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聽過有關 "關東三寶" 的民諺,了解這 " 三寶 " 其實有新舊兩種說法的人卻并不多。舊說的 " 三寶 " 為 " 人參、貂皮、烏拉草 ",而新說則是 " 人參、貂皮、鹿茸 ",新舊兩個版本裡排名第二的都是 " 貂皮 "。
貂皮,帶血的時尚 | Kuerschner / Wikipedia
民諺中 "貂皮" 的 " 貂 " 其實指的就是紫貂(Martes zibellina)。
鼬科一員
紫貂曾是歐亞大陸北部寒溫帶針葉林中的典型物種之一。這種身形緊湊的鼬科動物,見于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朝鮮和日本六國。其中,我國境内隻分布在東北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及新疆阿爾泰山林區。
盡管被稱作紫貂,它們的毛色卻很多樣,最常見的是淡黃褐色至黑褐色。它們體型與中等個頭的家貓相近,雄貂頭體長 32~53 cm,體重 1.15~1.85 kg;雌貂略小,頭體長 30~48 cm,體重 0.65~1.6 kg。
雌雄紫貂的尾長都不超過頭體長的一半,這也是在野外鑒别它們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國境内另兩種貂屬成員,黃喉貂(M. flavigula)身形修長,尾長接近頭體長;石貂(M. foina)則顯得比較敦實,尾長約為頭體長的一半,且尾毛較為蓬松。
三種貂的對比,依次是紫貂、黃喉貂、石貂 | Tokumi, Rushenb, M.zlinko / Wikimedia Commons
現生食肉目當中以鼬科家族最為繁盛,已知将近 60 種,約占食肉目總數的四分之一。紫貂跟之前介紹過的黃鼬、蒙眼貂、海獺、歐亞水獺和伶鼬就都屬于鼬科。這其中海獺和歐亞水獺屬于水獺亞科(Lutrinae),其餘 4 種則屬于鼬亞科(Mustelinae)。在鼬亞科裡面貂屬(Martes)的體型居中,普遍要大于鼬屬(Mustela)成員,在野外并不難區分這兩類動物。
但中文名有時可能會造成困惑,比如蒙眼貂實際上是從雪鼬(Mustela putorius)馴化而來;而在皮草中最常用的 " 貂皮 " 其實多來自于水鼬屬的北美水鼬(Neovison vison)。
北美水鼬 | Cephas / Wikimedia Commons
紫貂偏好具有濃密樹冠的高密度落葉松森林。它們食性廣泛,主要以小型鼠類為食,也捕食鼠兔、野兔和鳥類,冬季則會取食較多的松籽、漿果、堅果等植物性食物,偶爾還會捕食魚和淡水甲殼動物。别看它體型不算大,但也曾有過捕殺困在雪中成年原麝的記錄。冬季還會揀食自然死亡的有蹄類動物屍體糊口,并且有儲存多餘食物的習性。通常單獨覓食,主要是在地面活動,但也具備很強的攀援能力,在樹上同樣活躍。
救命計險些滅了族
寒溫帶年平均氣溫低于 0 ℃,冬季最低氣溫往往在零下 30 ℃以下,為了抵禦嚴寒,紫貂的皮毛大有學問。好比寒冬裡我們人會穿上厚厚的幾層衣服,成年紫貂的皮毛也分為好幾層:針毛、披針毛、絨針毛和絨毛。針毛靈活而粗硬,主要起到保護作用,絨毛則柔軟蓬松,負責隔熱保溫。在冬季平均每根針毛周圍約有 44 根絨毛,而到了夏季絨毛的數量則會下降一半。
紫貂的皮毛可分為多層,非常保暖 | zooclub.ru
用專門的纖維細度分析儀觀察測量發現,紫貂針毛的直徑僅為約 65 微米,且針毛髓質發達,可容納的靜止空氣量較大,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功能。這些結構特征,讓紫貂皮擁有了 "見風愈暖,落雪即融,遇水不濡,觸目不痛" 的美譽,但也正是這名貴的皮毛給它們帶來了殺身之禍。
随着 " 貂蟬冠 " 逐漸被視為等級地位的象征,自漢代起,來自東北的紫貂皮開始名揚天下。政治上成為了東北少數民族向中央及地方政權納貢的主要物品;經濟上也順理成章為了這些民族重要物資來源,有時甚至可以替代金錢進行流通使用;文化上則是中原權貴們服飾的标準配置。
紅樓夢第六回裡王熙鳳出場便是 " 帶着紫貂昭君套,圍着那攢珠勒子,穿着桃紅灑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绉銀鼠皮裙 " | 電視劇《紅樓夢》1987 版
據記載,早在三國時期割據遼東的公孫氏,為了鞏固自身政權,便向吳國孫權贈送紫貂皮," 送貂皮千枚,欲舉國歸吳 "。公元 1018 年,遼朝契丹政權命越裡笃、割裡阿、奧裡木、薄奴裡、鐵骊這五部女真 " 歲貢貂皮 56000 張 "。到了清代,滿族雖在入主中原之後摒棄了已近兩千年曆史的 " 貂蟬冠 ",但紫貂皮的歲貢仍在繼續,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圍繞貢貂的頒賞制度。
貢貂不再限于一項經濟活動,更被賦予了濃重的政治色彩,反映了邊區部落與中央政府的從屬關系,也是政權行使的重要體現。
貂皮 | Mickey Bohnacker / Wikipedia
紫貂皮所具有的重大價值使得白山黑水之間的瓦爾喀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和滿族人全練就出了娴熟的捕貂技能,不約而同地都信奉貂神,并且随之形成了一系列的山野禁忌:比如捕貂時不能穿戴貂皮衣帽;捕獲的紫貂不能當場剝皮,必須要走出百步之外才能取皮操作等。獵貂前後舉行祭祀和拜謝貂神的儀式,也成為了北方少數民族遊獵生活中的一部分。
被關在籠中的紫貂 | B. & C. Alexander / naturepl.com
曠日持久的捕貂和數額龐大的交易,最終給紫貂造成了沉重打擊。據記載,位于黑龍江上遊的額爾古納河流域的遼朝 " 室韋 " 王國在公元 10 世紀初還以境内紫貂衆多而聞名," 北室韋其俗以捕貂為業,室韋亦多貂 "。黑龍江嫩江領域一帶的 " 烏桓 " 和内蒙古科爾沁右旗以西的 " 鮮卑 " 等地都是古籍中記載出産紫貂皮的地方,而今上述地區的紫貂早已不複存在。
紫貂之災仍在繼續
紫貂皮不僅在中國曆史上頗受追捧,從中世紀開始也是歐洲市場上的搶手貨,同樣的悲劇也一再上演。過去從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直到俄羅斯遠東地區沿海的廣袤寒溫帶針葉林裡都能見到紫貂的身影,但由于毛皮貿易驅動的大肆捕殺,如今它們已從北歐和中歐徹底消失。
現在俄羅斯是紫貂的主要分布區,野外種群數量估計超過 100 萬隻,并且擁有大規模的圈養種群,每年仍可提供大量的紫貂皮張供應市場。
俄羅斯某貂皮廠 | BBC NEWS
我國從 1957 年開始嘗試對紫貂進行人工圈養,成為繼前蘇聯之後第二個建立起可繁育紫貂種群的國家。為保護境内的紫貂,1989 年它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明令禁止獵捕。而據《中國物種紅色名錄 · 第二卷 脊椎動物》一書中的評估,我國紫貂種群數量少于 6000 隻,人為原因導緻的生境喪失、破碎化和偷獵是它們今天所面臨的最大威脅。
那些曾把貂尾戴在頭上彰顯地位的封建權貴們早已走入了曆史的塵埃,今天仍有不少人追求擁有一身華貴的紫貂皮草。隻為抵禦嚴寒的皮毛,沒成想千百年來在人世間引發了多少的紛争與糾葛,不知生活在泰加林裡的紫貂會不會一臉嚴肅地問上句:怪我咯?
作者:鳥人 Robbi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