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沒有得到對應的回報,心裏就會生出不甘。
01 不甘
被時代抛棄的時候,沒有誰會甘心接受。
對于曾經的奶茶界的第一、第二香飄飄、優樂美來說,亦是如此。
當茶顔悅色等現制茶飲店也開始賣起沖泡奶茶,蜜雪冰城毫不掩飾自己的産品是奶茶粉沖兌而成,而這些 " 後輩 " 的成績竟然超越了自家産品的時候,這種不甘恐怕會愈發強烈。
在淘寶上,茶顔悅色 3 年前推出、銷量排名在店内不到前十的沖泡奶茶本月銷量超過 6 萬;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去年前九個月賣出了 58 億杯奶茶,終端零售額達到 370 億元,集團營收 154 億元。
而從 2012 年一直保持沖泡市場份額第一的香飄飄,淘寶旗艦店銷量最高的經典奶茶本月隻賣出了 3 萬多單,去年沖泡業務的銷量爲 11.45 億杯,實現營收 26.86 億元,即飲業務銷量 3.45 億杯,營收 9.01 億元。
品牌入行晚、産品價格高,是現制茶飲做沖泡奶茶的共同特征,能夠實現超越,産品競争力占據部分原因,但依靠的更多是消費者的偏愛,即品牌召喚力。
沒有得到這種偏愛的沖泡奶茶老品牌,想要活着,隻能更加努力,抓住每一個機會。
24 小時營業、推出披肩等周邊、研發果蔬汁新品,再之前是降價潮、拼聯名,現制奶茶圈如今有多卷,大家有目共睹,但其實,沖泡奶茶的動作不比它們少。
重視配料表的健康程度,制作周邊産品,與知名 IP 聯名,做婚宴用産品,涉足咖啡、酒水等相關領域,使用更加中式的原材料,推出零食代餐等配套産品,做瓶裝飲料,出海,贊助音樂節 ......這些你能回憶起來的現制奶茶品牌的創新之舉,沖泡奶茶都嘗試過,并且時間不一定比前者晚。至于茶飲品牌此前爆火的随産品發放抽獎券的做法,也是沖泡奶茶在 20 年前就玩過的。
當然,這些努力帶來過一定的回報——香飄飄的營收從 2015 年起連續 5 年增長,增速在 10.49% 到 23.13% 之間,淨利更是從 2014 年起連續 7 年增長,速度最低爲 0.63%,最高曾達到 17.53%;2017 年推出的,以旗下 Meco、蘭芳園品牌爲代表的即飲業務,在 2019 年的營收占比已經從最初的 6.8% 上升到 25.5%,此後,這個數字一直保持在 20% 左右,成爲香飄飄的第二增長曲線。
隻是,回報也僅限于數字層面。在對于長遠發展來說更重要的提升品牌力方面,這些努力效果寥寥。
比如,公衆對沖泡奶茶最大的印象,依然是植脂末。——在年輕人追求健康的趨勢之下,這屬于避而遠之的類目。
前些天,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股用一層濾網給奶茶粉 " 篩糖 " 的熱潮,下面的熱評是清一色的調侃:" 把唯一健康的東西過濾掉了 "" 最有營養的糖還讓你挑出來了 "" 把最無害的部分給篩出來了,剩下了最有害的純植脂末 "。
其實,沖泡奶茶早就變了。甚至比現制茶飲還要早。
早在 2016、2017 年,香飄飄和優樂美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健康新品,一個是主打純奶純茶 0 添加的 " 原汁奶茶 ",另一個是不添加香精和植脂末,沒有反式脂肪酸的煉乳紅豆奶茶。此後,兩家品牌陸續推出了共計十餘款主打健康的産品,然而,它們中的大多數銷量并不理想,發布幾個月後仍以萬杯爲單位,自然改變不了大衆的固有觀念。
兩個老品牌也在小紅書上努力經營,比如香飄飄強調自家很多産品裏的茶粉已經換成茶包,優樂美主推的産品也是聽起來就更加健康的 " 大紅袍奶茶 "" 五黑五紅奶茶 "。
努力沒有得到對應的回報,心裏就會生出不甘。今年半年度年報發布後,香飄飄提出,當前的任務是 " 推動公司奶茶産品重新回歸奶茶市場消費主流 ",并爲此調整了戰略和打法,具體來說就是 " 四化 " 策略:
品類健康化、品牌年輕化、産品場景化、消費日常化。
02 分歧
盡管都在朝着符合當下消費趨勢的大方向走,香飄飄和優樂美并沒有并肩同行。
在具體的岔路口上,它們分道揚镳,用一句老套的話來說,就是:香飄飄向左,優樂美向右。
今年 9 月,香飄飄正式提出要對标現制茶飲店,而在此之前它的動作已經很明顯了。
盡管香飄飄創始人蔣建琪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沖泡奶茶和現制奶茶不是同一個賽道,但香飄飄在今年 10 月推出的新品,明顯是奔着現制茶飲去的:它有着與霸王茶姬的經典單品伯牙絕弦一樣的茉莉茶底,以及牛乳和三品管的搭配,宣傳文案中直接稱其口感媲美奶茶店新鮮現泡奶茶。
香飄飄還曾推出過沖泡型水果茶和奶蓋奶茶,其中不乏 " 楊枝甘露 " 和 " 白桃味四季春 " 等現制茶飲中的熟悉面孔。在這之前,現制奶茶流行過的小料,比如布丁和仙草,也曾經出現在它的産品中。
産品之外,對茶飲店明裏暗裏的 " 拉踩 ",也不時出現在香飄飄的文案中。
比如在 Meco2020 年 7 月推出 0 糖新品時,宣傳文案中直接表示,奶茶店的無糖也有糖。它還曾用奶茶外賣和網紅奶茶的弊端凸顯自己的優勢:
" 不用費心湊滿減,不用苦苦等外賣,不用曬着太陽排長隊,宅家追劇打遊戲,5 分鍾就能泡出一杯奶茶 "。
但僅靠這些,香飄飄顯然還搶不到現制茶飲的忠實粉絲。後者一個核心競争力在于場景,比如好友逛街,會拿着街邊奶茶店的産品;辦公室同事會在下午相約點奶茶外賣。這些場景的共性就是具備社交屬性——你很難想象一位成年人會喊自己的同事:燒個開水,我們泡杯奶茶喝吧。
香飄飄選擇進一步緊貼現制茶飲的打法。
在 2022 年 6 月回複投資者提問時,香飄飄就曾表示,沖泡奶茶與現制茶飲從本質上來說是 " 互利共生 " 的關系。子品牌 Meco 的定位直接是:" 茶飲店之外的第二選擇 "。而今年 10 月推出的新品,營銷時主推的也是場景,隻是區别于現制茶飲,重點放在了戶外。
甚至,香飄飄還低姿态地對現制茶飲直接示好:在其主要的宣傳平台小紅書和抖音上,小編探店了十餘家現制茶飲品牌,稱其爲友商,并對對方從産品到設計進行一通大力稱贊,每次的結尾都是小編拿着對方的奶茶對鏡頭說:" 老闆,你看看人家 "。
——把自己緊緊與現制奶茶聯系在了一起。
優樂美走的是另一條道路。
從 2023 年起,優樂美産品的中式風格和功能性愈發明顯。選用紅米、紅豆、紅棗、黑芝麻等食材,制成谷物系列奶茶,強調 " 内含高膳食纖維、礦物質和鈣質 "。或者用枸杞、紅棗、山藥、百合等食材,制成中式風味系列奶茶,強調中式食養文化。此外,它還推出過玫瑰布丁膠原蛋白肽奶茶,以及宣稱鈣和蛋白含量爲牛奶 8 倍的新式奶茶。
同時,它更多地靠近休閑食品,比如産品包裝逐漸變成袋裝爲主,很容易讓人想到芝麻糊。它還在 2022 年推出過一款與吸吸果凍包裝類似的即飲奶茶,不注意看會以爲是零食。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母公司傳統強勢類目的靠攏。優樂美所在的喜之郎集團,是休閑食品行業的頭部玩家。
03 命運
00 後中流傳着一句常用來調侃自己這代人命運的話,叫做 " 在泰坦尼克号上選座位 ",意指在形勢已經确定很不明朗的情況下,怎麽選擇都是錯的。
誕生于 2005 年、2007 年的香飄飄、優樂美,大概也能算在 "00 後 " 一列。
就目前來說,它們的經曆也與 00 後們十分相似:曾經擁有過一段好日子,當下的狀況并不十分樂觀。
在面世的 2005 年,香飄飄的銷售額就達到了 4.8 億元,2008 年,銷售額突破 10 億元,年銷售 3 億多杯,2011 年,年銷量突破十億杯。2017 年,香飄飄在上交所上市,成爲 " 奶茶第一股 "。
作爲後來者的優樂美,曾一度撼動香飄飄的行業老大地位:憑借喜之郎成熟的分銷渠道,優樂美的銷量在推出幾個月後,就追平了香飄飄,這讓正在考慮拓展業務的香飄飄不得不重新聚焦杯裝奶茶業務,2009 年底,優樂美與香飄飄的市場份額相當。到 2011 年,優樂美在市場占有率略低于香飄飄,爲行業第二。
直到現制茶飲的出現,打破了沖泡奶茶的安逸。前者以線下店鋪在大衆面前 " 刷臉 ",并用豐富的口感和便捷易得的優勢赢得了消費者的喜愛——這些正是沖泡奶茶難以做到的。從逛街時拿一杯奶茶的習慣開始,現制奶茶建立起用戶心智,外賣的發展讓其沖擊範圍擴大到沖泡奶茶原本占據優勢的室内場景。
2020 年開始,香飄飄營收趨勢由上升轉向下降,且速度一度接近 10%,淨利也在 2021 年開始出現下滑,幅度最大達到 37.90%。直到 2023 年,兩項指标才重新回到上升狀态,但始終沒能回到 2019 年的巅峰水平。
在今年 5 月因諷日事件得到了 " 潑天流量 " 的基礎上,香飄飄前三季度的營收依然同比下降了 2.05%。
而在三季報發布 10 天前,香飄飄還傳出了其所聘請的職業經理人楊冬雲辭職的消息。他曾在寶潔、白象、健康元等公司擔任重要職務,2023 年 12 月 " 空降 " 擔任香飄飄總經理後,獲得了品牌創始人、公司董事長蔣建琪的股份轉讓,後續還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成爲香飄飄第五大股東。但僅僅幾個月後便離開,實屬異常。
高層變動頻繁,是香飄飄在最近幾年的突出問題。在他之前,也曾有兩位外聘高管上任不到一年便辭職。目前,香飄飄再次由 60 歲的創始人掌舵。
優樂美那邊,似乎更像是大家族裏不被重視的 " 老二 "。一件讓人唏噓的事情是:喜之郎甚至因對其他公司抄襲優樂美商标發現過晚,而在與後者的官司中敗訴,隻能看着與優樂美相似的商标出現在電吹風、熱水器、抽油煙機等電器身上。
至少在現在,它們的前景都不夠明朗。
從行業上看,根據艾媒咨詢的預測,2024 年我國固體飲料的市場規模爲 1051.6 億元,而以現制茶飲爲主的新茶飲行業,市場規模将達到 3547.2 億元。
但就連現制茶飲,也沒有那麽好過了。
倒閉正在成爲這個行業中的常見現象。
智圖平台發布的《2024 年連鎖餐飲品牌門店發展趨勢藍皮書》顯示,今年上半年 101 家主流連鎖新茶飲品牌整體開店數約 17174 家,關店總數爲 8608 家,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開店數基本持平,但關店數提升了近 3000 家。
今年 9 月," 書亦燒仙草倒閉門店太多二手設備滞銷 " 登上熱搜,10 月,古茗宣布上線官方二手交易業務。
在資本市場,茶飲品牌也失去了歡迎。
今年年初遞交上市申請的蜜雪冰城、古茗和滬上阿姨,至今無人成爲新茶飲第三股——今年 8 月,三家招股書均已失效,有觀點認爲,這與上市同業在香港股市的表現不佳有關。
今年 4 月,茶百道在遞交上市申請 8 個月之後終于上市,上市即破發,首日股價大跌近 30%,創下港股 2015 年以來募資規模在 3 億美元以上的新股上市首日最差表現。
而新茶飲品牌中最初上市的奈雪的茶,也始終在盈利的邊緣掙紮。2021 年上市後,奈雪一直處于虧損狀态,2023 年實現盈利後,2024 年上半年再次虧損。最近發布的業績公告中,奈雪隻對個别單品的銷量和會員數量進行了披露,沒有透露三季度的營收和淨利潤。
如果更有競争力、赢得了更多消費者的現制茶飲尚且前途不明,誰又能說沖泡奶茶爲了追趕它們所進行的種種嘗試,不是在一艘将沉的航船上挑選座位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略大參考 "(ID:hyzibenlun),作者:小遙,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