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East Ventures)
人工智能(AI)技術對于産業應用中的價值正日漸提升。
10 月 27 日,市場調研機構 IDC 公布的報告顯示,預計到 2027 年,全球 AI 相關方案支出将增長到 5000 億美元以上。而全球 2000 強企業屆時将把超過 40% 的核心 IT 支出用于 AI 相關計劃。
從國内市場看," 百模大戰 " 愈演愈烈。阿裏、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科技巨頭不斷湧入,紛紛對标 GPT-4 升級 AI 通用大模型。而在 To B 企業端領域,中小大模型領域當前面臨頭部企業加速融資、市場 " 内卷 " 競争等複雜局面。
如今,一家成立僅四個多月的生成式 AI(AIGC,人工智能創造内容)公司也進入這一藍海賽道,或将給 AI 大模型行業發展帶來新變量。
10 月 31 日 -11 月 2 日舉行的 2023 雲栖大會期間,A 股上市公司岩山科技(002195.SZ)旗下 AIGC 企業岩芯數智(RockAI)首次公布基于 AI 大模型的 To B 垂直領域行業和場景方案,釋出包括 RockAI 模型大腦、知識庫問答、業務助手、智能客服等産品。
近日,岩山數智公司 CEO 劉凡平與钛媒體 App 進行了一次獨家對話交流,詳細叙述這家新 " 黑馬 " 如何在 AIGC 領域突圍。
劉凡平對钛媒體 App 表示,從技術角度來看,當前岩芯數智大模型已叠代到第四版。相比其他大模型産品,目前岩芯數智不僅擁有自研的 Transformer 架構大模型,而且其擁有的非 transformer 的記憶邏輯架構大模型,在訓練效率、推理效率、模型幻覺、應用效果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升,已開始應用于金融、政務、互聯網等領域。
" 岩芯擁有自研大模型及模型訓練調優的能力,又能獲得其所屬上市公司充沛的資金儲備、穩定的現金流支持,這使得岩芯數智的 AIGC 研發之路得到有力保障。" 劉凡平曾表示。
據悉,成立于 2023 年 6 月的岩芯數智,是岩山科技公司今年宣布擁抱 AIGC 新浪潮、向數智化轉型并更名後成立的新公司,專注于打造爲百業賦能的一站式 AIGC 數智化服務平台。而 RockAI 團隊則早在 2022 年就在内部組建。
擔任岩芯數智 CEO 之前,劉凡平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任職于百度,并出版過《大數據時代的算法》、《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應用實戰》、《突圍算法》等技術著作。同時,作爲發明人他申請 AI 技術相關專利 20 餘項。
目前,岩芯數智以創新技術支撐産品,構建 " 自研大模型 + 多個垂類模型 " 的技術結構,實現 "1 個 MaaS(大模型即服務)平台、多種應用場景 " 策略,爲行業客戶開發可信賴的、高性能、可直接使用的垂類模型,且支持部分領域客戶根據自身需求進一步定制專屬數據模型,實現 AIGC 在多個行業的快速應用,有望 15-30 天内即能完成對其客戶私域專屬模型的部署。
岩芯數智的産品和解決方案組合
钛媒體 App 了解到,當前岩芯數智擁有百億級參數的自有模型,從而針對 To B 行業領域提供多種智能産品。例如 RockAI 模型大腦可以讓企業擁有私域的知識大模型,實現跨文檔知識整合、實時信息記錄,可用于銀行金融、政務辦公等場景。
據統計,目前國内大模型當中的 30% 左右是千億級參數的通用基礎大模型,包括阿裏通義、百度文心、訊飛星火等産品爲客戶提供服務。但是,基礎模型存在算力成本高、API 商業化模式單一、客戶需求無法滿足等現實問題,亟待去解決用戶的痛點需求。
對此,劉凡平告訴钛媒體 App,從市場角度看,很多千億級參數的基礎大模型确實有一些很強的通用任務能力,這毋庸置疑,但實際上這些模型不能解決衆多企業的具體問題。而 AI 技術發展的根本目标是通過生産力的變革,落地于産業和實際用戶和客戶,需要有行業場景型大模型産品融合企業數據、針對企業業務,才可能會發揮更大價值。
對于行業挑戰,劉凡平認爲,算法比算力的創新更具挑戰。創新型的 AI 算法在減少,現有的很多算法不僅無法滿足客戶的實際應用需求,而對于大模型成本也造成一定承壓。他表示,目前算力在客戶交付成本中占了近一半,而岩芯數智利用自研的非 transformer 的記憶邏輯模型架構,将交付成本降低到 30%-40% 左右,最終模型效果也沒有太大變化。
" 基于開源模型的微調并不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很多企業反饋皆是如此。所以,岩芯數智希望組建自己的團隊打造行業模型。同時,我們希望不僅在通用模型中産生‘智能湧現’現象,而且在專業、行業領域也能産生‘智能湧現’,以提升模型效果。" 劉凡平表示。
對于市場競争力,劉凡平表示,大模型的應用需要深入垂直行業的業務,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客戶的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建設存在不足,其需求不是 API、一個 MaaS 平台的接口,或是賣一個大模型軟件,而是需要産品服務。岩芯數智以長期合作的心态,願意去幫助企業提供專屬的解決方案,而大模型隻是解決方案的一環而已。
劉凡平強調,下一步,岩芯數智希望基于可控可信的大模型基礎之上,構建面向未來智能設備的多模态實時人機交互系統。該系統不僅在終端設備上運行,還可以通過自然語言、圖像和視頻等方式具備自主、智能的認知和控制能力。這将使 AI 技術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以下是岩芯數智 CEO 劉凡平與钛媒體 App 的的部分交流内容整理:
钛媒體 App:相比其他大模型,岩芯數智的市場優勢是什麽?
劉凡平:我認爲基于岩芯數智的大模型行業方案和 RockAI 模型大腦産品,在市場上主要有四點優勢。
一是自主知識産權。目前國内大部分使用開放模型微調,而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 AI 算法技術,例如非 transformer 的記憶邏輯模型架構等,所以我們能夠去做這件事情,而且可以對模型進行深度改造和業務适配。
二是模型可控可信。岩芯數智在内容決策、技術創新和優質數據等方面實現模型的可控可信,而且可以準确判斷生成内容的安全性。另外,在特定領域任務、多樣化輸出中,我們的大模型可以保證輸出結果相對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及遵循社會倫理。
三是私有化的部署。我們不僅擁有私有化的方案,而且還可以實現安全的權限管理,包括在模型大腦當中實現不同用戶的應用打通等。
四是豐富的企業應用插件。對于企業内部來說,依然需要定制化的大模型輔助工具插件,包括天氣、搜索引擎、股票、報銷流程、請假等插件,從而滿足客戶的廣泛需求,從而賦能到企業内部流程工具中,提升生産效率。
所以,如果和行業内做對比的話,我們的差異性、技術上的優勢大概體現上述這些方面。
钛媒體 App:基于私有數據部署的話,模型數據需要更新,那麽客戶如何升級?
劉凡平:私有化的升級的确在早期是一個問題,當前我們也在慢慢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讓客戶放在其私有雲服務商訓練,而我們可以在不翻閱其數據下直接在其模型上接入訓練,直接在私有化内部完成。當然,這個過程中需要客戶的服務器算力支持。
钛媒體 App:最近很多大模型都在打 " 低價 " 策略進行競争,岩芯數智會跟進嗎?
劉凡平:這是一個商業本質的問題,我們在兩個方面做差異化管理以應對。一是從技術上領先,不止是新的算法,而且我們下一步要布局多模态的實時人機交互系統,技術創新、價格方面均有很大的市場優勢。
二是更好服務客戶。我們希望融入客戶的業務鏈裏面,業務鏈下的産品解決方案,可以先人一步獲得更大的收益。
從技術創新角度來說,複現一個 GPT-4 沒有任何意義,而是應該要做技術算法創新。我預測,未來 1-2 年内,定還會有企業在相對低的成本中做出新的創新技術。更長遠來看,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大模型,而每個大模型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這樣一個發展趨勢下,我們擁抱技術創新,隻有跑到最前面才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