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序遷流,時乘六龍,又到了十二年一度的龍年,又免不了在龍年開始的時候,談一談龍這個東西。
衆所周知,龍是虛構的動物。既然如此,"龍的形象主要來源于什麽" 就成了大家都熱衷讨論的問題。
讨論者衆多,自然難于達成一緻,關于龍的動物形象來源,學界主要有鳄魚說(唐蘭、楊锺健等)、大蛇說(徐乃湘等),以及豬、馬、河馬等各家說法。除動物之外,自然界的風(龍卷風)、雲、虹、電等,都被曾認爲是龍的基礎原型。
最初的龍
當然,也有人堅持認爲龍是自然界存在的實物,且指有恐龍、營口墜龍等一系列證據。不過,恐龍雖然名字裏有個 " 龍 " 字卻跟中國龍沒有絲毫關系。其對應的名稱 dinosaur,本意是 " 恐怖的蜥蜴 "。19 世紀後期,日本科學家引入此概念時,爲了彰顯這種動物的巨大與霸氣,棄 " 恐蜥 " 的直譯,而稱之爲 " 恐竜 "。傳入中國的時候,又對應作 " 恐龍 " ——顯然,它本來面目的蜥蜴是對應不到東方神龍身上的。
營口墜龍指的是 1934 年 8 月 8 日被發現在今遼甯盤錦某處的一具巨型動物骸骨。據稱,發現時該骸骨長 10 餘米,兩角各長約 1 米。不過,學者們一般認爲,這是一具被錯誤排列過的須鲸骸骨。此外,也有報道稱,古生物學家将部分 " 遺骨 " 鑒定爲野馬化石。很顯然,營口墜龍并不能作爲 " 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 " 的有效證據。
1934 年 8 月 14 日,《盛京時報》刊發營口墜龍報道,并配發當地人圍觀 " 龍骨 " 照片。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龍的形态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值得重視,那就是 " 星象說 "。中國古代天學所分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組合成蒼龍。傳統上,大家傾向于是現有 " 龍 " 的概念,再比照出 " 東方蒼龍 "。不過,現在我們知道,龍的形象起源比很多人預想的更早。
1987 年,距今約 6500 年的河南濮陽西水坡 M45 墓出土了" 中華第一龍虎 "。墓主人兩側用蚌殼擺出了龍虎造型,腳下又有蚌殼和人腿骨組成的不知名圖形(常被釋讀爲北鬥)。有考古學家認爲,這對龍虎實際上是對星象的描述。從這個角度來考量,先出現與星象對應的龍的概念,再逐漸将龍的形象豐富、具象化,這也并沒有什麽不合理之處。
河南濮陽西水坡 M45 墓出土了 " 中華第一龍虎 "。
甲骨文裏的龍
就龍的形象而言,雖然大家現在非常熟悉這樣的描述:角似鹿、耳似牛、鱗似魚、爪似鷹……也就是所謂" 龍有九似 ",但這些說法起源并不算太古老。早期的龍,形象非常模糊,無論是大家熟悉的紅山文化 C 型大玉龍,還是青銅器上的各種龍紋,雖然也都各具龍形,但最多也就是 " 三似 "" 四似 ",斷然稱不上 " 九似 ",和明清時代的标準龍形,差别就更大了。
紅山文化大玉龍,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徐來 攝
由此可見,龍的形象也是在曆史的演變過程中逐漸清晰、逐漸集中,最後才 " 定于一尊 " 的。
婦好墓出土的玉龍,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徐來 攝
早期的龍,地位恐怕也并不是太高。在甲骨文蔔辭中,可以見到不少商代方國的名字,其中之一就叫 " 龍方 ",其首領更是号稱 " 龍伯 "。研究者通常會将其解讀爲一個以龍爲圖騰的方國。堂堂中央朝廷,不拿龍作自己的象征,反倒讓撮爾藩屬大言不慚地以龍爲名。
合集 6950 己酉蔔,㱿〔鼎(貞)〕:令般取龍白(伯)。二。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合集 6585(貞乎帚妌伐龍方),紅框處字樣爲 " 龍方 "。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龍在當時的地位可見一斑。(順便一提,商代還有一個方國叫做虎方)更重要的是,這個龍方還不太老實,動不動就跟商王發生戰争。商王武丁時期,龍方成爲商王朝用兵的重要對象。
武丁當年曾經派出了許多名将,讨伐龍方。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大将是女性,名字叫做婦妌。
千萬别對 " 婦妌 " 這個名字感到疑惑。與那位大名鼎鼎的女中豪傑婦好一樣,婦妌也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的地位實際上高于婦好,名氣也遠比婦好來得大——著名的國之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所司的那個 " 母戊 " 其實就是婦妌。
司母戊鼎,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徐來 攝
餐桌上的龍
早期的龍不但要挨打,可能還會被端上餐桌。
《左傳》裏有這樣一個故事:夏代第十四任君主孔甲當政的時代,據說天降兩龍,一雌一雄。孔甲于是就派一個叫劉累的人,負責飼養這兩條龍,号稱 " 禦龍氏 "。結果,劉累這個臨時飼養員技能生疏,竟然弄死了雌龍。可能是想着 " 來都來了,不要浪費 ",他把這條龍剁巴剁巴炖成一鍋肉羹,給孔甲端上去了。孔甲吧嗒吧嗒吃得還挺開心。可劉累覺得不行,回頭找我要雌龍,給不出來,大概也能給我個肉羹的待遇。于是他偷摸留了。(後來漢高祖劉邦以平民的身份,專食秦鹿,爲了拔高自己,硬說劉累是自己的祖宗。這就是後話了)
這種 " 吃龍肉 " 的習俗據說流傳了很久。《述異記》中記載劉邦的後人、東漢孝章皇帝劉炟在位期間,有一次天降大雨,一條青龍墜落在宮中。大概是直接摔死了吧,所以劉炟下令取龍肉做羹湯,遍賜群臣。
吃龍肉甚至都吃出花樣來了。晉司空張華在《博物志》中提到,如果用鹹肉羹來腌漬龍肉,那麽龍肉上就會出現漂亮的花紋——大概也就更好吃了吧。
神話中的龍
早先,我曾經在自己的神話課裏提到過一個現象:重要的神祇往往是龍身。比如作爲開辟大神的盤古——如果硬要給中國神話捋一條時間線的話,他就是時間線的開端。(但盤古神話本身,起源并不是十分古早)在絕大部分現代造型中,他都是個手持巨斧的赤身壯漢。不過,考索文獻," 用斧頭劈開 " 這個細節是很晚近的演義作品《開辟衍繹通俗志傳》中才出現的。而最早記錄這段神話的書中,有一個版本(《大方廣佛華嚴經随疏演義鈔》引《三五曆紀》)明明白白地說着,盤古是 " 龍首蛇身 "。
除了盤古之外,北極鍾山的大神燭龍、水神共工、作爲太陽神的泰一(太乙)也都是呈現龍蛇之身的。龍蛇身大神中最有名的是伏羲和女娲。二位大神手持規矩,兩尾相交的形象,如今大概已經深入人心了。
唐代伏羲女娲圖。1967 年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葬,現藏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圖片來源:網絡。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不過,這似乎并不能說明龍的地位在很早的時期就已經非常重要了。因爲早期的描述中,常見蛇身的描述。畢竟對季風氣候區的農夫來說,田間潛藏的蛇是非常危險的動物。而且,有些人被蛇咬後幾乎毫發無傷,有些人則會立即死亡,死狀恐怖——這樣神秘莫測的結果,想必也極容易與超自然意志聯系起來。再往後,龍的形象趨于穩定,地位提升。再由蛇轉龍,也并非不合理。
早期的龍在神話中地位并不突出的另一個證據,是谶緯文獻中的龍。谶緯是秦漢間儒生方士造作出來的預言書。其中常常會提到 " 聖王 " 們的 " 感生 " 情況,其中大部分都與天空中的異常現象(彩虹、流星、亮星、雲等)有關,此外,還有吃了特殊的東西(玄鳥卵、珠、薏苡等)、觸碰到特殊的東西(大人迹)、看見特定的動物(白虎、馬、大人),以及與龍接觸(《含神霧》《論語譔考》)。
值得一提的是,劉邦作爲一個連父母的名字都失于記錄的平民,一朝手握秦鹿,在當時的情況下,其本人、後代、臣僚也必須不斷神話劉氏家世。前述劉累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後來,爲了把自己的家世與當時盛行的谶緯預言結合起來。漢家朝廷又說自己是 " 火德王天下 ",有 " 赤帝子斬白帝子 " 的征兆。更有甚者,《含神霧》說劉邦實質上是赤龍之後。這個說法倒并不是因爲龍在當時已經成爲帝王的象征了,而隻是沿用谶緯中諸多聖王征兆中 " 火德 " 一種而已。
作爲水神的龍王
龍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還有一種特别的功用,那就是水神龍王。這個身份還蠻奇怪的。因爲唐宋以後,龍的地位漸高,到元明之際,漸漸定于一尊,旁人不可僭越。可唯有龍王,雖然擁有 " 王号 ",但實際上隻不過是鎮守一方水域,依照上級指令行雲布雨的 " 職能部門 "。萬一有略微誤時錯點的,還有性命之憂。
出現這樣的差異,原因很簡單,龍王這個形象,并非來自本土文化。
中國本土文化中一直都存在水神和雨神,分别是河伯與雨師。河伯的稱謂可以上溯到商代。《周易 · 大壯》中說商代先公王亥,驅趕着牛馬來到大概位于現在河北省南部的 " 有易 ",與當地的部族作交易。結果遭到有易氏突襲。王亥被殺,牛馬被劫掠。據《今本竹書》,王亥之子上甲微聯合了河伯,消滅有易氏,爲父親報仇。上甲微也因此成爲商國的開國之祖。後來,商人一直都很崇奉河伯,在甲骨文中甚至稱之爲 " 高祖河 ",當成自己的祖先來置祭。
雨師雖然并沒有河伯那麽有名,但作爲蚩尤一黨的重要将領,曾經與黃帝軍大戰于涿鹿。雖然最後被旱魃制服了。但也算是神話中的名将了。
而龍王卻是源出印度。佛教中有一組八類護法神,以天和龍爲首,合稱 " 天龍八部 "。其中的龍,音譯那伽,原型是南亞地區常見的蟒蛇。蟒蛇的生境常常靠近水源,所以在南亞地區,那伽龍王也就被賦予了水神的屬性——至今去東南亞地區旅行,依然可以看到許多以那伽爲表現主題的雕像。
印度的那伽雕像,制作于曷薩拉王朝時期。圖片來源:Wikipedia。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那伽龍王的形象傳入中原地區,大抵在六朝之後——直到六朝時代,水神依然是東海君、青洪君、淋涔君之類的人格神。唐以後," 自然水域中有龍王 " 的思想才随着佛教的影響擴大而逐漸傳播開。也許是 " 外來的神仙好下雨 " 吧,龍王逐漸取代了傳統中國神話中的河伯雨師,成了唯一水神。不過,即使在唐人李朝威的《柳毅傳》中,龍王已經與行雲布雨聯系在了一起,它們也依然不是下雨這個行動的主角—— " 雨工 " 一角,還是要由形如白雲的羊群來扮演。
舊事翻篇,還看今朝。如今,龍的形象已經完全定型,意義上也被賦予了新的價值。祝科普中國的各位讀者朋友,在甲辰龍年裏,魚躍龍門,飛龍在天。恭喜發财。
春節答題赢紅包
喜迎春節
科普中國 " 答題赢紅包 " 活動
2024 年 2 月 9 日— 2 月 17 日
連續 9 天
每天萬元紅包等你來~
參與方式一:
參與方式二:
進入底部菜單欄,點擊 " 特色活動 " —— " 答題搶紅包 "
參與方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