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道作者丨直八
最近,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内,無人駕駛圈都打得如火如荼。就在國内獨角獸紮堆 IPO 時,英國殺出一個超級獨角獸:Wayve。
近期,該公司完成 C 輪融資,總金額達 10.5 億美元(約 76 億元),由軟銀集團領投,英偉達、微軟等知名科技公司跟投。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 AI 融資,也是全球排名前 20 的 AI 融資(源自 FT)。
Wayve 是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爲貨運、出行、物流、城市交通提供解決方案,應用場景包括乘用車、貨車。
它是全球首個在 100 個城市部署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Wayve 的産品,有的用來配送最後一公裏,有的植入在大牌乘用車上(自動駕駛軟件)。
Wayve 的長期目标是實現 " 全無人駕駛 ",但目前的産品大約分爲 2 類:基礎版的 L2+ 高階智能駕駛系統。
這家公司成立于 2017 年,由劍橋大學博士 Alex Kendall 和 Amar Shah 在英國創立。2022 年 1 月,它曾獲得 B 輪 2 億美元融資。
那麽問題來了。在國内,無人駕駛行業普遍盈利困難——這種現狀,在 Wayve 等歐洲公司身上是否同樣存在?他們是怎樣解決的?
據鉛筆道研究院觀察,歐洲的無人駕駛獨角獸數量,遠遠要低于國内:過去 1-2 年,國内已 IPO 或接近 IPO 的公司至少 20 家。其中,約有 7-8 家已經在籌劃上市,還有 7-8 家到了 B-D 輪,也到了 IPO 的臨門一腳。
但歐洲并不是。據公開可見的資料,歐洲無人駕駛獨角獸大約 3-5 家。這其中,有些還已經破産清算——它們也普遍面臨盈利挑戰。
Wayve(英國)是其中勢頭比較好的,手上資金彈藥充足;法國也有 2 家獨角獸公司,分别是 EasyMile、Navya。
其中,Navya 曾經走在商業化的最前方,于 2018 年在 Euronext Exchange 交易所(法)上市,但也最早淪爲先烈——于 2023 年 1 月開啓清算程序。當時,該公司還有 206 名法國員工,但随後統統被接管。
因此,從 Navya 的發展曆史,更能窺見歐洲無人駕駛的盈利挑戰。
Navya 成立于 2014 年,成立之初就開始售賣自動駕駛汽車。随後,Navya 的自動駕駛巴士被法國政府投入到各個角落,工業園、公園、小型住宅等。
僅僅用了 4 年,Navya 就完成了上市裏程碑,市值曾高達 1.9 億歐元。2019 年上半年,由于頻繁發生事故 + 輿論壓力,Navya 汽車銷量暴跌 50% ——這算是其關鍵轉折點之一。
在業務上,它放棄了自動駕駛整車業務,轉而爲客戶開發 L4 級别的自動駕駛系統——而這個大方向,正是國内獨角獸們的主攻方向。
該業務的探索是艱難的。
面對困境,Navya 尋求歐洲投資銀行幫助,獲得了 1500 萬歐元投資,并向韓國線束生産商 ESMO Co 籌集了額外資金。
它的實際挑戰,在其财務報表中均有體現。
2022 年上半年,Navya 收入爲 260 萬歐元,而 2021 年同期爲 400 萬歐元,下滑幅度達 40%。更爲可怕的是,它的淨虧損達 960 萬歐元,淨虧損率達 369.23%。
2021 年同期,其淨虧損額約 750 萬歐元。
此刻的 Navya 實際已經陷入财務困境。令人意外的是,造成困境的背後原因,與國内行業高度相似:市場競争激烈、研發成本高昂、市場推廣難度增加等。
而鉛筆道此前有報道,國内盈利困難的核心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業務方案尚不成熟,還處在高昂的持續投入期。
比如禾賽科技,去年淨虧損 4.76 億元,但全年研發費用便達 7.905 億元;比如知行科技,2020 年淨虧損 0.54 億元,當年的研發費用爲 0.441 億元。
其次是商業化空間有限、客戶有限。
這兩個原因中,前一個原因更爲關鍵。在 Navya 案例中,這一點表現得更爲突出——由于技術不成熟導緻事故頻發,造成其無人駕駛汽車銷量暴減。
由此可見,對于一個高科技産業而言,失敗或成功的關鍵,不在于融資多少或是上市早晚,而在于技術的成熟度及商業化進展。
國内無人駕駛行業也是如此,切莫被着急 IPO 的心态沖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