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可,英文諧音是 "faker",意思是僞造者、騙子的意思。
從李澤瑞變費可,就是一個天才少年的黑化之路。
《新生》還剩最後一集,以費可爲代表的全員惡人是不是能獲得 " 新生 ",得到救贖,就看導演和編劇咋想了。
《新生》開頭其實平淡無奇。
五個貌似不相幹的人同時接到參加費可葬禮追思會邀請函,從而引發故事推進。
當時一看,這特麽不是阿加莎《無人生還》的劇本嗎?
但直到第九集,除了追思會幕後邀請人、煤老闆陳樹發捅了費可一刀外,參會者除了謊言和忏悔外,都還完整地活着。
《新生》借了密室逃脫和荒島求生的殼。
直到八、九集在衆人口的自我叙述中拼出了費可的畫像:高智商的天才少年、思維缜密的詐騙大師、無法選擇的悲劇人生。
在李澤瑞成長之路上,他還是無法逃出 " 原生家庭 " 這個核心因素。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出軌,繼母帶着身孕來到家裏,趕走了他和他的母親。
母親去世後,父親接回他,飽受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淩辱。
他始終住在雜物間,極少和父親一家吃飯,即使在被成江大學提前錄取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繼母拿給他的是一次性筷子。
此時的李澤瑞是人人羨慕的天才少年,有一個充滿美好前程的少年。
可是,繼母提出了一個邪惡的方案,讓李澤瑞頂替同父異母資質平平的弟弟去高考。
這其實就是李澤瑞黑化的開始。
多年的屈辱,對父親和繼母的怨恨讓他答應繼母的請求。
前幾科考得不錯,但在考文綜時所有的委屈和憤怒都爆發出來,他用筆塗花了考生信息,這科高考零分。
這是殺敵 1000,自傷 800 的報複方式。
他被人舉報替考。
繼母丢掉工作,弟弟外出打工,他也從提前被錄取的天才少年變成入獄一年的犯人。
這就是他憤怒的代價。
一年後,李澤瑞獨自來到成江大學對面的小禾開的小旅社住下,白天在附近打工給成大送貨,晚上注冊成大校園網混迹于數學系貼吧。
一個偶然機會撿到成大金融社社長的學生證,由此他也用小禾制造的假學生證開啓在成大的蹭課之路。
于是,曾經的李澤瑞變成了成大 " 學生 " 費可。
原本他可以這樣悄悄的學習,有了欣賞他的老師和同學,重新做人,走好人生之後的路。
但,不行。
小禾因爲賭博欠債找費可借錢,不然暴露他的身份。
這是一個定時炸彈。
此時,他又參加了金融社的野外探險活動。但意外失控,導緻學生受傷,學校追查參加活動的學生。
他失去了學生身份,也失去了内心可以依靠的老師和同學。
這是他黑化的助推劑。
他舉報了做假證的小禾。
這個重大變故,他看到了人心險惡,他又成了無依無靠的人。
他要活下去。
他選擇的路徑不是搬磚打工,而是利用高智商詐騙之路。
從原著《費可得晚宴》到影視化的《新生》,導演想賦予費可和其他被騙或主動上套之人多副面孔,至于是不是都能獲得重生,過上新的人生,很難說。
" 你看到的并不一樣是真的,下一秒的反轉讓人不忍快進。"
按照導演申奧的話說," 費可是騙子,但被騙的人,也恰恰對應了貪、嗔、癡、慢、疑 "。
受騙的每個人,各有自己的心機和隐瞞。
沒人是絕對好人,沒人是絕對壞人。
好與壞或許是你的際遇和處境決定的。
在騙與被騙中不停轉換,這就是費可的人生,或許是我們大家的人生,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最後隻剩一集,導演和觀衆如何給費可和其他五人定位、定性,就見仁見智了。
" 并不是每一個有悲慘遭遇的人都會走上歪路,而這個人物爲什麽會變壞,恰恰是需要去探讨和反思的。"
原生家庭你無法選擇,但成長的選擇權是握在我們手中的。
好與壞,一念之差,瞬間的沖動,就會徹底走上人生不同的岔口。
因果循環,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