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範偉、秦昊領銜主演的懸疑劇《漫長的季節》,豆瓣評分從 9 分不斷上漲到 9.5 分,成爲了今年,乃至過去八年的最高分。
網友們紛紛發表評論說這部劇的後勁太大了,讓人在看過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自拔。而在所有人評價這部劇的評價裏,圍繞着一個關鍵詞,那就是 " 封神 "。
從鏡頭、配樂、構圖、劇情,方方面面沒有一處拉垮的地方。想來,如此優秀的作品一定擁有了非常優秀的導演、演員、編劇,他們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數十年磨一劍。可是實際上,如果認真探究這部劇,會發現它其實做得很普通,甚至都沒有什麽可以拿來特别作爲營銷的點。
說它做得很普通的第一點,就是所有的主角都是普通人。
普通的刑警、普通的國企下崗職工,甚至就連在劇中的反面人物,都隻是個性侵犯,沒有什麽高智商方案的懸疑元素堆砌。劇中看起來最有爆點,最有噱頭的碎屍案,也沒有那麽難猜。
而且,這樁碎屍案在治安混亂的九十年代根本算不上是什麽有名案件。因爲礙于當時技術有限,大部分的案件都沒有辦法追溯到兇手,調查出來線索,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兩件類似的案件,懸疑程度不算特别高,就像是你會站在你們家村頭聽到某個提水桶大媽聊的今日小區熱點罷了。
不是高智商的罪犯作案,也沒有恃才傲物天賦異禀的福爾摩斯緊咬着不放,大家都是普通人,偶爾會靈光乍現抓住線索一路追随,但更多的時候是細水流長,緩緩而來的日常瑣碎。
可是,就是這無比瑣碎的日常,卻也沒有什麽電視劇能夠拍得好。尤其是這在如今動不動就神魔亂舞的國産劇裏面,看起來更是少有。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就在不到一個月之前,大家紛紛誇贊的一部日劇《重啓人生》。這部劇的主要故事發生基本上集中在四個女生有一搭沒一搭的日常聊天中,但就是這樣的瑣碎聊天,人家拍出了有趣,拍出讓觀衆随着他們的感情逐漸深入,仿佛就和他們一起走完了一生一樣的感覺。當這部日劇取得了轟動的時候,還有不少國人感慨什麽時候我們國家也能拍出來一個普通人的普通日常,這不,《漫長的季節》就來了。
第二點,尊重觀衆智商感受。
在當下短視頻和用集數湊長度的狀态來看,沒有人用心好好做一部劇,想追劇的觀衆可以用短短的幾十秒刷完一部劇的精華,短視頻平台自己也在利用快節奏的特點,拍一些非常爽,能戳爆點的無腦短劇來吸引眼球。
劇集不隻是隻有幾分鍾精華能看,它同時還大量注水,利用流量明星割粉絲們的韭菜,動不動就分上下兩部拍個七、八十集。
《漫長的季節》沒有糊弄任何一個人,平均每一集将近一個小時的時長,卻又用了 12 集就講完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前後二十年的跨度銜接流暢。難怪,大家都說這部劇的後勁非常大,這就是人家在拍攝的時候把觀衆的感受當作一回事,不是大家用短視頻就可以看完的一部劇,錯過一點都會讓人覺得遺憾。
還有很普通的一點,是做到了再簡單不過的四個字," 各司其職 "。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這件事難嗎?一點也不難。可如今這竟然成爲了一件稀罕事。
最近大家有發現在某部古裝仙俠劇當中的男女主角,就指揮和幹擾了導演、武術指導等人,所以才拍出來了一部割裂的劇。演員不好好演戲,給自己亂加戲,導演隻想着完成資本交給他們的任務,随便打工,拿錢走人,這種聽起來離譜的事情在業内可能已經成爲了常态。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現在影視劇裏湧入了大量的愛豆們當演員,他們根本沒有琢磨出來到底應該怎麽去演戲,全部靠粉絲來給他們寫小作文讓觀衆去理解他們在幹嘛。真是難爲我們這些做觀衆的,看完劇之後還要看這部劇的課後解析。
《漫長的季節》有多普通呢?該去增肥的秦昊去增肥;該去化老年妝的去化老年妝;該揣摩什麽是殘疾的人,事前做好功課就夠了。沒有一個人是大家所謂的什麽演技天花闆,古裝牛逼症,他們用心,觀衆看得見。
把最普通的事情做認真、做紮實,封神之作,其實就是這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