找了一個新的董事長或者新的 CEO 就把新東方做倒了?沒有任何人能保證。能做的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建立一套盡可能選出來的新的董事長和新的 CEO,他能夠把新東方和新東方相關産業能夠繼續推動發展下去。
天眼查顯示,俞敏洪目前在 94 家企業或社會組織中任職,其中 65 家爲存續狀态,包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東方甄選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洪泰同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以及新東方旗下多家學校等。通過股權穿透,俞敏洪實際控制 522 家公司,版圖涉及教育行業、企業管理、投資管理、文化傳播、網絡科技、影業等。其中,新東方港股市值超過 550 億港元,東方甄選港股市值超過 310 億港元(均以 7 月 5 日開盤價計算)。
企業家通過家族信傳承财富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此前報道," 富不過三代 " 是世界範圍内的難題。在全球範圍内,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大約隻有 25 年,家族企業中隻有 1/3 能夠傳承到第二代,僅有不到 11% 能夠傳承到第三代,淘汰率高達 90%。
而在我國," 第一代先富人群的财富傳承需求已迫在眉睫。"5 月 19 日,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在公開活動上表示,預計未來 10 年内、20 年内、30 年内(中國)将分别有 18 萬億元、49 萬億元、92 萬億财富傳承給下一代。
值得注意的是,律師界人士認爲,對于民營企業的股東即擁有股權類資産的企業家而言,訂立遺囑隻是财富傳承的初步的安排。一般來說,遺囑的設立是爲了避免繼承風險,但每個人的财富傳承風險不一樣,對于擁有股權類資産的企業家人而言,其财富繼承風險較大,一旦引發繼承矛盾,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對于企業家或者富人來說,财富傳承需要引入更多工具,比如家族信托、家族辦公室等。
除了遺囑計劃外,俞敏洪也有家族信托。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翻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9901.HK)招股書發現,俞敏洪家族信托通過持有 Tigerstep Developments Limited,進而對新東方進行控股。而翻閱東方甄選控股有限公司(1797.HK,原稱 " 新東方在線 ")2019 年的招股書發現,其公司股權架構也出現了俞敏洪家族信托控制的 Tigerstep 身影。
(來源:新東方港股招股書)
(來源:新東方在線 2019 年招股書)
從家族信托與公益慈善結合的方式來看,企業家一般做慈善的方式主要包括家族财富直接捐贈、設立家族慈善基金、設立家族慈善信托等多種方式。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慈善基金會和慈善信托各有優劣,在設立及運作方面慈善基金會要求更爲複雜及嚴格,但在稅收優惠方面慈善基金會優于慈善信托。而慈善信托設立更簡單,運營成本低,對捐贈的财産的監控嚴格,不容易發生之前基金會濫用财産的醜聞。
俞敏洪所提到的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屬于慈善組織。陳凱認爲,基金會也是一種特殊的财富傳承工具,盡管需要讓渡财産的所有權,但通過慈善組織特有的隔離功能,能夠幫助财富家庭實現财富安全,還可以避免當事人因婚姻、繼承、後代揮霍等原因将财産 " 敗光 "。慈善基金會其實是将私人财富變成社會共有的社會化财産,但慈善基金會的設立者可以通過運作對财産進行利用。最大的好處在于,通過慈善基金會,企業家能夠實現家族影響力投資,助力家風和精神傳承,增強家族凝聚力。
從稅收方面來看,陳凱表示,慈善基金會有稅收優惠,但稅收優惠有上限,目前中國富人因爲避稅的原因而進行慈善捐贈的很少。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在慈善免稅落地環節還存在一些困難,比如設立公益基金會的當年無法取得免稅資格,即當年捐贈不能避稅;比如實物捐贈很難免稅,一般實物的估值較爲保守,無法按照實際價值進行估值;比如慈善信托在法律上不被視爲一個主體,無法開具捐贈發票等。
按照《慈善法》,慈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産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願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和處分,開展慈善活動的行爲。信托制度研究專家、原中國銀監會非銀司司長高傳捷曾提到,利用家族慈善信托保障家族傳承的基本前提,一是要依法合規操作,按照法律的規定,慈善信托的所有信托财産要服務于社會公共利益;二是要充分尊重家族傳承人自由意願,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把利人利己的事情做好;三是要守住底線,管好慈善财産運用、監督受托人履行職責;發現問題及時糾錯、不斷完善。
對于當下企業家财富傳承的難點,陳凱對此進行了系統歸納,主要有婚姻分割、财産旁落、家人内鬥、子女揮霍、管理缺位等十六大風險。
瑞銀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王昊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大的難點在于,目前很多企業家在全球都有财産分布,但在處理财富傳承的時候并沒有專業團隊做系統性的統籌規劃,一般都是進行 " 碎片化 " 的财富傳承處理,比如處理某個公司,某個資産。同時,創一代們對于财富傳承的安排并不着急,往往會錯過最佳處理财富傳承的時機。
"企業家最迫切的是要提高财富傳承的思想高度,目前多數企業家普遍覺得财富繼承沒有掙錢重要。" 王昊表示,當下企業家更多将注意力放在投資、收購公司、推動公司上市等上,卻對資産全球化的稅務、繼承難點都并不在意,對于财富傳承問題一直 " 拖着 "。
王昊認爲,專業團隊要依據不同的财富傳承工具特點,結合 " 創一代 " 的想法和訴求,爲其提出客觀公正的财富傳承方案。比如在家族辦公室中,私人律師在構建家族傳承的法律架構時,就必須要懂境内、境外的法律規定,例如不同地區的繼承稅,甚至要了解客戶在不同地方去世會給其财富傳承帶來哪些影響,要懂得如何規避财富繼承的風險。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趙鳳鈴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