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誕生至今不過兩年多時間,但跨境電商平台 Temu 已然成爲一個龐然大物,也被視爲拼多多的第二增長曲線,一舉一動都吸引着外界的目光。例如不久前 Sensor Tower 發布的《2025 年移動市場報告》就顯示,Temu 成爲了 2024 年全球下載量最高的購物類應用。

相較之下,拼多多面向國内市場的全球購業務多多國際,雖然上線時間更早,并一度創實現部分類目月環比增速超 200%,但近年來卻名聲不顯。而且即便是在拼多多主站,多多國際的入口也藏得比較深。不過近期,拼多多方面似乎是有意加速推進多多國際的發展。
日前有消息顯示,多多國際已開啓新一輪的商家招募,其中包括針對生活或來往境外有便利條件的境内個人,開放海淘個人店的入駐。
據多多國際方面透露,海淘個人店的入駐流程、運營機制十分簡單,資質要求也少,并不收取入駐費用(0 傭金,0 扣點)與保證金。入駐成功後,店鋪商品将獲得 " 全球購 " 專屬标識,并且平台會借助算法幫助商品觸達更精準的人群,強化消費者對于海淘商品的心智。
此外,個人賣家還可根據個人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海外進口(國内發貨)、海外 CC 個人行郵(海外郵寄至國内 ) 等不同發貨模式,但暫時還無法使用保稅發貨模式。

據悉,這也是多多國際首次将準入門檻降低至個人商家,此前這一業務僅支持有公司經營主體的品牌或授權經銷商入駐。
通過降低準入門檻、開放個人賣家的入駐,多多國際顯然将有望吸納更多的中小賣家,甚至是代購的參與,從而豐富區域特色、小衆及長尾類商品的供給,補齊官方直采的短闆,從而進一步提高市場競争力。而且個人賣家通常有着更靈活的采購渠道,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增加平台的活力和商品多樣性。
此外,個人賣家也就意味着沒有品牌溢價,有助于拼多多進一步鞏固 " 低價之王 " 的地位。這一點參考近年來國内電商平台爲實現低價,一度紛紛加大對中小商家的招募力度便不難發現。
事實上,除了拼多多之外,全球購、海淘業務也早已被其他國内主流電商平台盯上。例如早在 2020 年,天貓國際便宣布升級海外倉業務,正式發布官方跨境直郵業務 " 海外直購 ",并推出 " 無配貨買愛馬仕 "、" 滿 299 全球包郵 "、" 專機閃送全球 7 日達 "、" 海外專櫃同步上新 "、" 官方直采海外原版 " 五大權益。

說到底,随着互聯網技術和物流體系的不斷升級,用戶的需求也正在無限拓寬,近年來跨境進口市場規模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在尼爾森發布的《2024 年中國跨境進口消費趨勢白皮書》中顯示,2018 至 2023 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規模已提升至 5483 億元。而在用戶規模上,2017 年至 2023 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使用人數以近兩成的增速逐年攀升,7 年間人數呈現 3 倍增長,在 2023 年就已達到 1.88 億人。
這也就意味着盡管諸如網易考拉、洋碼頭這些垂類跨境電商平台難逃被收購、瀕臨關停等局面,但對于淘天、京東等頭部綜合類平台而言,全球購和海淘仍是一個有利可圖的方向。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繼此前在國内關停自營電商業務後,2024 年 11 月亞馬遜海外購就已入駐京東、開設旗艦店。雖然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用戶增長放緩的背景下,競合正成爲互聯網大廠相互之間關系的新注解,但身爲海外頭部電商平台,亞馬遜在京東開店的意義顯然還是非同一般,一如當年當當入駐京東一樣。

從一定程度來說,亞馬遜在國内市場的 " 退讓 ",無疑就爲淘天、京東等國内平台騰出了更多的空間。此外對于電商平台而言,加碼全球購、海淘業務除了是順應用戶需求之外,或許也是爲了給國内商家引入更多的競争壓力。
當然,說回到拼多多,數量衆多的競争對手,也就意味着其想要将自己全球購業務推上更高的台階并不容易。
與多多國際的 " 寂寂無名相比 ",過去兩年淘天、抖音電商等平台一直在秀自己所取得的成績。例如此前在 2024 年 7 月,天貓方面就曾宣布,當年第二季度有超過 400 個海外品牌在天貓國際開出中國首店,并作爲進駐中國市場的第一站。而在 2024 年雙十一期間,抖音電商全球購業務則實現了支付 GMV 同比 101% 增長,支付破百萬品牌達 746 個。
此外就拼多多這次降低準入門檻而言,雖然引入個人賣家有助于多多國際豐富供給,但個人賣家的分散性無疑也增加了監管難度。一旦商品質量糾紛頻發,勢必就會降低用戶的信任度,所以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無疑是拼多多接下來需要面對的考驗。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三易生活 "(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