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肉叔電影
作者:肉叔
來源:肉叔電影(ID:dusheyingdan)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2008 年,趙本山演完春晚小品,一下場就哭。
早在第三場彩排時,他就因身體過敏打着點滴。到春晚直播前兩小時還不滿意劇本,在琢磨台詞。
終于,演完後,他忍不住掉眼淚,拿着紙巾擦淚又擦汗。
宋丹丹過去抱着他:
你别哭,你一哭我也忍不住
哎呀媽呀,壓力太大了
後來趙本山說,那個劇本太弱,如果不是他和宋丹丹,根本撐不起來。
在春晚演了二十年的趙本山,終于感到力不從心。
——該培養接班人了。
沒想到,自那 5 年後,他宣布退出小品舞台,而接班的人卻不是他任何一個徒弟。
也就是在那一年,郭德綱登上春晚,沈騰名聲大燥。
眼看過幾天又準備過年了,趁着這個時機,我想跟大家回味下這些年喜劇環節都有啥變遷:
# 春晚丢掉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
趙本山的班沒人接?
春晚,是趙本山發迹之地。
二十年保持高質量輸出,讓他成為全中國最知名的小品王。央視演播廳後台拐角第一間化妝間,是他的 " 專屬 "。
參加春晚是對身體和精神的極緻考驗。
節目要經曆三輪審查,不僅要看演出效果,還得看思想主題。
08 年的痛苦,讓趙本山必須思考兩個問題:
以他的身體狀況,還能在春晚演幾次?在他之後,誰能接他的班?
趙本山收了一群徒弟,得為他們求個好前程。于是他不再和 " 外人 " 合作,自己做配角,專心帶徒弟。
2009 年春晚,他帶着小沈陽、丫蛋一起演了《不差錢》。
這個小品讓小沈陽一夜成名,紅遍大江南北。但趙本山沒讓小沈陽獨占這個舞台,他還得考慮其他徒弟。
小沈陽火了之後,趙本山甚至在自己的劇場 " 劉老根大舞台 " 都不敢用他。
明星效應能帶來名氣和收入,但如果隻靠一個人,要是那個人走了怎麼辦?
況且小沈陽在徒弟中排行靠後,好處讓小徒弟獨占,其他師兄弟怎麼看?
第二年趙本山帶着王小利上了春晚,小沈陽照例還上,但戲已經不在他身上。然而那年的小品《捐助》遠不如《不差錢》,王小利的名聲沒能打響。
一年不行就再來一年。
11 年,《同桌的你》再帶小沈陽和王小利。
這次給小沈陽加戲加包袱了,但小沈陽 30 歲的人演十幾歲的娃,還是略顯尴尬。小品質量不如意,王小利名氣也沒炸。
留給趙本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2012 年春晚,節目三審時,還傳出消息 " 趙四 " 劉小光和 " 劉能 " 王小利合演的節目效果很好,趙本山本人的節目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
沒想到,春晚節目單一公布,倆節目都沒上,趙本山首次缺席春晚。
這對春晚來說意味着什麼?
絕不僅僅是缺失了一個觀衆熟悉的情懷。
更重要的,是缺失了一個講述時代故事的人。
趙本山的班難接,難在哪兒?
你看,趙本山用二十年時間,在春晚創造了一個獨特形象:老實善良帶點雞賊的農民。
老實的農民遇見 " 新奇 " 事物,在嬉笑怒罵間諷刺虛僞,吐槽自私,歌頌美好。
他的作品大多是 " 農民進城 " 式的故事。
這背後,是中國持續不斷的城市化進程。
但徒弟們沒能接過他的班,創造并延續屬于自己的 IP 形象。趙本山和徒弟們不上春晚," 土農民 " 形象絕迹。
也就是那一年,中國城市化率突破 50%。
" 進城 " 的故事該講完了,需要講講 " 進城 " 後的故事了。
誰能當下一個講故事的人?
誰占領了春晚?
13 年,趙本山再次退出春晚。
後來他在郭德綱的節目裡說出原因。
導演組很早就把一個劇本給他了,劇本很好,但後來又通知說不能用。
他欲言又止:
可能是……
就覺得不太妥當
這個小品就是後來他和宋小寶在江蘇衛視演的《有錢了》。講一個精神病去農民家偷錢被發現,最後反被主人逼着偷東西的荒誕故事。
剛巧,郭德綱在 13 年首次登上春晚。
相聲和小品不是一個行業,沒沖突吧?趙本山開玩笑說兩者 " 撞款 ":
不對啊,都是給别人帶來快樂的
但郭班主的相聲沒有預期的那麼好,那時他也許真沒想和小品搶觀衆。
他被其他恩怨牽絆了手腳。
那年他相聲的名字本來是《追着幸福跑》,最終定的名是《敗家子》。而曹雲金也上了春晚,節目名是《這事兒不賴我》。
你瞧瞧這倆人,拿節目隔空對罵呢?
郭班主在春晚 " 水土不服 ",另一個年輕人卻如魚得水——
沈騰。
11 年,春晚正是求新求變的時候。
接下春晚總導演任務的哈文,帶着二十幾個編導去劇場看開心麻花的戲。看完後,她就邀請這群年輕人上春晚。
主力都是 80 後的麻花,首先想的是逗笑觀衆。
彩排時,節目效果很好,在所有小品裡笑點最多,包袱最響。但導演組卻不滿意,要改。
我們沒看出你的這種深層次的東西
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張曉海說:
它是春晚
它必須先有意義,後有意思
祖孫幾代人要坐在一起看
所以意義比意思在我們這還重要
開心麻花接受了這個要求。
他們給節目加了意義,雖然有點生硬,但更重要的創造了一個屬于沈騰的形象——
郝建。這個善良又倒黴,真誠又雞賊的小市民形象。
開心麻花的所有作品都屬于市民階層。
城市裡的小夫妻,打工人的奇遇,還有辦公室的故事。小品裡的人物,從生活背景到審美趣味,都是新一代市民的樣子。
2014 年,馮小剛擔任春晚總導演,發動自己的人脈請了一堆大咖來保駕護航,還請來本山大叔當語言節目總監,為小品把關。
趙本山到開心麻花的排練現場,給沈騰理順表演節奏,告訴他台詞要怎麼說效果最好。
沈騰聽完,笑着比了兩個大拇指——那是對前輩真誠的尊重和感謝。
開心麻花的《扶不扶》成了那一年最好的小品。也是從這個節目開始,開心麻花在春晚上的小品開始犀利起來。
他們暴露生活中老人摔倒不敢扶的狀況,諷刺官場上的形式主義,拍馬屁,電信詐騙等等問題。
趙本山的精神衣缽,被沈騰繼承了。
他負責講 " 進城 " 後的故事。
之後的春晚,開心麻花幾乎每年都上,沈騰也是春晚最後造就的全國性明星。
誰需要春晚?
2015 年,東方衛視上線了一檔喜劇綜藝《歡樂喜劇人》,導演施嘉甯請了各路喜劇大咖。
彼時本山傳媒正值低谷。
春晚這個大舞台沒了,衛視春晚隻有一年一次。他們需要一個舞台重整旗鼓,小沈陽也想打破自己二人轉演員的刻闆印象。
開心麻花也在受邀之列。
施嘉甯和沈騰約在北京一家桂林米粉店裡,兩人一人要了一碗米粉。
沈騰還在猶豫。
參加一檔周播節目,每一周要拿出一個作品太累。但施導說了一句話:
你上了 5 年春晚,人人都知道郝建,但有人知道你叫沈騰嗎?你來節目,就是讓觀衆忘記你是郝建,記得你叫沈騰。
想了 5 分鐘,沈騰答應參加比賽。
節目第一期,小沈陽上場,沈騰在場下看了又驚又喜。兩人終于對上了。
在《歡樂喜劇人》裡兩家各顯神通,最後還是沈騰拿了冠軍。
沈騰在《歡樂喜劇人》的舞台貢獻了不同題材、不同人物的作品,多變且有層次。
小沈陽和宋小寶則太依賴自身的喜感去作戲。
第一季真是神仙打架,留下很多好作品。導演說:
我的标準就是不要觸及底線,能讓大部分觀衆會心一笑,就是好的喜劇,不能每件事都追求背後的意義,這樣我們會活的很累。
節目的宗旨邏輯正好和春晚相反,先有意思再有意義。
于是,小沈陽,宋小寶可以随便插科打诨,沈騰在搞笑的時候也自覺地往作品裡加了個人表達。
節目大爆,收視率超過 13%,網絡總點擊過 40 億。第二季,施導又找了嶽雲鵬,順便把郭班主也請來當主持人。
郭班主自然也知道不能光靠劇場和春晚。
劇場在線下,那時候還沒抖音和快手,造不出網紅相聲大家。
而春晚……郭班主的春晚經曆實在不算好。
2011 年,馬東是春晚導演。
他很想讓郭德綱上春晚,作為相聲大家馬季的兒子,家學淵源,他知道郭班主有活。
郭班主接受采訪時說:得讓我說的相聲是相聲。
他想完全掌控作品。
但,上春晚的節目需要經曆 3 輪篩選。馬東最後說:我們做了很大努力,還是上不成,也就沒有跟他聯系。
他也知道,要出名,要傳播,離不了電視台。
所以,第二年他還是接受了春晚 3 輪篩選,說了個并不好笑的《敗家子》。
限制太多的春晚,對郭德綱幫助不大。
但他不能放棄電視台這個傳播範圍最廣的媒介,德雲社需要除他以外的明星相聲演員。
就是小嶽嶽。
而施嘉甯打動小嶽嶽的理由就是,讓他堅持講相聲,讓人看到他對相聲的堅持。
在這個舞台上,小嶽嶽說的相聲遠比在春晚上說的好笑。
《歡樂喜劇人 2》他成功奪冠。
這個節目對演員的加持不亞于春晚,甚至更好。
演員在電視綜藝裡打響名氣後,春晚再從中挑人,彷佛是給他們的年終獎。
在地方衛視崛起,娛樂節目興盛之時,春晚的流量不再那麼重要。
說到底——
現在是演員需要春晚,還是春晚需要演員?
而網絡的興盛,從根本上改變了流量走向。
2012 年,馬東從央視辭職,入職愛奇藝。他說,網絡和視頻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他接連打造了好幾個爆款網綜,捧紅了一大堆嘉賓。包括這兩年的喜劇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會》,也讓很多不知名的演員被大衆熟知。
張弛、蔣龍、史策、王皓、大鎖、孫天宇……
這些人以往都上不了頂流彙集的春晚。
可如今,一個綜藝就能讓他們成為喜劇屆頂流。
喜劇江湖變了。
現如今的喜劇人,不必再講大故事。
他們隻需要用喜劇講好自己的故事,關于理想,關于愛情,關于個人。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對時代的講述。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