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源媒彙,作者 | 利晉,編輯 | 蘇淮
綠城中國的 2024 年總結,離不開一個核心關鍵詞:地王。但争奪地王隻是一個結果,支撐背後是它的底氣和運氣。
01 地王
2017 年 1 月,杭州迎來開年首場土拍,綠城聯合建發競得西湖區留下單元地塊,創下了西溪闆塊地價新高;緊接着,又搶下杭州拱墅區 47 号塘北地塊,把申花闆塊帶入了 "4 字頭 " 時代。
綠城以 " 閃電戰 " 的方式,一天内創造了兩個地王。
綠城瘋了,逆勢而爲。
2016 年,全國誕生了 350 宗地王,當年年底,房地産市場迎來密集調控,2017 年全年超 100 城、出台 250 餘次調控政策。
很多人都說,"2016 年是地王之年 ","2017 年是市場調控最嚴厲的一年 "。
很快,時任綠城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曹舟南出來表态," 綠城無意參與地王之争 "。他說,綠城會放緩投資腳步。
7 年後,姑蘇城,舉行了開年首場土拍,綠城拿下了獅山商務創新區 Z03 号地塊,樓面價 4.54 萬元 /㎡,創造了蘇州新地王。2024 年 8 月,綠城又以 13.1 萬元 /㎡,奪得上海徐彙區斜土街道地塊,再造一個地王項目——國内單價地王。
2 個月後,綠城以 34.22 億元競得杭州上城區四堡七堡單元 JG1402-36 地塊,創造了杭州單價地王,也把杭州帶入了 "5 字頭 " 時代。
綠城瘋了,又逆勢而爲。
2024 年以來,不光是保利地産、中海地産、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等央企,長時間消失在公開土地市場;" 黑馬 " 越秀地産、華發股份等地方國企也 " 沉默 " 了,直到三季度尾聲,利好政策接連出台後,才大膽買地。
綠城是一直高溢價拿地,2024 年前 11 月權益拿地金額 452 億元,僅次于保利,沖上了行業第二。
2024 年,綠城敢于争奪地王,是曹舟南時期埋下的種子。
他把綠城做輕了,從一艘巨輪變成了一支艦隊。
2017 年之後,同行仍在加杠杆買地,财務出身的曹舟南,持有悲觀的看法,很早進行 " 一體五翼 "、"10 區 5 支柱 " 的組織架構轉型。特别是投資策略上,完成重倉一二線城市的調整,加快三四線城市的庫存去化,爲綠城創造了很輕的杠杆和庫存壓力。
這種 " 克制 " 的投資策略,也讓綠城後續幾年面臨着 " 無貨可賣 " 的尴尬局面,無法沖刺規模。張亞東掌權時,曾經有一段時間逢開會就痛批土地投資," 沒貨賣就沒營銷、沒回款 "。
克制,在綠城身上成爲了一個褒貶兩意的詞。
曹舟南出走之後,無論是 " 中交系 " 的張亞東、" 老綠城人 " 郭嘉峰,依然沿着這個策略走。張亞東做了優化:精簡架構、提高周轉速度;郭嘉峰,與曹舟南同是綠城創始人宋衛平的 " 嫡系 ",經營理念差不多。
這套底子,卻讓當下綠城有了争奪地王的底氣。加上中交集團重組地産闆塊架構、近幾年杭州直播電商熱潮的運氣加成,綠城抓住了一個小風口。
但擺在綠城面前的還有另一個難題:老綠城人正在謝幕。
代建業務 " 代言人 " 李軍放下了手中的劍,辭任綠城管理執行董事一職,年齡不過半百,而郭佳峰将步入花甲之年。綠城整個高管團隊中,已少見老綠城人,且基本是 60 後、70 後,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态。
郭佳峰卸任之後,綠城會走一條怎麽樣的路?
02 底氣
2024 年,土地市場表現出政府推地、房企拿地都略顯信心不足。中指研究院報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 300 城宅地供求規模同比下滑超三成,土地出讓金減少超四成。
積極拿地企業集中在幾個熱點城市:西安、北京、石家莊、成都、杭州、上海。
綠城表現出,既要沖規模,又很謹慎的态度。
2024 年 3 月的業績會上,綠城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郭佳峰稱," 我們當然也想求得更好更快的發展,希望能夠超過去年的 1425 億。但是綜合分析下來,大概會在 1000 億上下。"
相比 2023 年新增貨值,綠城投資預期值收縮了超過 40%。目标城市依然是 10 個戰略城市。
從 2024 年投資過程來看,綠城上半年僅完成目标值 33% 左右,期内新增 15 個項目,權益投資額爲 154 億元,預計新增貨值 333 億元。
進入下半年,上海、北京、杭州等相繼優化土拍規劃,保利、華潤、中海、越秀等國央企開始積極拿地。對綠城來說,拿地難度、成本有所增加。
2024 年下半年,綠城新增 21 個項目,全口徑拿地金額約 350 億元,其中産生溢價地塊多達 16 宗。前 11 月,綠城以權益拿地金額 452 億元,位居行業第 2 名,去年同期是第 5 名。
賬面上,綠城争搶地王、高溢價有一定的底氣。
2024 年中期,綠城資産負債率爲 79.7%,剛好控制 " 紅線 " 下,有息負債 1483 億元,短債 353 億元,銀行存款及現金 751 億元,現金短債比爲 2.1 倍。
源媒彙此前統計了 2024 年中期 31 家國央房企負債情況,淨借貸比率平均值爲 103.2%,其中有 11 家企業超過 100%,另有 15 家企業現金短債比低于 1 倍。
拉長時間來看,綠城的底氣又不是很足。
因爲杠杆增加明顯,淨資産負債率從 2021 年的 52% 上升到 2024 年中期的 67.2%,有息負債走高,權益資産有所下滑。自由資金短債比則從 2021 年的 1.79 下降到 1.24,資金流動性逐漸緊張。
綠城大股東中交集團,也有自己的考慮。
2023 年業績發布同一天,中交系的周長江獲任綠城執行董事和執行總裁。周長江先前擔任中國交建董秘、中交資本董事長一職,十分熟悉資本市場和資本運作。
爲了避免出現流動性危機,綠城項目建設、運營就需要比之前更快。
綠城甚至比當年碧桂園 "369" 模式更快了。2024 年上半年,拿地到開工、經營性回正周期爲 1.7、9.5 個月,平均速度快了 0.4 和 2.1 個月。
但即便拿地到開工周期、首開周期都在縮短,綠城一樣無法加快經營性現金流回正速度,時間從 2022 年的 7.9 個月,延長到 2024 年中期的 9.5 個月。
綜合拿地、去化兩項數據可以發現,綠城大膽拿地的底氣,是熟悉大本營浙江市場,特别是杭州。
首先,2024 年至今,綠城 36 個新增項目中,浙江占比 55.5%,杭州占比 38.9%。綠城在浙江新增項目,很多 15 天左右就能拿到規劃用地許可證,不到拿地到開工周期平均值的 1/3。
其次,資金投資回流同樣如此,杭州市場拿地到經營回正周期已經縮短到 7.1 個月, 遠低于平均值。
綠城流動資金緊張趨勢下,想要項目更快周轉,投向以杭州爲主的浙江市場是必然。
不隻是市場的熟悉程度,還有施工周期把控、監管資金穩定性等因素。綠城内部人士曾對外稱,建發 2023 年幾乎跟随綠城浙江戰略進行投資,但在 2024 年開始跟丢了。
廈門國資房企建發,在浙江缺乏這樣的 " 底氣 "。
03 運氣
綠城也有運氣的加成——杭州市場表現領跑全國,好于一線城市北上廣深。
杭州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沒有短期風險的一二線城市。
克而瑞地産研究指出,2024 年 8 月末,杭州消化周期不足 10 個月,上海去化周期爲 13.4 個月,北京、廣州、深圳及其餘二線城市整體去化周期都超過了 20 個月。
杭州商品房市場強于一線城市,有兩個方面:一是,杭州主城區新房數量越來越少,優質地塊差不多賣完了;二是,阿裏完成上市、G20 峰會以及互聯網經濟等加持,特别是近幾年直播電商火熱。
大量外來人口湧入杭州,帶來了置業需求。2021-2023 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合計超過 50 萬人。期間,涉宅用地成交金額合計出讓金約 6414 億元,出讓規模連續 3 年居于全國第二名。
原本市場的觀點是:" 炒房第一城深圳,炒房第二城杭州 ",如今變成了:" 杭州是炒房第一城 "。
綠城是幸運的。
過去 3 年,綠城在杭州拿地總金額約 775.7 億元,占杭州總出讓金比例爲 12.1%。
期間,杭州單一市場貢獻了總銷售額均超過了 20%,按自投項目銷售額計算,則爲 30% 左右。
綠城沒有理由不加倉杭州市場。2024 年前三季度,杭州涉宅用地總出讓金爲 802 億元,綠城拿地金額爲 118 億元,占比上升到 14.7%。
借着杭州市場紮根的深度,綠城把銷售額做了起來。特别是 2024 年 5 月杭州全面取消了住房限購政策,杭州銷售額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11 月,綠城累計總合同銷售 2468 億元。其中,杭州市場實現銷售額 392 億元,占比爲 15.87%,按自投項目銷售額計算,占比則爲 26.38%。
但保利沒有那麽幸運。
保利相當于一個 Plus 版本的綠城,聚焦核心 38 城。2023 年,有 27 個城市市占率超過 10%,廣佛市場銷售貢獻占比 18.9%。其中,新獲取項目中 40% 當年開盤、實現簽約金額超過 300 億元。
保利曾對外公布了一個數據:華南市場市占率 25.4%。
廣佛市場之于保利,杭州市場之于綠城,都十分重要。但今年廣佛新房市場一直在等待複蘇,直到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之後,成交才有所回暖。
爲了把銷售額拉上去,保利廣佛市場一直在 " 以價換量 "。2024 年 11 月,保利累計簽約金額 3080 億元,其中,廣佛銷售額 633.4 億元,貢獻比例同比提升 2.7 個百分點至 20.56%。
這份成績單背後,滿是業主的罵名。
綠城的運氣也體現在産品路線上。
2018 年,中交集團對地産闆塊進行了重組,确定綠城聚焦中高端,中交地産、中房地産業務聚焦于剛需、保障房。
行業進入調整周期後,改善、豪宅市場卻持續火熱。中指研究院多份報告指出,2022 年、2023 年,改善住房需求是新房市場的主流和關鍵支撐,成交占比增長明顯。2024 年前三季度同樣如此。
頭部房企銷售額 " 腰斬 " 時,綠城銷售額下跌相對沒有那麽明顯。而綠城 2024 年下半年新增項目中,基本純住宅、低容積率地塊,建設方向應該是改善、豪宅類樓盤項目。
但綠城在杭州市場的 " 運氣 " 也快用完了。
04 動刀
2024 年前 11 月,綠城合同總銷售額同比下滑 3.74%,杭州銷售額卻減少了 29.5%,占比從去年同期的 21.67% 下降到 15.87%。
綠城杭州市場開始失靈了。
2023 年初,綠城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合并原浙西區域、浙東區域、杭州亞運村項目公司爲浙江區域集團,負責浙江、福建兩省的投資拓展和項目管理。
2024 年初,綠城再度動刀,一邊進行區域負責人換防,涉及到華北、東北、華南等區域;另一邊,西南區域被代建平台綠城管理合并了,以及,安徽脫離華東區域、原生活集團旗下産城業務,均劃入浙江區域集團。
西南區域的 " 消失 ",綠城走上了大多數房企的命運——融創爆雷的開始、華僑城的巨額虧損。華南區域也在 " 邊緣化 "。
西南區域、華南區域的存在感一直很弱,2021 年至今占比在 3%-5%。随着庫存不斷消化,綠城很有可能會合并華南區域。
今年 12 月初,廣州綠穗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拿下廣州海珠區 AH101303 地塊。天眼查顯示,該公司背後大股東是浙江綠城、二股東是綠城東北區域關聯公司。
下半年 21 個新增項目背後實控公司中,近 70% 由浙江綠城持股,且常常看到綠城員工合夥平台南京臻蔻、南京臻碩、甯波浙展、甯波浙發的身影。
本次調整後,浙江區域集團,差不多掌控着整體綠城的江山。
但浙江區域,特别是杭州市場,一直存在一個問題:隻能給綠城安全,但不能賺錢。
綠城一直陷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中,毛利率、淨利潤率逐年下滑,2024 年中期分别跌至 13.1%、跌至 4.77%。
綠城執行董事及執行總耿忠強曾多次強調,更加注重安全性、抗風險能力,而不是毛利率," 核心城市核心地塊拿的地毛利率偏低,但安全性流動性好,在行業下行背景中,保障了公司的安全底線 "。
面對杭州市場疲軟、毛利率持續下滑,2024 年年中,綠城再度對組織架構和區域市場動刀,包括在浙江區域集團設立七大職能中心,取消片區公司職能平台,在杭州設立三大片區公司,以及在浙東、浙南、浙北、福建、安徽成立片區公司。
綠城想要從内部要收益。
首先,2021 年以來,綠城費率、銷售費率是下滑的,與之負相關的毛利率也是下滑的;其中,行政支出明顯上升,占到 " 三費 " 比例 50% 左右。對比說明,綠城成本控制能力弱,或高管薪酬占到不少成本。
再用 " 費用率 / 毛利率 " 測算經營水平公式一算,比值由 56.87% 上升到 63.16%,2024 年中期同比增加 3.3 個百分點至 45.16%。一般來說,比值越大,經營能力越弱,超過 70% 說明經營比較困難。
其次,2021 年以來,綠城土儲權益比在 55%-65%,歸母淨利潤占比利潤比例則波動較大,區間爲 29.24%-62%。差值變動,很有可能是少數股權分走了利潤,或存在不少的隐性債務。
上述提及,綠城不少拿地主體公司背後是員工合夥平台,比如甯波浙展、甯波浙發背後是浙江區域運營負責人吳金秋,南京臻蔻背後是執行董事、副總裁李駿等。
背後員工合夥平台 " 偷走 " 多少利潤?就此事,源媒彙詢問過綠城方面,但對方沒有回應。
綠城選擇了在安全前提下蒙眼狂奔,但曹舟南給綠城留的這套底子,很快就不夠用了,不斷拿 " 地王 "、沖規模,犧牲的不隻是利潤,還有安全空間。
近幾年,綠城也在不斷引入外部職業經理人,走向 " 去綠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