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是漢朝初年的宰相,也被人們稱之為 " 漢初三傑 " 之一。他和劉邦是同鄉,很多人都覺得他是跟對了人才成功的,其實,如果咱們翻開他的功勞簿,會發現他幾乎是上天派來專職給劉邦做副手打天下的。為什麼這麼而說呢?
劉邦沒有想到的事情,蕭何會提前想到;劉邦已經想到的事情,蕭何早已做完了。
那麼蕭何身上究竟有哪些值得琢磨的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01 幫助劉邦
這一天,劉邦來到蕭何家。蕭何自然知道劉邦是來幹嘛的,笑着說:" 你這樣到處躲也是沒有用的,畢竟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的年紀在這裡擺着,早晚是要結婚的,你又何必非要東躲西藏的呢?"
劉邦說:" 我這個人吧,好吃懶做慣了,好不容易在你們幫助下在官場混了個泗水亭亭長的職位。但是不怕你笑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我還不适合和這些姑娘去相親,免得禍害了人家一生。"
蕭何對他也很無奈,說:" 你呀,從小不喜歡讀書,但是你聰明過人,對于官場的事情一點就透,我實在是沒有見過比你更聰明的人了。如果你能沉下心來做事情,那早就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了。"
劉邦樂呵呵地擺擺手說:" 算了算了,咱不是那塊料。"
話雖如此,蕭何作為劉邦的好朋友,依然替他的婚姻大事着急,碰到合适的人家依然會介紹給劉邦,劉邦有時候挨不過面子,也會去個一兩次看看再說。
這一天,縣城來了一位呂公,他原本是大城市裡的官宦人家,因為家境破落了,和縣令是老朋友了,所以來縣裡定居。呂公年紀大了,但是有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尤其是大女兒呂雉長得十分出衆,所以呂公打算在沛縣找一個合适的人家許配了。
蕭何知道了這件事後,覺得是劉邦的好機會,于是決定讓劉邦去碰碰運氣。正好這一天呂公打算邀請全縣有頭有臉的人來家裡吃飯。劉邦聽說這呂雉頗有幾分姿色,心底按捺不住了,趕忙向蕭何道謝,然後愁眉苦臉地說 " 我也想去,可惜現在身上沒錢,怕是沒臉面見人呢。"
蕭何笑着說:" 這些事我早就猜到了,放心去吧,禮物我都準備好了。"
劉邦高興地說:" 太感謝了,如果這事兒成了,我一定重重答謝。"
這一天呂公門前已經是擠滿了人。縣吏們一個個提着禮物等候着。呂公帶着女兒們在門前迎候大家。劉邦在蕭何、曹參的陪同下,提着禮物大搖大擺地進了呂府。蕭何在呂公耳邊悄聲地說了幾句話,呂公打量着劉邦,滿意地笑着說:" 幾位請進。"
酒席上,劉邦談天說地,一番話語把每個人都哄得高高興興。呂公記在心中,覺得這個年輕人以後一定有前途,于是在宴會結束的時候,單獨留下劉邦說:" 老夫年少的時候學過相面之術,看你的面相,以後一定有超越常人的榮華富貴,不知道你如今有沒有娶妻成家?"
劉邦雖然不懂相面之術,但是這番話他也揣測出一些意思,于是答道:" 現在還是單身。"
呂公高興極了,說:" 我有一個女兒,如今年紀還小,想要許配給你,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劉邦一聽這話,高興地快飄飄然了,趕緊拜見嶽父大人。
就這樣,在蕭何這一批朋友的幫襯下,劉邦作為一個高齡男青年,終于結婚了。
02 保持清醒
劉邦在沛縣起義成功後,帶着一幫小夥伴迅速擴大勢力,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反秦隊伍之一。後來他和項羽約定,兩人兵分兩路,誰先攻占鹹陽,誰就可以當關中王。
劉邦靠着張良等人的計謀和将士們的努力,很快到達了關中。劉邦看着巍峨的鹹陽城牆,意氣風發地說:" 大夥兒齊心協力,一起把暴秦推翻。"
正在他繼續做戰争動員的時候,一個傳令兵匆匆趕過來,大聲說道:" 報大王,秦王子嬰設計斬殺了奸相趙高,目前已準備向我軍投降,請大王示下如何處理。"
劉邦的熱情吊在半空,正無處發洩,聽到消息後大喜過望,高呼:" 準了。本王接受秦王的投降。将士們,我們一起去鹹陽喽!"
衆将士一聽說不用打仗死人就可以勝利,一個個都歡呼雀躍起來。
起義軍進入鹹陽後,大家興奮極了,很多人前段時間還是在土裡刨食的農民,沒想到這突然間就可以将秦都踩在腳下。他們看着秦都的繁華,不禁忘乎所以了,紛紛趁機搶奪财物,一時之間鹹陽城裡人人自危。
劉邦看着富麗堂皇的秦宮,自己也沒忍住,趁着大家不注意,也跑去宮殿裡東張西望。畢竟劉邦出身是個最底層的小公務員,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金銀珠寶和珍奇玩物。他還擁抱着美女在龍床上躺了起來,就在劉邦沉迷奢華的皇族生活的時候,大将樊哙和軍師張良趕來了,大聲規勸:" 沛公你是想要奪取天下,還是想要做個富家翁?這些東西都是導緻秦朝滅亡的根源,如果你繼續沉迷下去,下一個滅亡的就是你!"
劉邦聽到這些話,這才恍然大悟,趕緊率領衆将士封存皇宮,清點軍隊。
那麼蕭何這時候在幹嘛呢?原來他是縣城的文吏出身,比其他人更知道國家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一進鹹陽城,第一時間沒有去搜刮财物或者美女,而是立刻趕到了丞相府和禦史府,并且派了士兵将這些地方嚴加看管,不許任何人進出。
蕭何派專職人員将國家戶籍、地形、法令等相關内容的文件全部清查出來,一一收藏。因為這些文件可以幫助劉邦知道整個秦朝的家底,也可以作為以後的法令制度文件繼續沿用下來。
劉邦知道這件事之後,非常慚愧地說:" 如果不是蕭何,這些事情我壓根都想不到。蕭何真是大才呀!不枉我提拔他一場。"
因為劉邦是先攻入鹹陽的,那麼按照約定他應該做關中王,但是兵多将廣的項羽可不管這一套。所以劉邦在審時度勢之下,立刻服軟,帶着自己的部隊撤出了鹹陽,前往自己的封地。
劉邦的封地在漢中,雖然具有屯兵養馬的優勢,但也和中原其他區域脫離了關系。這時候蕭何收集的資料就派上了用場,正是有蕭何的這些資料,劉邦才能對國家的關塞險要、戶口多寡、風情民俗有了了解。可以說是蕭何的這些資料奠定了後期劉邦争霸天下的家底。
03 定國安邦
漢朝建立後,蕭何做了丞相。劉邦有一次把他召集過來問:" 現在咱們取得了天下,但是有一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懷。你說咱們到底是用什麼樣的制度比較好呢?是直接用秦朝的制度嗎?那感覺怪怪的,畢竟秦朝是被咱們推翻的。那用新的制度嗎?好像也有一些風險。不知道丞相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蕭何說:" 秦朝的制度,其實是挺有效的,一些有用的内容,咱們當然可以沿用了,一些不合時代要求的制度,咱們可以替代掉。不過咱們制定任何制度,都需要從現在的事實出發。比如因為秦朝的殘暴統治,加上前幾年的戰争,很多地方已經是荒無人煙。就算是鹹陽這種大城市,人口也隻剩下十分之三左右。所以我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咱們最應該做的其實是想辦法恢複國家的元氣。"
劉邦聽後大為佩服說:" 丞相說的太有道理了!聽完你的話,我立刻覺得思路被梳理清楚了,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想必丞相已經有想法了吧?"
蕭何謙讓了一下說:" 臣心中的确有一些草稿,有說的不對之處,還請皇上指正。首先咱們不能讓跟着咱們打天下的老夥計們寒心,所以第一步應該解決他們的需求。我們可以給普通的士兵,賜予爵位;本身在大夫以上的人,加一級爵位;對于爵位在七大夫以下的人,可以免除他們家的賦役;對于七大夫以上的人,分給他們田地,給高爵位。這樣他們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咱們的位子也就坐穩了。
" 接着咱們應該招撫流民。這麼多年的戰争打下來,有大量的農民散落在山川河澤裡,他們是為了躲避秦朝的嚴苛統治和戰亂。現在既然天下已經平定了,那麼他們也可以回來了。隻要他們可以回歸原籍,就可以讓他們拿回自己的土地。這樣一來,咱們的群衆基礎就夯實了。
" 然後,咱們可以釋放奴婢。這是因為很多人投身高門大戶做奴婢,并不是他們主動的意願,很多人是因為戰亂導緻沒有吃的活不下去。而且這樣的奴婢越多,占用的生産力也就越多,對咱們的統治來說沒有什麼好處。如果釋放奴婢,他們就可以恢複自由人的身份,可以去田裡耕地,這樣對于國家來說就多了一個納稅的人。這些就是我的初步設想,不知道皇上覺得如何?"
劉邦聽完後,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讓蕭何按照他說的辦法去執行了。經過蕭何的努力,漢朝的經濟逐漸恢複了。等到蕭何去世後,繼任的曹參依然沿用了蕭何的方法,這在曆史上被稱為 " 蕭規曹随 "。
有時候,我也常常想,蕭何一個小吏,居然可以做到開國丞相的位置,難道隻是因為他跟對了劉邦嗎?不是!
我認為,蕭何雖然是小吏出身,善于與人相處,跟對人,善于給劉邦打輔助,在追随劉邦的過程中,他也不斷跨上了新的平台,在新的平台,蕭何的進步也是可見的。可以說,一個人要想不斷登上更大的平台,唯有不斷地學習,這樣才能站穩腳跟,而跟對人,隻是第一步而已,自然強大起來,才不會拖後腿,才不會被邊緣化。
這就是蕭何,一個出身普通官吏,卻有着天下的視野的男人。通過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人的職位不論如何普通,隻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能有宏遠的目光,不斷地精進自己,就一定可以做出一番事業。
你覺得是這樣嗎?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