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以最大的努力對 AI 強加國家秩序
2023 年 10 月 30 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美國迄今爲止最全面的人工智能監管原則:指示所有類型的政府機構确保美國在技術開發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指示各機構制定标準,以确保數據隐私和網絡安全、防止歧視、加強公平性,密切監控快速增長行業的競争格局。
用拜登自己的話說,人工智能是 " 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 "。
這項命令醞釀了數月之久,它代表着對這項技術強加國家秩序最重大的努力。該行政命令将使美國密切關注私營部門開發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它包括要求公司向聯邦政府提交報告,詳細說明他們如何訓練和測試所謂的 " 雙重用途基礎模型 ",它定義的這一類别包括最強大的新人工智能系統等。
以下是關于該行政命令的重要事項:
一、拜登的行政命令的效力如何?
這項行政新令超越了 OpenAI、谷歌和 Meta 等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做出的自願承諾,但它仍舊更強調建立最佳實踐和标準,而不是如何甚至是否執行新指令。也就是說,該命令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該命令 " 呼籲 " 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所(NIST)在模型推出之前爲廣泛的 " 紅隊 " 測試制定标準,即旨在破壞模型以暴露漏洞的測試。然而,該行政命令并不要求人工智能公司遵守 NIST 标準或測試方法。行政命令的許多方面仍然依賴于科技公司的自願合作。
但該行政令将向十多個機構發布規模龐大的指令,針對它們處理人工智能系統的情況,各機構有 90 至 240 天的時間來滿足行政命令的要求,新的指導方針通過聯邦機構的購買力和執行工具賦予聯邦機構在美國市場的影響力。拜登的命令特别指示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重點關注人工智能行業的反競争行爲和消費者傷害問題,FTC 主席莉娜 • 汗(Lina Khan)已經公開支持這一行政命令。
同時,美國國會已忙于制定立法來應對人工智能的風險和潛力。盡管一些政界人士表示他們希望在年底前通過有關人工智能的法律,但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 • 舒默表示,明年之前可能不會推出廣泛的人工智能法案。
二、美國要促進網絡安全并成爲全球領導者
該命令表明,白宮将 "國外" 先進網絡武器的快速發展視爲人工智能帶來的最重大風險之一,同時着力發展本國人工智能在發現美國政府網絡漏洞、對抗對手人工智能的軍事使用方面的應用。
一方面,爲了防止強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落入外國對手手中,該命令将要求開發強大人工智能模型的公司向商務部提供定期報告,概述他們計劃如何保護其技術免受間諜或數字颠覆,并要求大型雲服務每當外國人租用服務器空間來訓練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時,亞馬遜和微軟等提供商就會通知政府。
另一方面,該命令包含要求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白宮辦公廳制定 " 國家安全備忘錄 ",指導人工智能和安全方面的進一步行動,确保美國軍方和情報界在其任務中安全、道德和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并将指導行動以對抗對手對人工智能的軍事使用。
行政令強調了 " 在人工智能領域擴大雙邊、多邊和多方利益攸關方的合作 " 的重要性,旨在将美國定位爲人工智能政策的全球領導者。在此行政令發布之前,七國集團在 10 月 29 日就開發先進人工智能系統的公司行爲準則達成一緻,各國政府尋求減輕該技術的風險和潛在濫用。英國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将于 2 天後舉行,美國這一行政令将爲英國峰會定下基調,并可能鼓勵歐盟最終确定其人工智能法案,因爲該行政命令發出了一個明确的信息,即美國同意歐盟的許多政策目标。
三、标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新規則——解決造假和知識産權問題
作爲該命令的一部分,商務部将爲人工智能生成的标簽項目 " 制定内容認證和水印指南 ",人工智能公司将使用該指南來開發白宮希望聯邦機構采用的标簽和水印工具。
這類工具被廣泛提出作爲解決深度造假和虛假信息等人工智能問題的解決方案,同時還對知識産權監管機構和聯邦執法機構提出了要求,以解決人工智能培訓中版權作品的使用問題,包括呼籲 " 評估人工智能系統是否違反知識産權法 "。
今年 8 月份向白宮宣布的自願承諾中,谷歌和 Open AI 等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承諾開發此類技術。問題在于水印等技術仍在開發中。目前還沒有完全可靠的方法來标記文本或調查一段内容是否是機器生成的。
美國白宮表示,計劃與" 内容來源和真實性聯盟 "(C2PA 倡議)一起推動這些技術的開發和使用。組織包括 Adobe、英特爾和微軟等一些大公司,并設計了一種新的互聯網協議,該協議使用加密技術對有關内容來源的信息進行編碼。
該行政命令草案呼籲美國專利商标局局長和美國版權局局長采取額外的行政行動,以解決與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版權保護和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訓練人工智能相關的問題算法。
四、鼓勵内部競争、扶植小企業、防止壟斷
該命令草案指示其旗下的每個機構監管人工智能業務競争,留意 " 集中控制帶來的風險 ",并防止占主導地位的公司進一步鞏固權力。
該行政令特别指出,要通過爲小型開發商和企業家提供技術援助和資源,幫助小型企業将人工智能突破商業化,并鼓勵聯邦貿易委員會行使其權力,促進公平、開放和競争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統。
人工智能所花費的成本巨大,如果隻有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最大的公司才能參與競争,他們可能會通過人工智能的開發加固其壟斷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令特别向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表示認可,該委員會主席已經強烈表示,她打算積極打擊以反競争方式行事的人工智能公司。該命令鼓勵聯邦貿易委員會利用其規則制定權來幫助加強該行業的競争,并保護消費者。
五、推出 AI.gov 與人才争奪計劃
拜登總統在 10 月 30 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推出了 AI.gov,這是一個新網站,展示聯邦政府在人工智能 (AI) 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此外還爲研究人員、開發人員和公衆提供資源和指導。這也是美國政府在人工智能領域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旨在推動人工智能在美國的發展和采用。
一個關鍵功能是政府新推出的 " 國家人工智能人才激增 " 門戶網站,該門戶旨在快速招募技術專家,以根據政府的價值觀構建和管理人工智能系統。該網站還提供了有關政府如何投資人工智能研發的信息。
獲得技術工人是科技行業的主要關注點,美國行政命令列出了一系列全面的指令,旨在提高具有人工智能專業知識的移民獲得綠卡或以其他方式爲處于人工智能和新興技術前沿的美國公司工作的能力。
該命令指示包括國務院和商務部以及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在内的多個機構開展一項海外活動,以宣傳美國作爲對具有科學或技術專業知識的外國人有吸引力的學習目的地、人工智能和其他關鍵技術的研究或工作。
六、受科技公司歡迎的 AI 監管政策
該行政命令建立在白宮與人工智能公司達成的非約束性協議的基礎上。美國政府的做法仍然對科技公司相對友好,強調創新和競争,而不是限制和約束,進一步體現了美國對人工智能監管相對寬松的态度。因此,各大科技公司基本上對這項行政命令表示歡迎。
微軟副董事長兼總裁布拉德 • 史密斯 (Brad Smith) 稱贊這是 " 人工智能技術治理方面又向前邁出的關鍵一步 "。
谷歌全球事務總裁肯特 • 沃克表示,該公司期待 " 與政府機構進行建設性合作,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力,包括讓政府服務變得更好、更快、更安全。"
Adobe 總法律顧問兼首席信托官 Dana Rao 表示:" 很高興看到白宮通過創建負責任的人工智能實踐框架來投資人工智能的發展。"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布拉德福德表示:" 這項行政命令可能是我們目前對美國政府所能期望的最好的行政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