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春節的年味裡,一定有來來往往、熱熱鬧鬧走親戚,這也是不少人難忘的春節記憶。而現在,年輕世代對過年走親戚多提不起興趣,平時更是疏于、懶于甚至不屑于與親戚走動。
這種現象緣何出現?在中國高度壓縮的現代化過程中,城市化、工業化和社會流動的加速,帶來親屬間的居住分離和生活方式分化;核心家庭的崛起改變了家庭世代親緣關系結構;獨立、個體化的生活方式更是讓親緣關系進一步被邊緣化。多種因素改變并催生了年輕世代對于親戚關系的認知和行事方式。
親戚關系淡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結果,我們或許不必過于憂慮。眼下,如何引導年輕世代理解包括親戚在内的社會關系,在合适的時機重新回歸親緣關系網絡,值得我們正視并探索。
1." 隐身 " 的親戚
這個春節,思鄉心切的遊子們如願踏上歸途,品嘗 " 媽媽的味道 "、重賞熟悉的街景,惬意享受自由時光 …… 回家滿載期盼和溫馨,不過對于不少年輕人來說,回家也有難過的 " 關 "。
24 歲的山西姑娘趙瑾坦言,對于回家過年,自己是 " 喜憂參半 "。三年沒回家,自然很珍惜這次與家人的團聚,但幾乎占滿整個假期的走親戚,讓她有些煩惱。" 閉上眼睛,想到的就是超高分貝的嘈雜,孩子們大呼小叫,大人們說不完的閑言碎語。" 她說。
趙瑾坦言,因為自己多年在外上學、工作,與親戚們已沒有太多共同話題和語言,聊天經常陷入尬聊。除非極特殊情況或涉及父母的事情,平時自己也不太會主動跟親戚們聯系。
在現在的年輕人中,疏于與親戚交往和互動的情況并不鮮見。在記者随機調查中,身邊多數 90 後、00 後,如果不是考慮父母要求,個人春節計劃中是不太會安排走親戚的。
據趙瑾分享,她身邊一些同學朋友,在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上也不再那麼 " 積極 " 邀請親戚們見證,還有的甚至搞不清一些親戚的稱謂和名字,聯系方式自然也是沒有保存。
為了大緻摸底青年群體中親緣關系淡化的現象到底有多普遍,2020 年的寒假,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胡小武利用學生回鄉過節的時機,開展了一項社會調查。
在對 1200 份有效樣本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絕大多數 90 後、00 後家裡沒事幾乎不與親戚聯系。此前,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對近 4000 位年輕人開展的相關調查也顯示,超過 80% 的受訪者與父輩親戚的聯系頻率為每年 1~2 次,接近 1/5 的人基本不走親戚。
催生催婚、窺探隐私、熱衷攀比 …… 前些年,年輕人對親戚的吐槽,多以 " 沖破邊界 "" 代際沖突 " 來描述和讨論。
對此,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杭蘇紅指出,這是年輕人在主觀上缺乏與親戚互動交往、情感溝通意願的表現。
胡小武認為,親戚關系淡化并不意味着真正割裂親戚關系或舍卻親情。目前,這一現象在青年和青少年群體中更為普遍," 數量占比可能已經超過 70%,甚至更高 "。
2. 親情淡化何以發生
過去 " 打斷骨頭還連着筋 " 的親戚,怎麼就不親了?對于女兒與親戚們的疏離,趙瑾的父母雖有心理準備——畢竟古話講 "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 ",原本這些親戚關系就是基于父輩甚至祖父輩的血緣關系而建立的,關系逐代淡化實屬必然,但仍難以接受。
50 後、60 後多出生于多子女家庭,小時候家庭條件普遍困難,要跨過生活中的溝溝坎坎,離不開親戚們的 " 搭把手 "。在大半生裡,兄弟姐妹間彼此依靠,親緣關系對他們來說非常珍貴。
杭蘇紅說,親屬關系是中國社會中相當重要的關系網絡,是一個人重要的社會性資源與情感性資源。它有溫暖的一面,比如歸屬感和人生意義的實現,親屬間在資源、情感各方面的支持;但也有殘酷的一面,比如家庭間的攀比以及利益糾紛,等等。
" 對親屬關系的這種複雜情感,應該是百年來大部分中國人都或多或少有所體會的。在當前的中國社會中,經由這種親屬關系網絡建立的情感和資源支持也有着強大的生命力。" 杭蘇紅說。
不過,随着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傳統親緣關系正迎來沖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狂飙猛進,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帶來巨大的社會結構變遷。據官方數據,我國的居民城鎮化率在 2021 年攀升至 64.27%,接近 1999 年的 2 倍。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經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動浪潮。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流動人口近 3.76 億,幾乎相當于美國整個國家的總人口數。而在 1982 年這一數字僅為 652 萬,2010 年也才不過 2.21 億。
在這個被高度壓縮的現代化過程中,人們離開自己熟悉的土地,也逐漸脫離了原有的社會關系,與大家庭漸行漸遠。而在這個流動的過程中,社會分工的細化、公共教育的擴張、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無疑都加速了這一流動。
" 這種曆史形成的流動,導緻了居住分異、職業分異、學曆分異、生活方式分異、價值觀分化、家庭變化以及日常生活的瑣碎化,使得很多人與自己本就不多的兄弟姐妹分離,從而使得他們的下一代從小缺乏對親戚的親密接觸和頻繁交往。" 胡小武說。
伴随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家庭物質财富也實現了一定的積累,借錢、幫工等很多互助需求也都可以在市場上找到相應的服務。這讓現代家庭獨立對抗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也減輕了對親戚關系網絡的依賴,雖說減少了欠人情、還人情的負累,但也讓親戚間的黏性和韌性下降。
另外,年輕世代作為不折不扣的 " 互聯網原住民 "," 以網為生 ",這種個體化的生活方式極大填補了他們的多種需求和空閑時間,親緣關系被進一步邊緣化。新世代的年輕人,在屬于自己的新世界中,建立新的人際規則,劃出新的邊界線,自行組成新的親密單元。
" 當代中國人,特别是年輕人,一方面愈來愈難以獲得親屬關系所帶來的溫暖和支持;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與網絡化的當下社會中,新的生活方式也使他們愈來愈難以忍受親屬關系中相對殘酷的一面。" 杭蘇紅說。
3. 理性看待親情冷暖
有學者指出,親戚關系淡化是工業文明的産物,這種轉變無所謂好壞,不過是适應各自的時代要求罷了。對此,胡小武表示認同:" 這隻是一種社會現象,不是社會問題,不具備負面功能和不穩定因素,隻是一種可觀可感的社會發展的結果。"
杭蘇紅則指出,親情淡漠雖然在年輕人中凸顯,但并不隻是一個青年群體的問題,它折射出的是社會的整體狀況。如果父輩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缺乏親屬間适宜的日常交往和互動,那麼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自然也不太會對親屬有特殊的情感。
" 想一想這些孩子的成長環境吧:随着社會流動性的增強,親屬間居住地分離,親屬間的交往與互動越來越少;與之相伴的是一個個依靠雇傭關系(育兒、養老)建立的小家庭,以及一個個從小就生活在各類學習培訓、虛拟網絡中的孩子。" 杭蘇紅說。
杭蘇紅進一步指出,親屬關系淡漠有其社會性成因,但這種淡漠本身是一種主觀性問題,是當代個體隻關注自身,缺乏對他人理解導緻的。現代社會中的年輕人生活環境的狹隘、逼仄與壓力,使他們更容易流于一種先入為主的意見。
她認為,逢年過節時,正是一次近距離了解彼此的機會,雖然相互間在年齡、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會帶來在溝通上的一些不适和不理解,但對于年輕人來說,對這些不适、不理解之處的觀察,在現實社會中努力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嘗試,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
我們該為此憂慮嗎?" 中國社會文化的基本結構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家庭倫理與親緣關系的主體結構也沒有發生質的改變,中國人的行為邏輯沒有改變。" 胡小武笃定,年輕人會随着自身的成長和社會化而重新回歸親緣關系網絡,像他們的父輩那樣經營和維系着親緣關系。
4. 重新喚醒親緣
胡小武的社會調查中,還有一項結論耐人尋味。對于 40 歲至 50 歲的被調查者中,超過八成與親戚經常聯系,剛好與 90 後、00 後的統計結果倒置;而且相比 90 後,00 後對親戚關系看得更 " 淡 " ——在 18 歲以下的被調查者中,63.15% 的被調查者已經和親戚 " 基本無聯系 "。
胡小武解釋說,這與家庭世代親緣關系結構變化不無關系。簡單來說,80 後中,一大部分出生于農村,還有兄弟姐妹,特别是 60 後父輩基本生活在大家庭中,因此他們的一代親和二代堂表親,依然有共同生活的記憶,客觀上會增加血緣親戚的鍊接度。90 後或一部分的 00 後年輕人,大多自己是獨生子女,其 70 年代初出生的父母,不少人都有一或兩個兄弟姐妹,因此他們依然還有二代堂表親戚,一些父輩關系好的家庭會為 90 後、00 後的子女帶來較為親密的二代親。
但到了 2005 年之後出生的 05 後、10 後這代人,很多城裡人連二代堂表親都沒有了,他們大多數人的親戚都是三代親。因此,本身就屬于親緣關系淡薄的代際群體。" 在客觀上缺失一代親關系的年輕世代中,從小就缺乏‘親緣關系’的概念,何來親疏和斷舍呢?" 胡小武說。
概言之,越年輕的世代,發生疏于親情交往的行為概率越高,這不僅是時代變遷及社會生活方式的客觀必然,更是一種家庭世代親緣關系結構變化所決定的客觀後果。過去的生育政策,加速了擴大家庭的縮減和核心家庭的崛起,也放大了對傳統親戚關系的沖擊。
不過也不是沒有轉機。胡小武認為,随着中國的城鎮化放緩、經濟發展步入更高水平,家庭結構或會出現新的變化。尤其是當 90 後、00 後步入婚姻并為人父母,他們将在事實上擴大自己的親緣關系網絡。身份的轉變,則讓他們更能理解和共情父輩們的 " 親戚情誼 ",并将其持續作為自身的情感和資源支持網絡。由此,親緣實現了聯結,并被喚醒。他認為,未來,親情淡化現象将會有所改善。
杭蘇紅也認為,未來随着回老家就業的人口增加,親屬關系網絡會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她也認為,如果年輕人在 " 自我 " 的道路上發展過甚,那麼因為現實而不得不重新對親緣關系進行的 " 喚醒 ",可能是痛苦的。
作為 10 後的父母,胡小武對可能發生在自家的變化很是警惕。為了減少表兄妹之間感情淡化的潛在可能,他和妹妹一家約定,要盡最大努力跨越 700 公裡的物理距離,讓兩個孩子在寒假和暑假相聚一些時日,平時也多遠程交流互動,盡可能拉近他們的心理距離,幫助兩個孩子維系相互之間的情感紐帶。
有喚醒信心并願意付諸努力的人并不少。生活在北京的張先生分享說,自己也會與生活在杭州的表親一家結伴共赴某個目的地旅遊,兩家的孩子年齡相仿,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多熟悉,讓她們不至于因為生活在不同城市而完全陌生。" 現在各家經濟條件好了,不太需要親屬間相互扶持了,但也正因為經濟狀況改善,讓我們有條件給下一代多創造一些接觸、交流的機會。" 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