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紫金商業評論》,授權紫金财經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
步入 7 月,各大新能源車企相繼公布上月銷量以及上半年整體銷量。
整體來看,多家新能源車企銷量在 6 月迎來大幅增長,部分品牌實現同比環比雙增。
其中,埃安以 4.5 萬輛成績創曆史新高,理想首次突破 3 萬輛,曾出現銷量下滑的蔚來、小鵬等品牌,銷量也環比恢複正增長,呈回暖的趨勢。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瞬息萬變," 國補 " 退出舞台,各大車企掀起 " 價格戰 " 高潮……如今,2023 年已經過半,各大新能源車企的 " 戰況 " 如何?
比亞迪一騎絕塵,特斯拉穩坐純電榜首
新能源的大潮之下,比亞迪的霸主地位越來越穩固。
在剛剛過去的 2023 年 6 月,比亞迪再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25.3 萬輛,同比增長幅度爲 88.8%。
其中,乘用車銷量 25.17 萬輛。而在乘用車銷量中,有 12.82 萬輛爲純電動車,12.35 萬輛爲混動車,整體來看,比亞迪純電和混動的銷量基本爲 1:1。
整個上半年,比亞迪已經實現 125.56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95.78%,這一數字已經達到去年全年銷量的 2/3。
今年 4 月,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 2023 上海車展上表示,比亞迪 2023 年銷量目标是 300 萬輛,其中包括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
也就是說,相比去年 186 萬輛的銷量,比亞迪今年要實現同比增長 61.3%,才能夠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标。如果比亞迪能夠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勢頭,今年完成 300 萬輛的銷量目标大有希望。
在比亞迪公布創紀錄的六月銷量之後,特斯拉也 " 不甘落後 "。
特斯拉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 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共生産 47.97 萬輛新車,交付量超過 46.61 萬輛。
這個成績,不僅讓特斯拉穩坐全球純電動車交付量榜首,也讓其創下曆史最高季度交付紀錄。
值得關注的是,2023 年第二季度特斯拉新車的産量依然高于交付量,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供大于求。
爲了刺激銷量,特斯拉不止一次在價格方面進行調整。7 月 1 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特斯拉所有版本的 Model X 和 Model S 的價格将再降低 3.5 萬元至 4.5 萬元。此次降價,也進一步體現了特斯拉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提振銷量的決心。
新勢力闆塊格局生變
在一衆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在 6 月份的表現可圈可點。
6 月,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 32575 輛,居國内造車新勢力榜首,這也是理想汽車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三萬輛;2023 年上半年,其累計交付新車 13.91 萬輛,已超過 2022 年全年的交付量。
緊随理想汽車之後的零跑汽車,以 13209 輛的交付成績,成爲新勢力車企月度交付量第二;哪吒汽車以 12132 輛的交付量居于新勢力第三,連續四個月交付量破萬。
蔚來汽車在經曆 4 月、5 月的低潮期後,6 月銷量成功破萬達到 10707 輛,重新站上萬輛關口。外界認爲這主要歸功于蔚來在 6 月開啓的全系降價行爲。
6 月 12 日,蔚來宣布全系降價 3 萬元,并更改換電權益,降低了用戶購車門檻,讓用戶以更靈活的方式體驗蔚來的服務。
作爲曾經和理想平起平坐的小鵬汽車,眼下正面臨一些銷量困境,6 月小鵬汽車交付 8620 輛,環比增長 14.8%,但同比大跌 43.64%。
綜上所述,在今年上半年的新勢力版圖中," 蔚小理第一陣營 " 的說法已經不複存在,随着零跑、哪吒等 " 新新勢力 " 銷量快速上升,新的格局似乎正在慢慢地形成。
新勢力之外,傳統車企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同樣來勢洶洶,其能量不容小觑。
埃安、極氪、岚圖、深藍等品牌都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其中,廣汽埃安 6 月銷量爲 4.5 萬輛,同比增長 86.7%,連續 4 個月實現銷量超過 4 萬輛;吉利汽車旗下極氪汽車 6 月份交付 1.06 萬輛,同比增長約 146.9%,環比增長 22.4%,今年上半年,極氪共計交付 42633 輛。
東風汽車旗下岚圖汽車 6 月交付 3003 輛,與 5 月基本持平,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突破 1.5 萬輛;長安旗下的深藍汽車今年 6 月交付 8041 輛,月銷過萬輛指日可待。
新能源汽車下半場:出海
随着上半年的結束,國内的新能源車市場也迎來了 " 下半場 " 的角逐。
當下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日趨 " 白熱化 ",海外市場與國内對比,有相當的 " 溫度差 ",這将促使中國車企在全球市場上開疆拓土。
據乘聯會發布的全國新能源市場深度分析報告,2023 年 5 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達 9.7 萬輛,同比增長 149.1%,環比增長 6.9%;2023 年 1-5 月新能源車出口 41 萬輛,同比增長 165.2%。
新能源汽車 " 出海 " 已經形成一股潮流,早已不是個别現象。
6 月 17 日,賽力斯首次歐洲萬裏行活動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正式啓動。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賽力斯旗下 SERES、DFSK 兩大品牌智能電動汽車相繼出口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并在印尼建設整車智慧工廠。
6 月 28 日,廣汽埃安宣布正式進軍泰國市場,并與泰國首家經銷商代表錦彙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極氪的歐洲戰略也開始落地。今年 6 月底,極氪汽車宣布旗下豪華獵裝轎跑極氪 001 及新奢全能 SUV 極氪 X 兩款車型,正式在歐洲開始預售,這兩款車型将率先于瑞典、荷蘭兩地開售,預計年内開啓首批交付。
對于很多新能源車企來說,出海是跳出本土 " 内耗 " 式競争,尋求更廣闊市場的最優解。而在國内市場成長起來的新能源車企們,在國際上已經有了非常強悍的競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