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合資電動車追上來了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車展,東風日産首度亮相了其全新的 N7 純電轎車,先不說高通 8295 芯片等配置,光顔值是不是就超了剛上市的小鵬 P7+?
更不用說廣汽豐田即将上市的緊湊型純電 SUV ——鉑智 3X 了,該車預計售價在 10 萬元起,很快就将中國品牌電動車 " 性價比 " 優勢也磨平了。

這還隻是廣州車展的兩台純電動車,此外還有廣汽本田的烨 P7、上汽奧迪的 "AUDI" 等衆多新車推出,說明隻要外資品牌下定決心搞純電動車,中國品牌的優勢并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銷量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盡管遭遇了中國品牌 SUV 的 " 圍剿 ",Model Y 仍然蟬聯今年 1-10 月 SUV 銷冠,不分能源形式的那種。
擁有先發優勢的特斯拉這次還是沒來參展,但并沒有影響其在國内純電市場的領先領先。最明顯的标志就是遭遇了無數的中國品牌電動車的 " 圍剿 ",Model Y 仍然長期蟬聯純電車的銷量冠軍,月銷量在 3 萬 -4 萬輛之間;征戰多年的 Model 3 在純電轎車榜也名列前茅。
魏建軍稱電動車沒什麽核心技術,主要是産業鏈優勢
其實,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之前接受采訪時就表達了類似觀點——中國的電動車沒啥核心技術優勢,并引起了軒然大波。

" 我們中國的動力電池,原始發明技術都是美國的,起源于日本,讓韓國人發揚光大。但電動車的産業鏈是我們最好,中國電動車隻有這一點領先。" 魏建軍表示,中國電動車領先在電池和算法。他指出,内燃機傳統技術還有差距,用的芯片也都是美國的。魏建軍認爲中國的算法做得很好," 中國這些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在數學上,物理上是比較牛的。"
魏建軍說的 " 産業鏈領先 ",主要是指配套完善,能極好的壓低成本,如此能形成電動汽車極強的價格競争力。放眼全球,中國制造的産業鏈完善水準确實是領先級别。
中國品牌電動車也俨然成了日本汽車的強大競争對手。爲了搞清楚中國電動車的優勢,日本媒體拆解五菱宏光 MINI EV、極氪 007、比亞迪海豹等車型,也拍了視頻,甚至還出了書," 研究了個底朝天 "。

經過拆解,日本專家發現,五菱宏光 MINI EV 的動力電池、半導體、電容器等電器組件大部分來自中國企業,零部件沒有一個來自日本企業。
參與拆解的前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山本真義坦言,五菱宏光 MINI EV 成本控制極強,設計定位很精确," 以日本現有的供應鏈,無法造出同品質内定價如此低廉的電動汽車 "。
國内一位頭部車企的負責人也坦言:" 我們的純電動車也沒什麽護城河,公司是守不住現有的純電市場份額。"
當然,空口無憑,我們還是拿有代表性的車型來對比吧!就拿比較熱門的緊湊型純電 SUV 來說。

比亞迪的元 PLUS 是細分市場冠軍,吉利銀河 E5 則是後起之秀,豐田的鉑智 3X 爲最新入局者,三者的定位極其類似,但無論是尺寸,還是純電續航、充電速度、能耗等指标,鉑智 3X 不僅不落後,反而是占據上風。
其中,作爲最核心指标的電耗,鉑智 3X 暫時還沒有,但其大哥鉑智 4X 的百公裏電耗爲 11.6 度,是行業中的最低,甚至低于小一号的元 PLUS 和銀河 E5,相信鉑智 3X 的這一數據相當不錯。

鉑智 4X 的能耗堪稱全球最低,你也可以期待一下鉑智 3X 的能耗。
更爲可怕的是,鉑智 3X 10 萬級的定價或低于元 PLUS 和銀河 E5,把中國品牌最大的價格優勢給比了下去;就算是打價格戰,豐田全球一年 300 億美元的利潤,彈藥也遠比中國品牌雄厚。
插電領域 " 遙遙領先 ",百花齊放
遺憾的是,魏建軍沒有明确說電動車隻是純電動車,隻能算說對了一半,插電混動不是這樣的情況。
因爲插電混動也要用到動力電池,也涉及到電池産業鏈。在 PHEV(含增程)領域,中國品牌則是遙遙領先。

事實上,長城汽車在廣州車展媒體日展出的全是 23 台魏派藍山,對了,它是插混 PHEV。魏建軍給該車貼了個 " 智駕不是第一陣容,就是第一!" 的标簽。

而早在今年 5 月的第五代 DM 技術發布會上,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就表示:" 中國插混已經走上世界之巅 "、" 世界上最先進的插電混動技術在中國 "、" 全球插混已經進入中國時刻…… "
中國品牌的插混技術普遍采用 P1+P3 架構,與之相匹配有單擋、二擋甚至三擋變速器,相比國外 P2 的單電機有天然的優勢。
P2 在換擋時仍存在一定的頓挫感,尤其是在市區駕駛時感受更爲明顯。相比之下,P1 的大電機和 P3(即純電驅動模式)所帶來的駕駛感受更爲順滑,這一點與 P2 的駕駛性有着較爲明顯的區别。
中國的插混技術已經全面開花,比亞迪 DM-i 超級混動、長城汽車檸檬混動 DHT、奇瑞汽車鲲鵬 DHT、長安汽車藍鲸 iDD、吉利汽車雷神智擎 Hi · X 等。在廣州車展上,展台中央擺放的是各種插混新車。
無論是在純電續航、匮電油耗、智能化等各項指标上,中國品牌 PHEV 都遙遙領先于外資 PHEV,前者更像電車,後者還是油車思維,實現了降維打擊。
尤其是在能效上,中國插電混動技術已經大幅領先。國内市場最暢銷的插混中型車,百公裏綜合油耗僅爲進入 "2 時代 ",即使頻繁處于匮電狀态,整體表現亦不遜色于同級别的燃油車。
我們還是以廣州車展展出的兩款有代表的車型——海豹 07DM-i 和帕薩特 PHEV 爲例,都是最低配,誰強誰弱一目了然。

除了便宜近 10 萬元,海豹 07 幾乎還在各項核心參數上都領先于帕薩特。
消費者的選擇最有說服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的統計數據,今年 1-10 月,PHEV 的銷量爲 391.5 萬輛,在總量上迅速接近 BEV,同比增速爲 85%,是 BEV 增速 13.0% 的 6.5 倍。

插混不僅在國内市場受歡迎,在國際市場也開始嶄露頭角。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第 11 屆中國(廣州)電池新能源産業國際高峰論壇上披露,中國的插混的全球市場份額從過去的 25% 迅猛提升至今年三季度的 80%,充分展示了中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巨大潛力。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