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開信息,7 月國内共發布 9 起召回公告。整體來看,經曆上半年召回市場的 " 大起大落 " 後,下半年首月召回規模雖環比 6 月增長 66.09%,但絕對值依舊處于較低水平。7 月共召回乘用車 155199 輛,是同期召回數量的四成左右。
召回數量從低到高排列,分國别和具體品牌來看,7 月,高檔品牌 DS 因部分車輛空調壓縮機絕緣等級下降,當動力診斷軟件監測到該情況時,會使主電池繼電器斷開并導緻動力系統關閉,召回 49 輛,占比 0.03%。不過,此次 DS 3 新能源被召回的焦點并非召回原因,更多網友把這次召回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召回的 "49 輛 ",并調侃道 " 這恐怕都是展車吧 "。
此外,來自英國的路虎因車輛的尾燈線束可能受到擠壓而損壞,導緻尾燈無法正常工作,召回 6415 輛路虎攬勝。
捷豹因動力電池可能出現過載,極端情況下會導緻電池起火,召回 995 輛捷豹 I-PACE 純電動汽車。
阿斯頓馬丁因 48V 蓄電池的固定支架未安裝,發生碰撞的話蓄電池可能會移動,召回 5 輛 DBX 系列汽車,作爲一款售價兩三百萬的豪車,車輛生産時居然忘記裝電池固定支架,這種低級錯誤屬實是不應該發生的。三個英國品牌共召回 7415 輛,占召回總量的 4.78%。
德系品牌方面,奔馳因軟件問題, ESP 内部監控程序可能會在駕駛循環開始時錯誤地判定故障,導緻車輛動态控制系統的功能受限,召回 32786 輛進口 S 級和 EQS。
寶馬則因車輛前排座椅縱向調整裝置的右側螺紋杆與固定片的焊接不牢固,發生碰撞事故時,焊接處可能出現損壞,導緻座椅右側出現松動,召回 247 輛 7 系。
奔馳和寶馬兩個德系品牌召回的都是各自旗艦産品,共召回乘用車 33033 輛,占總量的 21.28%。
7 月,召回數量最多的是日系品牌,其中,本田因車輛 ECU 設定原因,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 OBD 曆史信息被清除和故障燈熄滅條件與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标準的要求不符,召回 16695 輛混合動力版思域、型格和緻在。
豐田則因車輛後門外把手因撥叉形狀及材質設計原因,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撥叉與門鎖鎖杆之間可能滑動不暢,門鎖鎖杆不能歸位。極端情況下,後車門一直處于鎖止或開鎖的狀态,召回了 12205 輛純電 bZ3。
高端品牌的雷克薩斯則因車輛 GPS 天線無法正常工作,不能爲車輛提供位置信息。在使用緊急救援功能時,可能因無法發送車輛位置信息導緻救援延遲,召回了 1817 輛 NX 系列車型。
而日産因車輛 ABS 存在安全隐患,召回了 83985 輛全新勁客,召回量占了 7 月召回總量的一半有多,達到 54.11%。4 個日系品牌共召回乘用車 114702 輛,占召回總量的 73.91%。
對于車輛召回,相信不同的消費者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埋怨和吐槽,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無可否認,召回是廠家的 " 防範于未然 " 動作,幫消費者提前規避隐患,也是負責任的态度,發現生産制造過程的瑕疵沒有去掩蓋,也應當值得正面評價的。
記得要 "點贊、在看、分享" 三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