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知道公司特别忙、不好意思請假,但外公去世這件事确實屬于突發事件,不得不請假,鼓足勇氣向直接領導——部門經理孫姐請假。
小徐給孫姐發微信,申請請假三天,回老家參加外公的葬禮。孫姐正在爲工作進度愁眉苦臉,收到小徐的請假,想了一想,隻批了一天。
小徐有點生氣:外公是她最親近的人,因爲忙于工作都沒能見外公最後一面,已經非常遺憾了。外公去世了,來回路程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領導隻批一天的假期,時間根本不夠用,這不是明擺着不批嘛!
小徐又孫姐發微信據理力争,希望得到領導的同情和準假:1 天時間根本不夠用,往返路程至少需要兩天,我請假三天已經是極限了。
領導直接硬怼回來:現在工作這麽忙,你必須第 2 天趕回來,否則按照曠工處理,曠工 1 天扣工資,曠工 2 天直接辭退。這是公司的規定,沒有任何讨價還價的餘地。如果第三天看不到你上班,直接辦理辭職手續。
小徐立即飛回老家,按照當地風俗,老人的喪事至少需要三天。小徐參加完外公的喪事,已經超出了一天。
孫姐沒看到小徐來上班,根本不關心小徐的心情,也不問問家裏的情況,直接訓斥小徐,還要扣小徐的工資,威脅小徐 " 辭職走人 "。
小徐還沒從外公去世的悲傷中走出來,又面臨領導的訓斥、扣工資甚至被辭退,實在是氣憤不過,直接給老闆投訴。
小徐心想:反正領導要開除我,這種沒人情味的公司不留也罷,于是就給老闆反映了這個事情。老闆收到小徐的微信,馬上開始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很多員工都投訴過部門經理,她把下屬當作 " 工具人 ",沒有一點同理心。拼命壓榨員工,讓員工趕進度,她好拿更高的績效獎金,已經有幾個技術骨幹想辭職了。
老闆當場就生氣了,訓斥孫經理:我這裏不是血汗工廠,你更不是拿着皮鞭的工頭。我必須處罰你,否則,技術骨幹辭職了,公司就垮了。
老闆嚴肅處理了孫經理并給小徐轉了 2000 元,既是作爲補償,也是作爲慰問。小徐收到老闆的微信轉賬,當場愣住了。
PS:這隻是一個平凡的職場小事,說明 " 得人心者得天下 "。企業也是如此,得人心的企業才能持久發展。企業之間的競争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争,要留住人才,除了提職加薪之外,還要做好栓心留人的工作。
現在的年輕員工不像老一輩人隻追求工資高低,他們更注重企業文化和人文關懷,領導沒有人情味,年輕人是不買賬的。所以,制度無情,人有情。員工的親人去世,企業應該給員工放假幾天,如果不講人情味,人才就可能抛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