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4 年,自主與合資車企齊齊在新能源車領域發力,可以預估這個市場的内卷現象将會更加嚴重。
撰文丨餘
責編丨江
設計丨 PinZow
充滿挑戰的 2023 年車市已經收官。剛邁入 2024 年,各大自主、合資車企也是紛紛亮出成績單。綜合各大車企集團的成績單,可謂有喜有憂。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在 2023 年裏銷量水漲船高,而新能源汽車轉型較緩的企業則銷量受到拖累。
其中,自主品牌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出口等有利因素,在 2023 年裏表現優異,市場份額連續上升,體現在各大集團内部,基本都出現了自主品牌增速較快的情況。而合資車企受新能源車業務轉型步伐慢因素影響,市場成績增速不如當年。但是頭部合資車企在燃油車領域有着較大的體量,因此在 2023 年度的整體表現并不差。
自主車企來勢洶洶
2023 年對于自主車企是頗具意義的一年,不僅在銷量上實現對合資車企巨頭的反超,更是在新能源核心技術和産業鏈上吸引了海外車企進行反向合資。而各大自主車企也是憑借新能源車的走量,在 2023 年成功斬獲佳績。
廣汽埃安 2023 年全年累計銷量超 48 萬輛,同比增長超 77%,并且在 2023 年 12 月 28 日,廣汽埃安累計産銷突破百萬輛,成爲全球最快破百萬的純電品牌、新能源品牌以及汽車品牌。同時,長城汽車新能源闆塊在 2023 年的業績也迎來增長,全年銷售 261546 輛,同比增長 98.39%。據悉 2023 年長城汽車旗下五大品牌進擊新能源市場,月度平均增長率 17.70%、季度平均增長率達 57.14%。
其它品牌方面,極氪 12 月交付達 13476 台,再創曆史新高,同比增長 18.9%;年度累計交付量達 118685 台,同比增長 65%。而一汽紅旗新能源零售銷量也突破 85000 台,同比增長 135%,新能源滲透率達到 23%,位列傳統豪華品牌第一。2023 年紅旗品牌零售銷量突破 370000 台,同比增長 29.5%,連續 6 年正增長,市場份額位列 15 萬元以上燃油車市場中國品牌第一。
除了傳統車企帶來喜報,頭部新勢力也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2023 年理想汽車全年共交付 376030 輛,同比增長 182.2%。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超過六十萬輛,是交付量最高的中國新勢力車企。岚圖汽車 2023 全年銷量也達到 50552 輛,同比增長 160%。12 月岚圖汽車交付新車 10017 輛,同比增長 479%,月交付量實現七連漲。
自主新能源車的崛起,背後是強大的技術魚池作支撐。我國新能源産業從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整車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生産到整車設計制造已具備一定的産業基礎和優勢。現在自主品牌的車型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配置層面,都對合資品牌形成了降維打擊。
卷續航、卷智能化、卷場景配置,然後卷價格,甚至卷開發節奏,合資品牌 15 萬才能買 300km+ 續航的電車,自主車企直接給你翻一倍,700km 給到你,再強悍的品牌溢價,也無法承載如此懸殊的性價比差異,因而自主新能源車深受消費者歡迎。
自主新能源車強大,其在海外市場也愈發受歡迎。今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在 2023 年有望超越日本,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 1-10 月,電動汽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同比增長 77%,達到 143 萬輛。而 1-11 月中國汽車出口量達 441.2 萬輛,同比增長 58%,預計 2023 年全年出口量約 430 萬輛。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中國汽車制造業的實力,也爲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市場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頭部合資車企也不弱
新能源大勢下,以傳統燃油車爲主業務的合資品牌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現在的市場聲量已經不如當年。不過,由于傳統燃油車依然占據着大量市場份額,所以頭部合資品牌靠着燃油車走量,在 2023 年也獲得不錯的成績。
目前一汽豐田、上汽通用别克和上汽大衆都公布了 2023 年戰績。其中一汽豐田全年零售銷量數據爲 800018 台,同比增長 4.1%,其中電動化車型銷售 284983 台,占比 35.6%;高端化車型銷售 398075 台,占比 49.8%。同時一汽豐田還公布了其 2023 年全年生産數據,爲 802666 台,其中混合動力車型實現增長 27%,新能源車型實現增長 187%。
别克品牌靠着别克 GL8 以及世紀車型走量,在 2023 年全年累計終端銷售 131258 輛。而上汽大衆公布了旗下純電動 ID. 家族的銷量成績——按月銷售突破 1.9 萬輛。在 ID.3 的幫助下,上汽大衆 ID. 家族連續 6 個月熱銷破萬,全年銷售 10.97 萬輛,累計銷量超過 22 萬輛。
通過三家合資車企的成績可以看出兩則信息,一方面是它們在傳統燃油車細分領域仍具有不錯的影響力,因此一汽豐田和别克 MPV 車型的 2023 年度能夠持續走高。另一方面是合資車企往新能源車領域發力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汽豐田和上汽大衆的新能源業務均确定正增長的成績。
但無論怎樣,合資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落後于自主車企已經是不争的事實。現在自主新能源車型不斷增多,新技術也是層出不窮。這種時代背景下,合資車企正增長成績能夠維持多久是未知數。而對于合資車企來說,想要趕上新能源時代的步伐,與自主車企聯手造車是較好的出路。而海外車企反向合資的情況,或許在 2024 年會不斷上演。
2023 年已經過去,一切過往皆爲序章。進入 2024 年,自主與合資車企齊齊在新能源車領域發力,可以預估這個市場的内卷現象将會更加嚴重。而對于所有車企來說,如何在 2024 年如何做好産品的差異化,如何爲自己打造難以逾越的核心競争力,都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也是在内卷市場環境中勝出的金鑰匙。
雖然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車領域已經走在海外車企前面,但是造車是一場馬拉松賽事,現在還沒到論勝負的時候。所以在未來的造車道路上,自主車企更要意識到自身短闆,并進行彌補。長此以往才能在市場上持續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