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28 日訊(記者 周曉雅)政策底再次确認,作爲資金流向風向标的 ETF 顯然也極受關注。
券商主題 ETF 成爲盤前明星。早盤一度漲幅達 10%,随後漲幅有所回落,房地産主題 ETF 也在開盤後迅速拉升。非貨 ETF 市場的成交額也在迅速增長。截至發稿時,房地産 ETF 領漲市場,券商 ETF 多漲超 5%,金融科技 ETF、互聯網金融 ETF 漲超 4%。房地産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淨和虧損限制,成爲推動房地産股上漲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早在上周,非貨 ETF 市場繼續大幅吸金。Wind 數據顯示,非貨 ETF 上周合計淨流入 295.44 億元,科創闆 50、滬深 300 等寬基 ETF 吸金效應顯著,而券商 ETF 淨流出居前。拉長時間看,本月以來,非貨 ETF 市場保持周度資金淨流入的态勢,且單周的淨流入額均在 260 億元,最高當周吸金超 475 億元。截至目前,8 月以來非貨 ETF 市場已淨流入 2034.66 億元。随着本周一行情的上揚,市場是否會迎來實質性的反轉?
券商主題 ETF 淨流出狀态是否終結
今日一開盤,券商主題 ETF 全面高開,一度漲停,開盤 15 分鍾内,漲幅開始有所回落,但仍領漲非貨 ETF 市場。事實上,券商 ETF 本輪上漲從 6 月底已啓動,截至上周的累計漲幅多在 15% 以上。
而從資金流動的情況看,市場多次出現獲利了結的情況。Wind 數據顯示,17 隻券商主題 ETF 上周合計淨流出 13.15 億元,8 月以來已淨流出 79.86 億元。
今日券商闆塊的再次上攻,主要是周末重磅利好的落地。8 月 27 日,财政部、稅務總局宣布自 2023 年 8 月 28 日起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證監會發布多項監管新規,包括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爲;階段性收緊 IPO 節奏;将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 100% 降低至 80% 等。
财政部、稅務總局公告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幅度和節奏上超預期。2022 年證券交易印花稅 2759 億元,按此簡單測算,不考慮成交額變動,投資者将節約 1380 億元交易成本,減稅幅度占 2022 年全國财政收入的 1% 左右。
" 市場最關心的印花稅正式下調,不僅僅是對投資者讓利,更彰顯後續資本市場改革的政策決心。" 華寶基金券商 ETF 基金經理豐晨成認爲,2015 年和 2018 年均未下調印花稅,而選擇在當前時點,既說明随着資本市場體量越來越大其重要性也在提升,也意味着穩定資本市場預期對于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意義。
在他看來,曆史上證券交易印花稅率調整後市場反應較爲迅速直接,政策效果立竿見影,下調印花稅後短期内(一般爲 1-2 周)政策具有提振市場信心和交易活躍度的刺激效應,對于券商交易傭金收入、兩融利息等形成提振,帶來盈利中樞上行,券商闆塊超額收益顯著。
比如,距今最近的兩次調降分别出現在 2008 年 4 月和 9 月,調降當日上證指數和券商指數接近漲停,漲幅均在一周内到達高峰,其中上證指數上漲 13-21%,券商指數上漲 34-48%。當前與曆次下調印花稅背景相似,印花稅下調在市場低迷時作爲逆周期政策具有較強信号意義。
" 券商闆塊是今年明确的主題性投資機會。" 豐晨成表示,随着實效性政策有望不斷落地,券商闆塊有望繼續充當先鋒與搭台功能。回顧 2014 年底、2019 年初,均是券商大幅上漲後向成長、消費等闆塊傳遞。
在 " 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 自上而下指引下,把握新一輪政策周期下資本市場定位重塑。監管部門态度堅定,政策布局全面,短期内已提及的政策有望不斷落地,凸顯了監管對于活躍資本市場的重要決心,應關注政策具有的累積效應和加速效果。一旦市場有賺錢效應,這些政策在市場上行期将産生積極的做多力量。同時,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向海外成熟市場靠攏。證券公司資本約束部分優化,衍生品、兩融、資管等業務創新有望推動證券公司高質量發展,優化券商風控指标将直接緩解券商後續再融資壓力,進一步增厚券商 ROE 上修空間。
科創 50、滬深 300、醫療 ETF 成吸金主力
整體來看,上周淨流入居前的非貨 ETF 是華夏科創闆 50ETF、華泰柏瑞滬深 300ETF、廣發中證 1000ETF,分别淨流入 55.43 億元、41.37 億元、28.81 億元。另外,華寶中證醫療 ETF、南方中證房地産 ETF 上周被淨申購較多。
拉長時間來看,8 月以來,華泰柏瑞滬深 300ETF 吸金最多,達 285.5 億元,另外,華夏上證科創闆 50ETF 上周吸金 158.65 億元,華夏上證 50ETF、南方中證 500ETF、華夏滬深 300ETF 等多隻産品均吸金超 50 億元以上。
中金公司數據顯示,截至 8 月 25 日,國内股票型 ETF 規模合計 14499 億元,其中寬基類産品規模爲 7305 億元,行業主題産品規模爲 6767 億元。除了存量産品的大幅吸金,上周市場還新成立 8 隻 ETF 産品,其中,平安國證 200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闆成長 ETF 成立規模均超 10 億元,廣發上證科創闆成長 ETF 成立規模也超 7 億元。
" 我們認爲,本次政策組合推出,本質上是對政策底進行了有力确認,同時釋放出清晰的信号,爲在市場底部區域提振市場信心。這體現高層對于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 在華夏基金看來,總體看,本次政策組合無論是信号意義還是超預期的力度,都是對權益市場較高性價比的确認,能夠在當前底部區域提振市場信心。
他們認爲,短期來看,券商及金融 IT 将直接受益于本輪政策催化。從長期資産配置角度,A 股肯定會有增量資金流入,受益者一方面必然有低估值高股息方向,這将成爲很多複合資産配置的底倉優選;而另一方面,A 股少數科技真成長個股會有極高彈性,調整充分的 TMT 闆塊值得長期跟蹤。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直言,A 股底部或已現,反彈可期。在他看來,同樣以史爲鑒,過去多次調降印花稅率後的行業漲跌來看,券商表現優異。但從當前市場結構來看,除了确定性最強的券商闆塊以外,其餘五個方向也值得關注。
一是泛 TMT 的結構性機會,經過前期大幅調整和國内超預期降息後,泛 TMT 闆塊已經具備相當的彈性,尤其是電子、通信中長期配置價值很高;二是近期景氣持續上行、業績有望改善的基礎化工和農林牧漁等;三是估值已是底部且中長期投資預期包括集采、反腐預期已然明确和充分計價的醫藥生物;四是國慶黃金周在即,作爲疫情放開後首個超長假期,出行消費存在較強預期,因此出行鏈條迎來配置機會;五是 " 一帶一路 " 峰會召開在即也有望催化建築裝飾央國企出海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