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在 " 家紡第一股 " 夢潔股份身上的被子,正在一層層被掀開。
近一年來,發生在公司股東、董事會中的諸多亂象,或許都與遙控指揮的神秘實控人有關。
拔亂反正。或許不久之後,夢潔股份又會有重大變動發生。
證監會 " 掀被子 "
随着證監會對擁有夢潔股份表決權第一大股東金森新能源的立案調查,今年以來,蓋在 " 家紡第一股 " 身上的那床神秘的被子,被緩緩掀開。
去年 6 月,夢潔股份(002397.SZ)原實控人姜天武、股東李建偉、李菁、張愛純等人,通過股權轉讓、表決權委托、放棄等方式,讓渡了上市公司控制權。
以上交易完成後,金森新能源擁有上市公司 1.50 億股對應的表決權,占公司總股本的 19.77%,成爲擁有表決權第一大股東。
彼時,夢潔股份披露的相關公告顯示,金森新能源由李國富、劉彥茗、林可可分别持股 42.623%、32.7869% 和 24.5902%,李國富爲控股股東,劉彥茗爲法定代表人。
李、劉二人簽署了《一緻行動人協議》,約定在金森新能源的一系列重大事項的決策中,均以李國富的意見爲準,李實際可支配金森新能源 75.4099% 表決權。
在金森新能源對夢潔股份一系列股權交易完成後,李國富取代姜天武,成爲上市公司新的實際控制人。
不過,證監會湖南監管局調查發現,金森新能源和夢潔股份的實際控制人,應該另有其人。
經查,李國富和劉彥茗所持金森新能源股份,均系爲一名爲劉必安的自然人代持,各方簽有《股權代持協議》。劉彥茗的法定代表人也僅爲挂名,實際也是爲劉必安代持。
此外,金森新能源收購夢潔股份的 3.85 億元資金中,3.35 億元來自劉必安安排的相關方,李國富和劉彥茗并未實際出資。
目前,證監會湖南監管局已責令金森新能源改正,并對其出具警示函。在改正之前,該公司對持有或者實際支配的夢潔股份的股權不得行使表決權。
與此同時,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證監會已對金森新能源、李國富和劉必安立案調查。
神秘實控人
劉必安是誰?在對夢潔股份的收購中,爲何表現得如此神秘?
他與中戰華信集團法定代表人重名,種種迹象表明,極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今年 8 月,長沙開福警方發布警情通報稱,依法對中戰華信集團在湘子公司非法集資行爲立案偵查。
經當地警方初步調查發現,中戰華信集團在湘子公司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衆非法吸收資金,數額巨大。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安、高管浦某等一批涉案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中戰華信集團成立于 2015 年,注冊資本 13 億元,注冊地爲北京朝陽區,實際業務由開設在長沙的瑪麗萊珠寶、紅豆杉資管等子公司開展。另外,該集團還在深圳、成都、海口等地,設立了十餘家子公司。
據權威媒體調查,多年以來,中戰華信集團通過線下發行項目吸引投資人認購;通過旗下瑪麗萊 V 生活 app 發行裸鑽或者黃金等珠寶産品,讓客戶購買并許諾定期返還利息等方式,瘋狂吸收投資人的資金。
這些投資人之所以願意拿出數萬、百萬甚至千萬元投入其中,均是因爲其許諾的高額收益。
然而,今年 4 月以來,就有不少投資人發現,該集團旗下的投資産品,已無法按期兌付。
長沙警方對中戰華信集團的調查剛剛落地,李國富、劉彥茗等持有的金森新能源所有股權,就被長沙市公安局開福分局申請司法凍結。
随即,林可可因與金森新能源的民間借貸糾紛,向長沙開福區法院申請解凍金森新能源持有的夢潔股份 1683.30 萬股。今年 5 月,這部分股權,已質押給了林可可。
種下禍根
梳理相關資料發現,2018 年 -2019 年間,中戰華信集團在 A 股市場動作頻頻。曾先後嘗試入主紅宇新材(現華民股份)、凱迪生态(已退市)等上市公司,均铩羽而歸。
或許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在對夢潔股份一戰中,劉必安選擇了暗渡陳倉,終于有所斬獲。夢潔創始人姜天武,無奈将辛苦 30 多年打拼出來的企業,拱手讓予他人。
這都是 2017 年的一份協議惹的禍。
當年,爲了讓夢潔股份的定增順利實施,姜天武等與信托機構簽署了差額補足的抽屜協議。同一年,時年 62 歲的姜天武與 48 歲的妻子伍靜離婚,分割了其所持上市公司一半股權。姜通過與高管、股東等結成一緻行動人,才穩固了對夢潔股份的控制權。
2021 年,抽屜協議觸發,姜天武等大股東形成了 3.6 億元兜底債務。
爲了籌集資金還債,姜天武等密集減持上市公司股份,套現上億資金,仍無法還清債務。
債務的重壓之下,他們将手伸進了上市公司内部。以員工借款、供應商預付款、對外投資等名目,非經營性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
直到去年 6 月,金森新能源以 5 元 / 股,從姜天武等人手中,收購夢潔股份 7700 萬股,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姜天武還簽署了一份 " 賣身契 "。他得繼續擔任夢潔股份董事長不少于 2 年,2 年後,上市公司家紡業務業績占比低于 50% 時,他才可以卸任。而且,在他擔任董事長期間,還需保證家紡業務扣非淨利潤不發生虧損。
未曾想,協議簽署第一年,夢潔股份就破天荒地巨虧超過 4 億元,各方的矛盾一觸即發。
2022 年度報告、2023 年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均有金森新能源方面提名的董事提出異議。2022 年度股東大會上,金森新能源對年度報告等 7 項議案均投出了棄權票,導緻相關議案未獲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