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視覺中國
近日,江蘇創健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創健醫療 ")宣布獲得 B 輪融資,融資金額超 2 億元,由 L Catterton 和中信證券旗下中信裏昂資本聯合領投,創東方投資、銘豐資本跟投,該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爲膠原蛋白。
其中,L Catterton 是全球頂級奢侈品牌 LV 母公司 LVMH 旗下的私募基金,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 PE 機構。LV 的入局,足以說明資本對膠原蛋白的青睐;此外,高瓴、CPE 源峰、金镒資本、君聯資本、鼎晖投資、中金資本、麥星投資、黑蟻資本、高榕資本等各路 " 聰明資金 " 皆在布局該賽道。
不僅是一級市場,資本對膠原蛋白的偏愛也表現在二級市場方面。近期錦波生物(832982.BJ)第二款膠原蛋白注針劑獲得三類醫療器械證的消息一出,其股價應聲而漲,截至 25 日收盤,公司股價爲 150.40 元,相較于消息公布前夕,漲幅超 20%。
一位醫美行業人士告訴钛媒體 APP," 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活性高,研究表明能促進人體膠原蛋白再生,在抗衰領域具有較好的表現,可用于功能性護膚品、注射填充生物材料以及醫療等領域,具有較好的市場空間。"
高毛利的 " 美妝茅台 ",資本紮堆入局
2021 年 6 月,錦波生物" 重組 III 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幹纖維 "(商品名:薇旖美)獲批上市,即國内第一款自主研發的可用于面部除皺注射的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産品的面市,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沉寂多年的膠原蛋白,随之再次站上資本的風口。
二級市場方面,2022 年初,康德萊(603987.SH)向主營膠原蛋白業務的成都美械寶科技公司投資超 3000 萬元;同年 4 月,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688363.SH)以 2.33 億元收購主營膠原蛋白業務的益而康生物 51% 股權。
也是在 2022 年,醫美另一巨頭愛美客(300896.SZ)則通過控股子公司北京原之美科技收購了沛奇隆 100% 股權,以布局膠原蛋白領域;同年 11 月,主營膠原蛋白産品的巨子生物(02367.HK)在港股成功上市;今年 8 月,主營膠原蛋白醫用敷料的敷爾佳(301371.SZ)也成功登陸創業闆。
一級市場方面,2022 年 8 月,創健醫療完成首輪近 2 億元的融資,由資生堂資悅基金領投,華方資本、鼎晖百孚、華立醫藥跟投;同一年,膠原蛋白賽道的溯華科技、未名拾光、典晶生物等紛紛迎來了天使輪或 A 輪或 B 輪融資,融資金額從幾千萬元到幾億元不等。
資料來源于公司公告、華泰研究、iFind 等,钛媒體 APP 制圖
多方的資本湧向膠原蛋白,還是在于其高毛利率、高增長的市場。以錦波生物爲例,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 3.16 億元,同比暴增 105.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1.09 億元,同比更是暴增 177.66%,毛利率高達 89.15%。
在行業風口上獲利的不僅是錦波生物,還有巨子生物(02367.HK)。今年上半年,巨子生物實現營收 16.06 億元,同比增長 63.03%;歸母淨利潤爲 6.67 億元,同比大增 52.53%;同期毛利率高達 84.14%。也因行業高毛利,膠原蛋白一度被稱作美妝 " 茅台 "。
行業來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預測,到 2026 年,基于膠原蛋白的皮膚專業護理産品的市場份額将超過透明質酸,年複合增長率達 52.6%;到 2027 年,中國膠原蛋白的整體市場規模将達到 1738 億元,其中重組膠原蛋白産品的市場規模爲 1083 億元,占比 62.3%。
人體構成來看,膠原蛋白确實在抗衰等領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公開資料顯示,膠原蛋白是人體主要的細胞外基質,約占細胞外基質的 85%,也是人體組織器官的主要結構蛋白,約占人體蛋白質總量的 30%-40%,常見于皮膚、血管、肌腱以及筋膜等部位,有着重要的生物學功能。而肌膚衰老的本質之一,就是膠原蛋白的流失,通過相關膠原蛋白産品護膚等能夠一定程度上抗衰。
重組膠原蛋白站在風口:安全性等高于動物源膠原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的膠原蛋白主要分爲動物源膠原蛋白和重組膠原蛋白等,動物膠源膠原蛋白又分爲豬膠原蛋白、牛膠原蛋白以及魚膠原蛋白等,重組膠原蛋白分爲重組人膠原蛋白、重組人源膠原蛋白以及重組類膠原蛋白。
不同類型的膠原蛋白序列與人 III 型膠原蛋白同源性對比,來源于創建醫療官網
" 但是動物源膠原蛋白中存在着病原體,可能危害人體健康,比如牛膠原蛋白的瘋牛病毒等,因此近年來随着膠原蛋白技術的進步,重組類膠原蛋白逐漸風靡。" 一位從事膠原蛋白研究的博士對钛媒體 APP 表示。
相較于動物源膠原蛋白傳染病風險較高等劣勢,重組膠原蛋白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及生物兼容性、免疫原性更低、漏檢病原體隐患風險更低、水溶性更佳等優勢,其中,重組人源化膠原蛋蛋白更因其不含非人膠原蛋白的序列片段,免疫排異及病毒風險均較低。
重組膠原蛋白分類,來源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基于重組膠原蛋白的優勢,該賽道的增勢頗爲強勁。公開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重組膠原蛋白市場規模爲 185 億元,占膠原蛋白市場規模的 46.6%,同比增長 71.3%;2017-2022 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爲 65.3%,預計到 2027 年,我國重組膠原蛋白市場規模将達到 1083 億元,占膠原蛋白市場規模的 62.3%,預計重組膠原蛋白市場 2022-2027 年複合增速有望超過 40%。
對比來看,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2017-2021 年中國重組膠原蛋白應用于專業皮膚護理的零售額複合增速爲 67.5%,超過動物源膠原蛋白(32.4%)、透明質酸(44.4%)和植物活性成分 (17.6%),是增速最快的皮膚護理材料。
細分來看,膠原蛋白分爲 I 型、II 型、III 型、IV 型等,其中重組 III 型膠原蛋白成爲各大廠商重點布局的領域。
一位行業人士對钛媒體 APP 表示,III 型膠原蛋白介于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是撐起皮膚的關鍵,正常嬰兒皮膚 III 型膠原占比 80%,随着生長發育,III 型膠原蛋白持續快速流失,I 型不斷增加,成人皮膚中的 III 型膠原蛋白僅占 20%。因此,III 型膠原蛋白也被稱作 " 嬰兒膠原蛋白 ",是目前抗衰領域中的關鍵性生物材料。
企業端來看,台灣雙美、荷蘭愛貝芙等系動物源膠原蛋白的代表,而華熙生物、錦波生物、巨子生物以及創健醫療等皆在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布局。
膠原蛋白下遊應用領域:醫美注射填充被寄予厚望
" 我最期待的就是膠原蛋白在醫美注射填充領域的應用市場,個人認爲該領域的前景、市場空間較好。" 一位正在布局 III 膠原蛋白的行業人士表示。
重組膠原蛋白在醫美注射填充領域被寄予厚望,背後的市場邏輯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輕醫美市場近年來增勢強勁,二是膠原蛋白在注射填充賽道中的滲透率較低,三是該領域的既有産品增長迅速。
以錦波生物旗下核心品牌薇旖美爲例,該産品從 2021 年 9 月開始銷售,2021 年、2022 年的營收分别爲 0.28 億元、1.17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别爲 12%、30%;2022 年薇旖美銷量達到 16.38 萬瓶,同比暴增 653%。
钛媒體 APP 了解到,膠原蛋白産品在醫美注射填充方面的應用主要集中于 " 眼周抗衰 ",該領域的膠原蛋白産品主要包括薇旖美、台灣雙美的膚麗美(凝固 I 型膠原蛋白)、長春博泰的弗曼(牛膠原 I 型、III 型)等。目前獲批的可用于注射填充領域的膠原蛋白産品不多,整體而言,該領域主要還是以玻尿酸爲主,膠原蛋白滲透率相對較低。
資料來源于公開資料、華泰研究等,钛媒體 APP 制圖
不同于醫美注射填充領域,膠原蛋白在功能性護膚領域競争比較激烈。目前市面上的膠原蛋白廠商多在該領域布局,以聚焦于功能性護膚領域的敷爾佳爲例,敷爾佳上半年營業收入 8.69 億元,同比微增 6.33%,同期淨利潤 3.54 億元,同比下滑 1.09%,下滑的原因不乏行業 " 内卷 " 等。
上述行業人士表示," 整體而言,生物材料主要看生物相容性、穩定性、安全性、生物活性等,目前來看重組膠原蛋白是具備一定優勢的,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但未來市場仍需要時間驗證。"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 |張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