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李益文
這場 " 史無前例 " 的沖突已持續到了第 6 日。
從最初的慌亂中重新組織起來的以軍,已重新掌控了加沙邊境,并創紀錄的動員了 36 萬預備役部隊,其中大部分已加沙附近完成集結,等待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有消息顯示,哈馬斯挾持了包括以色列軍官在内的逾百名人質藏匿至加沙境内,并降低了火箭彈的發射頻率,或爲持久戰做準備。
在多名專家看來,哈馬斯 " 以卵擊石 " 般的極端閃襲,不過是對巴勒斯坦問題邊緣化的 " 絕望回應 ",但現有形勢下,邊緣化的局面難以扭轉。
" 從這個層面來說,哈馬斯甚至是帶有一絲殉難的悲劇色彩。"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劉中民在 10 月 11 日接受時代财經采訪時表示。
按照以色列一貫做法,以軍會發動嚴厲的報複。11 日夜間至 12 日淩晨,以色列出動軍機對加沙地帶多地展開新一輪空襲,目标包括港口和酒店以及一所大學。此前,以色列軍方已宣布,将使得 " 加沙永遠不會回到從前的樣子。"
截至目前,本輪巴以沖突已緻雙方超 2800 人死亡。其中巴勒斯坦方面 1572 人死亡,約 7200 人受傷;另據此前以色列媒體發布的消息,以色列方面已有至少 1300 人死亡、3297 人受傷。10 月 12 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目前已确認有 3 名中國公民在沖突中不幸遇難,2 人失聯,數人受傷。
10 月 11 日,聯合國宣布稱,掌握了巴以雙方嚴重侵犯人權行爲的 " 明确證據 ",将對違法者追究法律責任。
哈馬斯的絕望回應
巴勒斯坦或許已經逐步淪爲了談判籌碼。
2020 年以來,在美國推動下,以色列繞開巴勒斯坦問題,通過簽訂所謂 " 亞伯拉罕協議 ",相繼與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實現關系正常化。此前的 2002 年,阿盟峰會通過《貝魯特宣言》,把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作爲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建交的前提條件。
" 這使得巴勒斯坦進一步被國際社會邊緣化。" 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前所長、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黃民興向時代财經分析,巴勒斯坦内部的腐敗、内鬥,和相關問題的長期停滞,都使得各阿拉伯國家逐漸失去耐心,普遍不再允許巴勒斯坦問題綁架阿以關系。
而邊緣化帶來的 " 惡果 " 是直觀的、血腥的。" 老戰友 " 的轉變,使得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土地與資源的蠶食越發肆無忌憚。
2020 年 6 月,以色列新組建的政府認定,新政府的 " 首要任務 " 是對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實施主權,并稱以色列不能錯過 " 曆史性機遇 "。随後,以色列政府推進對約旦河谷和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 " 實施主權 ",所涉土地面積約占約旦河西岸地區 30%。
更爲糟糕的是,在有限的生存空間争奪中,以色列依仗強大的軍事實力,頻繁使用暴力恐吓,而沖突中,缺乏支持的巴勒斯坦人常常落敗。
據聯合國中東和平進程特别協調員文内斯蘭的調查,以色列大批定居者持有武器,用以系統性地攻擊巴勒斯坦村莊,恐吓當地社區,部分情況下還得到了以色列安全部隊的支持。" 定居者的暴力達到極端程度,這令人尤爲震驚 "。
" 哈馬斯隻能寄希望于通過這種極端方式來扭轉不利局面,将局面導向複雜化。" 劉中民告訴時代财經,近幾年,美國推動畸形的阿以關系 " 正常化 ",始終刺激着哈馬斯。特别是近期,美國頻頻放出風聲稱,正在促成以色列跟沙特關系正常化的談判。
劉中民介紹,沙特是目前阿拉伯世界中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如果沙特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将意味着巴勒斯坦問題被進一步邊緣化。哈馬斯選擇發動極端行動來宣洩不滿,是其 " 絕望的回應 "。" 從這個層面來說,哈馬斯甚至是帶有一絲殉難的悲劇色彩 "。
目前來看,哈馬斯的行動得到了回應。據以色列報紙《耶路撒冷郵報》10 月 9 日的報道,沙特阿拉伯已通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 · 布林肯,它将 " 結束與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所有談判 "。
不過,黃民興認爲,通過激進手段制造出的氣勢與影響力,哈馬斯雖在短期内将巴勒斯坦問題置于世界中心,但長期來看,巴以雙方實力對比日漸懸殊,現有形勢下,如無重大變故,巴勒斯坦問題的邊緣化短期内難以逆轉,未來沙特與以色列仍有可能再度和談。
此外,黃民興還提醒道,随着以色列國内極端民族主義與極端宗教主義的勢力擴張,未來,巴以沖突下,人道主義危機将進一步加劇。
内塔尼亞胡政府有 " 沖突 " 需求
哈馬斯本次襲擊能取得 " 史無前例 " 的進展,與以色列情報部門的 " 失靈 " 密不可分。外界普遍認爲,這是以情報部門的 " 曆史性潰敗 "。不過也有輿論認爲,哈馬斯的襲擊,或是内塔尼亞胡政府的故意爲之。" 他們需要。"
猜測并非毫無根據。實際上,現任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領導下的政府,被成爲以色列史上 " 最右政府 ",其執政聯盟包括了沙斯黨、宗教猶太複國主義者黨等一衆右翼政黨。
今年以來,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部長,極右翼政黨猶太力量黨領導人伊塔馬 · 本 - 格維爾在警方嚴密保護下,兩度進入位于耶路撒冷老城聖殿山(穆斯林稱 " 尊貴禁地 ")的阿克薩清真寺廣場,引發了巴以雙方流血沖突。但緊接着,以色列便以沖突爲由,宣布将 " 非法 " 猶太人定居點 " 合法化 ",并強硬地在原有定居點大規模新建住宅。
此外,本輪沖突爆發前,遭多項腐敗指控的以色列總理塔尼亞胡,正試圖尋求司法改革以限制以色列最高法院權力,引發以色列曆史上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并一度讓以色列 " 瀕臨内戰邊緣 "。
有着 " 安全先生 " 稱号的内塔尼亞胡,過去曾常常标榜自己爲保障以色列國家安全的最佳人選,以此獲得選民支持。本輪巴以沖突已經使得内塔尼亞胡得到了包括反對派在内的廣泛支持,組建緊急聯合政府。
另有一些消息正在加深人們的猜疑。沖突發生前的 6 月份,巴以在約旦河西岸發生沖突,并交火。當時聯合國調查員便警告道," 風險可能可能會蔓延到加沙地帶。"
10 月 9 日,埃及一名匿名情報官員稱,以色列方面無視了埃及發出的 " 加沙正在策劃’大事件’ " 的警告。不過,當天以總理内塔尼亞胡就否認曾收到過類似的警告,并稱類似的消息均爲 " 假新聞 "。
在劉中民看來,這很難是内塔尼亞胡有意爲之。他進一步解釋道,本次襲擊造成了如此重大的平民傷亡,如果是有意爲之,在形勢多變的中東,這類消息很難隐瞞,内塔尼亞胡也将會永遠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作爲政壇老人,内塔尼亞胡不會如此 " 糊塗 "。
對此,黃民興同樣認爲,内塔尼亞胡政府不會坐視造成如此大傷亡的出現,但黃民興表示,内塔尼亞胡有借助哈馬斯轉移國内矛盾的需要,以色列境内的極端民族主義與極端宗教主義也在尋求 " 新借口 "。因此,存在内塔尼亞胡政府 " 玩脫 " 的可能性。
黃民興告訴時代财經,比起巴勒斯坦,以色列境内同樣存在極端民族主義與極端宗教主義,且這些極端分子,同樣采取極端血腥的暴力恐怖行動,隻是因爲以方的宣傳攻勢與美國的偏袒而更不爲人知。随着本次沖突的影響漸顯,未來以色列整體意識将更爲偏右,血腥的行動将越來越多被接納。
經濟拉攏難以馴化整個民族
事實上,近期,以色列在對待巴勒斯坦問題上,采取了部分軟化政策。
此前,以色列在 2008 年、2014 年、2021 年對加沙地區發動了多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并造成數千巴勒斯坦人死亡。但軍事行動造成了巴勒斯坦平民對哈馬斯支持率的激增。
據澎湃新聞引援據《國會山報》(The Hill)2021 年 6 月 15 日報道,該研究中心對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的 1200 多名巴勒斯坦公民進行了面對面采訪,有近 53% 的受訪者認爲被美國視爲恐怖組織的哈馬斯 " 最值得代表和引領巴勒斯坦人民 "。
以色列開始采取 " 蘿蔔加大棒 " 的政策,以各種福利、機會安撫拉攏人心。2022 年,以色列便爲巴勒斯坦人發放了近 2 萬張新的工作經營許可證,并放寬獲得許可證的相關條件,還爲向加沙的巴勒斯坦投資者提供低息貸款。
據外媒報道,以色列安全官員認爲,工作許可可以激勵哈馬斯維持和平。如果哈馬斯發動進攻,邊境就會關閉,成千上萬的加沙家庭就會失去生計,直到哈馬斯恢複平靜。
顯然,本次沖突打破了這種幻想。甯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認爲,以色列的經濟拉攏可以吸引部分巴勒斯坦人做順民,但無法以此馴化整個民族。小恩小惠很難彌補巴勒斯坦損失的土地與資源。而不斷升級的暴力沖突,也難以真正拉攏巴勒斯坦人。
李紹先告訴時代财經,要想真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各方都需拿出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氣在關鍵問題上達成諒解、和解,但短期來看,和平的希望渺茫。
10 月 12 日,叙利亞軍方稱,以色列當天空襲了位于叙首都大馬士革的大馬士革國際機場和位于叙北部阿勒頗市的阿勒頗國際機場。而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仍在持續交火。各受訪專家認爲,目前巴以周邊勢力均無直接參戰的準備,但未來形勢發展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