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華商韬略出品人 畢亞軍
音 頻丨點擊小程序邊聽邊看
" 非常明确的是,我們已經穿越周期,複星的現金流壓力已經得到很好解決,現在要更多地聚焦發展,聚焦主業,更加創新,更強化品牌與全球化……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核心。"
8 月 31 日,複星國際 2023 年中期業績會上,郭廣昌如此定調當下的複星,并特别針對當前的大環境自勉與共勉:
" 應該更勇敢一點,更決絕一點,更加對未來充滿信心。"
成功解決流動性壓力,聚焦發展,聚焦主業,更加創新、品牌與全球化,正是複星 2023 上半年的總寫照。
期内,複星通過加大非戰略性非核心資産退出,集團合并報表層面退出項目回籠現金超人民币 200 億元,同時還獲得國内銀團貸款人民币 120 億元,并發行新一筆境外銀團貸款,截至 6 月 30 日已提款超過 5 億美元,複星國際境内運營主體——複星高科也完成了 20 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發行。
期内,複星國際成功兌付境内債券人民币 67.3 億元及超過 27 億美元境外債務,未來 12 個月已無海外公開債務壓力。截至期末,集團現金、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充裕達人民币 1146.8 億元,平均債務成本爲 5.3%,杠杆率加速下降至 51.8%,爲 2018 年以來最低位。
國際評級機構标普也在 5 月 30 日将複星國際的評級展望上調爲 " 穩定 ",稱其跨行業、跨地域的多元化資産組合,穩健積極的負債管理,将護航穿越經濟周期。
業績方面,産業表現是超預期驚喜。
期内,集團實現總收入人民币 970.6 億元,同比增長 10.9%;産業運營利潤人民币 33.7 億元,同口徑同比提升 66%。産業利潤強弱決定企業生命力盛衰,66% 高增長之下,複星旗下豫園股份、複星醫藥、複星葡萄牙保險、複星旅文四大核心子公司顯示出強勁活力與張力。
期内,四大核心公司均收入正增長,合計收入達人民币 707.6 億元,同比上升 12.4%,集團占比已達 73%。豫園股份營收同比增長 21.86%,達人民币 274.44 億元;複星旅文收入大幅增長 38.7% 達人民币 89 億元,并告别此前受疫情拖累的連續虧損,強力扭虧爲盈。
自 2016 年向家庭消費産業聚焦的複星,定位于 " 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産業集團 ",并将 " 創新 " 與 " 全球化 " 在集團置頂。報告期内,這兩大關鍵也被進一步強化:
創新方面,期内科創投入達 42 億元,剔除已退出企業去年同期的投入,同比增長 20%。複星長期積澱的科創能力也正持續轉化爲産業成果,如:
複宏漢霖自主研發的生物創新藥 H 藥漢斯狀已在中國獲批治療 3 項适應症,成爲全球首款獲批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抗 PD-1 單抗;漢曲優美國上市許可申請獲 FDA 受理,有望成爲首個中國、歐盟、美國獲批的國産生物類似藥;直觀複星的國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走到最後一公裏;多家子、孫公司獲得省市與國家級 " 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認定。
伴随漢斯狀、漢曲優等核心商業化産品加速放量,複星持續投入 13 年,也虧損 13 年的世界級生物創新藥企複宏漢霖,更在本報告期迎來曆史轉折:首次實現可持續的商業化盈利。
即便近年來全球化逆流,複星也堅定着全球化信念,并以 " 全球組織 + 本地經營 " 升級着全球化運營,取得了海外收入 10 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60%的業績。期内,複星海外收入繼續同比增長 15%,達人民币 440.9 億元,占總收入 45.4%,已撐起集團營收半壁江山。
其海外業務收入增速已超過國内業務。
複星醫藥旗下印度 Gland Pharma 收購法國 Cenexi 集團,戰略布局歐洲 CDMO 業務,另有子公司獲國際金融公司(IFC)5,000 萬歐元貸款,加快在非洲科特迪瓦建立藥品生産和分銷中心;舍得酒業新覆蓋 9 個國家及地區;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将在中國推出全新城市度假産品線 " 地中海 · 白日方舟 ",落子南京、太倉。
除推動旗下中國企業全球化,複星也推動着其海外企業的全球化且進展喜人,如:複星葡萄牙保險,大力提升拉丁美洲等海外業務,實現國際業務同比增長 19.4%,其國際收入已占總收入的 30%;主要爲寶馬、戴姆勒、大衆等國際一線汽車生産商提供智能生産支持的德國 FFT 打入墨西哥市場,使德國之外的收入從 2022 年的 44% 提升至 63% ……
全球化是複星最顯著的優勢特點。一共隻在業績發布會現場回答兩個問題的郭廣昌,也兩次都把全球化作爲重點。他說:"中國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所擁有的全球化商業能力,以及全球化企業,不是多了,而是實在太少了。全球化是複星最寶貴的能力之一,集團還會繼續加大全球化,尤其是加大全球化創新與全球化市場發展。"
郭廣昌認爲,世界經濟的主旋律依然會是全球互通與合作,相對過去強調引入海外資源能力到中國,如今他也高度看好中國競争力的全球化:
" 中國各行各業内卷厲害,弊端是往往卷得大家利潤都很薄,好處是卷出競争力,我能想到的未來景象是,中國能力在全球市場賺錢。"
去年此時,複星還置身于被郭廣昌稱爲 " 完美風暴 " 的危機之中:疫情疊加地緣沖突令全球經濟大勢不妙,國内大企業普遍遭遇流動性危機,複星也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沖擊,穆迪接連調降信用評級,有媒體甚至謠傳它會是下一個倒下的。
但它非但沒有倒下,反而生命力更旺盛。
在經濟景氣并沒有顯著改善的環境下,它是怎麽做到的?
入主舍得酒業之後,哲學系畢業的郭廣昌,與人分享多了一個話題:舍得酒背後 " 舍 " 與 " 得 " 的智慧。
複星穿越完美風暴,首先也是靠了 " 舍得 ":舍棄非戰略非核心資産與業務,得到戰略聚焦與強化,進而從烏雲壓頂走到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輕的是流動性壓力,也是輕資産。
事實上,向家庭消費産業轉型升級以來,複星就一直以 " 舍得 " 之道加強戰略聚焦:退減非戰略性非核心資産與業務,加碼戰略性産業與業務深耕,退減重資産,加碼創新輕資産。
但過去的慣性,年營收超 1700 億元,遍及全球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龐雜資産與業務體系,以及體系下的内外利益格局,注定讓其戰略聚焦,包括非戰略性業務的退出充滿牽絆。
于是,流動性壓力之下的複星幹脆更徹底的 " 舍得 ",把化解流動性壓力與締造 " 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産業集團 ",兩場麥子合爲一場打:加大非戰略退出,加強戰略聚焦。
危機也因此在創造痛苦的同時創造機會:增強決心與共識,對掣肘轉型的牽絆快刀斬亂麻。
于是,有了——大手筆退出或減持南京南鋼、招金礦業、中山公用、泰和科技、青島啤酒等,2022 年一年就完成超 400 億元的資産退出簽約,回籠近 300 億元資金。
有了——在外界眼中的最困難時刻,斥資拿下上海黃浦區核心地段——福佑路 16 宗地塊,鼎定大豫園片區扛鼎地位,并繼續加大對全球化産業的布局。比如:
▲地中海白日方舟 · 南京仙林度假村
Club Med 一年内全球新開五家度假村;時尚奢侈品集團 Lanvin Group(複朗集團)在紐交所上市;直觀複星在上海張江開建總投資 7 億元人民币的醫療機器人制造與研發中心;印度制藥公司 Gland Pharma 收購法國 Cenexi;複星醫藥在科特迪瓦建立藥品生産和分銷中心……
有了——以科創、全球化爲核心的産業運營,組織效率的強化與提升,包括:
深入推進 " 全球組織 + 本地經營 " 讓複星既全球一家,也在每個所在地都落地安 " 家 "。
員工才是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産,強化合夥人制度,倡導企業家精神,搭建60 後、70 後做董事長,80 後做 CEO,90 後在一線奮戰的新老結合作戰部隊。
也有了—— " 複星穿越了‘完美風暴’,‘輕’舟已過萬‘重‘山,何懼前望幾多重……伴随經濟持續恢複,堅定創新驅動和全球運營的複星,将迎來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本次完美風暴之前,複星也曾經曆過風波考驗,但都一一化險爲夷,闖關升級。
其成功因素是綜合的,比如對經濟周期與社會趨勢的恰當把握,比如對自身能力與實力的把握,比如對社會責任承擔的積極承擔等等。
但一切一切的根本,還在于它始終堅守着商業的本質,堅守着作爲一家企業的天職:可持續地爲顧客與社會創造更好與更多價值。從 90 年代創業初期研發 PCR 乙型肝炎診斷試劑,開啓研發和産業之路,到如今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産業,它始終以價值創造爲天條。
2016 年轉型以來,郭廣昌更是推出了諸如強化科創、創新實踐 FC2M 家庭幸福生态戰略等系列舉措,推動集團深耕産業,創造極緻産品與服務,爲顧客與社會創造獨特價值。
2018 年,他就曾在浙商總會年會上的發言中提問:我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客戶身上?在了解自己的産品上?在提升産品服務上?到底願意不願意慢下來,去做點慢的事情?
他自封爲集團首席産品體驗官并分享說,對于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聚焦産品,每個董事長都應該是首席産品體驗官。産品好不好,客戶滿不滿意,自己應該是最了解的。
三亞亞特蘭蒂斯開業前,郭廣昌不但親自體驗了各項設施與遊樂項目,而且在社交媒體當起首席推銷官。該項目開業至今,也一直是三亞乃至整個中國文旅的頂流。
這些年,郭廣昌更明确要求複星每個産業都要做到數一數二,并不斷靈魂拷問:" 爲什麽這個産業需要由複星來做?複星有沒有能力做出獨特價值,并且做到數一數二?"
他說," 如果沒有獨特性,沒有爲社會創造獨特價值,原則上就不做。"
複星管理層這些年最熟悉的事情之一就是,郭廣昌經常深夜在各種群,要麽提要求,要麽談感想,要麽批評或表揚人,核心也都是,什麽産品做出了極緻,什麽産品簡直是渣渣。
複星的全球化,核心邏輯也是以全球創新爲全球客戶創造更多價值。複星醫藥、舍得酒業等國内企業出海,Club Med、Lanvin、亞特蘭蒂斯等進中國,都是這一邏輯的貫徹。
這次評級和債務壓力中,複星能快速處置非核心非戰略資産,降債增肌的根本原因,也在于辦出了有核心價值的好企業,所以才有人願意,甚至争着購買這些項目與企業。用郭廣昌的話說就是:
能賣出去的企業是好企業,真正把企業做好了,才會有人要。
與複星形成對比的是,不少遇到流動性問題的企業,擁有大量資産與業務,但卻想賣也賣不掉,甚至賬面資産上千億的企業,會被幾個億,乃至幾千萬的到期債務徹底放倒。
中期業績發布前,郭廣昌也再次在内部拷問了複星的産業價值,重申複星将繼續瘦身健體,以終爲始,明确戰略,堅持以全球化資源與能力,爲全球家庭創新創造價值。
他甚至認爲:今後,民企能賺的就是 " 辛苦運營 " 的錢,賺 " 辛苦運營 " 的錢,也就是賺創新創造價值的錢。
這次業績會上,面對未來發展的提問,郭廣昌的結論也是:" 作爲企業沒有辦法選擇環境,隻有适應環境,走出自己道路,更好發展,更好創新,更好服務客戶,創造價值。做企業就這點事兒,我們一步步把它做好。我們這些人說老不老,說小不小,反正繼續努力!"
郭廣昌在業績會上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經濟恢複需要時間,要有耐心,但國家持續出台利好政策,外部宏觀環境都會利于中國經濟恢複。前些年大環境好時,一直強調 " 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兢兢業業 " 的他,今天強調的則是:
" 面對今天的環境,應該更勇敢一點,更決絕一點,更加對未來充滿信心。"
縱觀商業世界的盛衰成敗,危機往往都是帶着禮物來的,它 "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 ",但這個禮物,隻有極少人可以承受它,更少人可以用好它。
2022 年的完美風暴,就是送給複星的一份禮物:在它三十而立之年,讓它更能立得起 " 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産業集團 " 的而立之禮。
複星承受了它,也用好了它。
大環境好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兢兢業業;大環境不好時,更勇敢一點,更決絕一點,更加對未來充滿信心,也許就是複星能過萬重山,下一步還能更上一層樓的原因。
THE END
尊敬的讀者朋友們,衷心感謝您訂閱《華商韬略》,爲了便于您及時收到我們的最新推送,敬請星标華商韬略公衆号,感謝支持,期待長久伴您同行。
華商韬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宋曉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圖蟲創意、東方 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爲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華商韬略旗下公衆号,歡迎關注
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敬請聯系:010-65580525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号【特色成長計劃】
簽約賬号【華商韬略】原創内容
◆◆◆
"點贊" 是喜歡," 在看分享 " 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