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視台解說嘉賓在評述過程中點出的中國女足的 " 四無 ",更是将當下中國女足的問題點破的一清二楚。
由于以往收看女足比賽更多地是通過國内的轉播、聽到的是我們單方面的評述,而且,由于中國女足某種程度上是 " 說不得 "、" 批評不得 ",每每總是大談 " 精神如何 "。這次中國女足對陣美國女足的比賽,因國内沒有轉播,記者有機會聽到了美國女足評論員們更爲直接的聲音。因而,記者邊觀看比賽、邊收聽美國方面的評論,使得記者更清楚中國女足目前在外面世界裏的真實聲音。
在比賽進行至不到 30 分鍾時,美國電視台的女足評論員在分析中國女足時,連續用了 3 個 "No",即 "no pace(沒有步伐節奏)"、"no speed(沒有速度)"、"no athletics(沒有身體素質)",并評論道:" 相比過去 10 多年來,現在的這些中國女足球員越來越‘ no skill(沒有個人技術)’!" 而且還強調:" 現在的中國女足 just want to slow(隻是緩慢的推進),而美國女足面對這種場景,want more tempo(希望掌控節奏)。"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球迷和我一樣在收看這場比賽美國方面的轉播,也不知道是否已經聽懂這樣的評價。具體說來,足球比賽中 "pace ( 移動的速度、步伐、節奏等 ) " 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不亞于 "space ( 空間 ) "。已故名宿克魯伊夫就曾指出過:" 足球是關于空間和時間的一種遊戲。" 中國女足在場上所表現出來的 " 沒有 pace",當然在防守特别是一對一時會很輕松被對方擺脫,并令整條防線陷入到被動之中。
"No speed ( 沒有速度 ) " 恐怕就無需多解釋了。" 速度 " 是現代足球最富生命力、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所謂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否則克魯伊夫也不會強調足球是和 " 時間 " 有關的遊戲。在對陣美國女足隊的比賽中,中國女足明顯速度跟不上對方,所丢的第一球就最爲典型,後插上的史密斯是從中國女足的兩名中後衛之間穿過之後搶到前點、完成得分的。這就是 " 速度快 " 的好處。
"No athletics" 中的 "athletics" 并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 " 田徑運動 ",而是指田徑作爲 " 運動之母 ",一名運動員所必須要具備的出色的身體素質,跑跳、反應、靈敏等等,這些統稱爲 "athletics"。美國電視台評論員用 "No athletics" 來評價中國女足,明确地點出了中國女足運動員目前的身體素質距離優秀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标準相去甚遠。在實戰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女足隊員和美國女足運動員身體一有接觸,倒地的基本都是中國球員,反倒是 " 小黑皮 " 張琳豔在幾次一對一的對抗中反而能夠甩開美國球員!
至于提到的 "No skill",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 " 個人能力 "、" 個人技術 "。很顯然,這種評價就充分點破了中國女足當下的現實,即球員缺乏超強的技藝、技能。而當年的 " 铿锵玫瑰 ",中國女足姑娘們靠什麽與美國女足掰手腕?恐怕首先就是有出色的 "skill ( 技能 ) "。
恰恰是因爲中國女足的球員沒有 pace、沒有 speed、沒有 athletics、更沒有 skill,所以電視評論員也會指出中國女足在比賽中一直是想将速度降下來,而美國女足針對中國女足的這種策略,就是需要 "tempo(節奏)",也就是進一步将比賽節奏加快。應該說,這樣的點評是相當到位的。
美國電視台的評論員在比賽過程中的點評,從政治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認定這是在 " 污蔑 " 我們的中國女足球員。但是,抛開政治立場問題,單就從足球這項運動而言,這樣的 " 四個‘ No ’ " 何嘗不是将現在中國女足僅有的一絲 " 蓋頭 " 全面都扯下了呢?或者再更直白地說,這四個 "No" 何嘗又不是揭露了整個中國足球 ( 包括男足 ) 的現實情況?
該是我們徹底清醒的時候了!中國足球首先需要的不是大談體制、機制等 " 空泛 " 的概念問題,也不是一再大談 " 精神 " 問題,就像對陣美國女足整場比賽中,女足姑娘們不可謂不拼,但始終拼不到點上。所以,如今的中國足球首先需要從足球本身出發、從訓練着手,讓足球人腳踏實地地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