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唐了。
在 2023 年,唐這個字被互聯網賦予了一個全新含義。
當你看 LOL 比賽,選手打出謎之操作時,你可以說他唐;當你刷到一個視頻,裏面的人擠眉弄眼像個小醜一樣表演,你也可以說他唐;當你在評論區看到逆天發言,你還可以說他唐。
因他而起的詞組,如今也擴展出了唐僧、唐螂、半唐、唐人等。
隐約讓人覺得,這個 " 唐 " 不是啥好詞兒。
打開互聯網抽象用語詞典,你會發現唐這個字的份量,如今已經和急樂典批孝繃麻并列,堪稱抽象八藝。
深究其背後的意思,其實和 dinner、傘兵差不多,表弱智、傻缺的含義。
至于它的來源,則是病症 " 唐氏綜合征 " 的首字縮寫。
而唐氏綜合征,即 21- 三體綜合征。
因爲多了一條染色體,從而導緻患者智力障礙、面容特殊、生長發育和畸形等症狀的疾病。其中唐氏,則取自 Dr.JohnLangdonDown,也就是第一位對這個病進行總結發表的醫生。
顯然唐氏綜合征患者的智力和外貌,都與常人不同。
因此,唐這個字,就這麽成了一種帶有較強攻擊屬性的互聯網用語。
但要說到起源,其實有點模糊。
沒錯的話,大概起始于一兩年前改改張順飛的直播間。
作爲抽象工作室成員之一,張順飛在遊戲或現實裏做出一些逆天操作時,就被彈幕稱之爲唐氏綜合征表現。
後來,就幹脆用唐簡稱了。
再然後,劇情走向有點逆天的動畫番劇《 國王排名 》爆火。
觀衆瘋狂吐槽劇情,而且主角小王子的長相,還有點像唐氏綜合征那張共同的 " 國際臉 ",于是彈幕上就又出現了唐字。
配合 B 站的主角同款 V 字笑臉表情,唐這個詞算徹底出了圈。
發展到現在這個節骨眼,互聯網已然是一片 " 大唐盛世 "。
那些又尬又土的視頻内容,終于有了一個精準且符合氣質的形容詞,唐。
其實大部分第一次聽說唐的網友,應該很難把它和唐氏綜合征聯系起來。
畢竟病症身不由己,病人們是個值得保護的弱勢群體,社會層面也在不停地給予他們幫助。
把唐拿來用作貶義,太地獄了。
可事情發展始終比大夥預料得更快,一開始,唐還隻是用來形容那些正常人賣醜降智的視頻和行爲,頂多将其看做是嘴損的表現。
但現在,情況卻開始變得畸形且荒唐,甚至讓人生理不适。
因爲網上已經有了這麽個群體——互聯網唐人。
# 後續内容可能會引起部分不适,謹慎觀看
它并非代表所有網上的唐氏患者,而是指代那些同樣有着各種天生缺陷、智力低下,專門被人拿來抽象調侃的 " 視頻博主 "。
比如下面這位,抖音小鴨哥。
這位來自河南鄭州農村的标準唐氏患者,年紀不大,口齒不清,智商大概和 3 歲小孩差不多,舌頭常年吐在外面,都算是唐氏症狀之一。
而他賬号裏的視頻内容,大多是由智力正常的哥哥拍攝。
你可以說他們拍的是段子,也可以說是生活日常,或胡亂拍,都沒問題。
因爲視頻主旨一般隻有一個,那就是展示小鴨哥 " 唐氏 " 的一面,甚至有時候他哥還會陪着他一起唐。
小鴨哥的視頻,就是直白展現他和他哥的真實生活。
盡管怼臉拍攝日常,多少有點難堪,但有點别具一格的視頻風格,反倒讓小鴨哥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流量。
隻是,視頻可能确實拍的也有些抽象。
因此小鴨哥的受衆,也從愛心人士,變成了抽象樂子人。
這簡直是完全不在同一世界的兩種人。
所以,現在小鴨哥的評論區裏,最多的就是各種 P 圖選手。
剩下的,基本就是 " 有點像 XX " 組,以及各種玩梗組。
時不時也會有人感慨一下鴨哥的處境,然後繼續加大力度玩梗。
偶爾小鴨哥也會跟他哥開個直播,又因爲直播間容易被封,現在小鴨哥出場一般還要帶個頭套。
其實鴨哥的境況,和之前聊過的小馬雲有點相似。
網友翻出來鴨哥受欺負的視頻,似乎也說明了他過得并沒想象中舒服。
面對大家的調侃,以小鴨哥的腦力也計算不出結果。
但他應該知道,隻有打開手機攝像頭對着自己,興許才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而除了小鴨哥,還有個袖珍人小曉。
她生活在四川某山村,網傳年齡 35 歲,體重不到 30 斤,侏儒症讓她的身高看上去和小孩子差不多,智商也是。
因爲模樣特殊,網友都叫她耗子二姨。
這個賬号似乎是小曉的母親在運營,同樣是以分享日常 + 直播的模式。
分享的視頻基本事無巨細,突出一個不施粉黛,有啥拍啥。
家裏人也許是爲了賺錢,又也許是單純想分享,但把小曉如此放到網上,是網友最不理解的一點。
因爲小曉的病症和生長環境,讓她經常展現出暴戾乖張的一面,對母親拳腳相向。
母親則是把抖音當朋友圈用,手機直接把這些拍下來,加個字幕就投稿。
誰成想,這卻成了網友從同情轉向調侃的出發點。
" 養她好像養了個哥布林 "
每天評論區對小曉玩梗的人不在少數,反正既然你敢發,那我就敢評論。
估摸着,應該和小鴨哥那邊的是同一批人。
有的人要麽 @好兄弟,說刷抖音刷到嫂子了;
那邊說小鴨哥像 UZi,這邊就感覺小曉長得有點像夢淚。
要麽玩點地域梗,要麽就是用固定句式開頭,整幾個低俗笑話。
當然也有人表示同情,或是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評論區裏也并非全是壓倒性的取笑和嘲諷。
大家不願取笑,但看到如今這般,又無可奈何。
而且,像小鴨哥、小曉這樣的 " 唐人網紅 ",可比咱想象中多得多。
礙于智力問題,他們自己通常沒法勝任拍視頻的工作,都是家裏人負責。
至于人家是單純地想分享,還是爲了賺點外塊,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最後能被抽象樂子人選中的,大多是那種 " 給人強烈異樣不适感 " 的視頻。
通俗點說,應該就是讓你看完之後,會發出 " 這種視頻爲什麽要發到網上? " 感慨的視頻。
可後來,随着唐這個概念的普及,範圍也不僅僅限于 " 智力疾病 " 了。
所有看上去讓人不适的疾病患者視頻,現在全可以劃進 " 唐人 " 範圍。
比如長相極具攻擊性,能第一時間帶給觀衆視覺沖擊的。
也因爲智力正常,所以這類人中不少人都是自願直播、拍尬劇。
然後刻意誇大身上的吸睛之處,以博取更多眼球。
不過,大多數人應該還是會感到震驚,怎麽網上現在都成這樣了?
大家每天看着一群病人,開着下三濫的玩笑,怎麽就沒有一點道德米線?
這簡直就像是 2023 年的新時代 Freak show( 畸形秀 ),一群身體健全的人們圍坐在一起觀賞着那些身材矮小,四肢殘缺的畸形演員,隻不過地點從馬戲團搬到了互聯網上。
但如果禁止網上對 " 唐人 " 群體的抽象解構,說不定還會有人說你多管閑事。
就像曾經靠着畸形秀發家的女演員瑪麗 · 安 · 貝萬,當時如果有人聲稱比她醜,那很有可能會被她告上法庭。
因爲這相當于砸了她的飯碗,失去了最醜這個頭銜,就失去了含金量。
就像把抽象樂子人都整走了,這些生活都難以自理的病人就沒了觀衆,怕是很難找到跟直播各方面對等的工作。
但要知道的是,畸形秀最終被大多數國家禁止,因爲這種基于殘障人士的獵奇秀場,有違正常社會道德觀和倫理,甚至還催生出了不少犯罪和強迫行爲。
在很多人看來,樂子人給這個群體帶來了熱梗,讓他們可以通過網絡打賞自力更生,盡管都是些地獄爛梗,可怎麽也比活不下去強。
其實這本身沒什麽,樂子人也确實自帶流量。
可不得不說,現在發展得有點過了。
這些殘障博主如今幾乎沒有人格可言,甚至大街上被鞭子抽打、被圍觀取笑的耍猴兒,也就不過如此。
這個弱勢群體本就不多的話語權,也越來越稀薄。
他們沒法決定自己的出生,更沒法決定自己的人生。
隻是看着有人用這種方法搞直播、賺了錢,還相對輕松,他們就被衆議裹挾,走向了販賣自己的道路,從這一刻起,徹底淪爲了一個任人消遣的角色。
說這些,倒不是希望此類視頻從此絕迹,而是想看到從平台或其他層面,能給他們出一些規範和建議,稍微指導指導,别像現在這樣野蠻生長,成爲抽象狂歡。
在網上消費自我、賣慘,屬于是自暴自棄 + 放棄治療,絕不該是唯一出路。
就算,他們真的隻能靠拍視頻維持生活,我也希望他們不用丢掉自己的人格。
說白了,開玩笑或者自嘲都可以,冒犯也能成爲一種藝術。
但單純的攻擊,就真沒必要了。
沒人能阻止 " 唐 " 字在互聯網上的衍變。
它以後可能也會像 " 翔 "、" 草 " 字一樣,成爲某種起名禁區。
但 " 唐人們 " 的境遇,也許現在改變,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