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上半年,汽車經銷商對主機廠的滿意度,降至近 10 年來 " 冰點 "。不少公司的股價表現和上半年業績,似乎也不樂觀。8 月 25 日,成都車展拉開帷幕,會不會給 2023 持續低迷大半年的中國車市,注入一劑強心劑 ?
作 者 | 崔一然
責 編 | 尚 武
出 品 | 汽車 K 線
" 上半年已經虧了幾十萬,現在賣車不賺錢。" 一家位于北京北五環的某高端汽車品牌店負責人告訴《汽車 K 線》。如果說少數經銷商出現經營壓力是個别現象,那麽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公布的 2023 年上半年财報顯示,行業的盈利确實出現了大幅下滑,生存壓力也在增加。
2023 年,疫情散去,人們生活恢複正常後,中國汽車市場卻似乎并沒有迎來想象中的快速增長。從年初至今,汽車市場 " 價格戰 " 不斷,處在 " 旋渦 " 中,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汽車巨頭,都很難獨善其身,身處一線的汽車經銷商,更是苦不堪言——壓力猛增、虧損加劇。
8 月 16 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以下簡稱 " 流通協會 ")發布 2023 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調查對象以乘用車授權經銷商爲主,共覆蓋中國 40 餘家汽車經銷商集團及超百家單店經銷商)。此次報告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汽車主機廠與經銷商之間 " 微妙 " 的關系變化。
本應是互相依存的 " 廠商 " 關系,如今卻變得舉步維艱,這不禁讓人們回想到 10 多年前,中國車市從高速增長變爲 " 個位數增長 " 時代,廠商關系出現第一次深刻變化的時期。
隻不過今年,很多品牌連個位數增長都沒有,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 年 1-7 月,中國乘用車銷量爲負增長(-0.7%)。加上越來越多汽車品牌在造車新勢力帶動下,嘗試直營、代理等新模式,所以廠商關系變得更加不同往日。部分經銷商曾表示,或許以後的模式不再是 "4S" 店,而是 "3S" 店。
1
" 處處不滿意 " 與無法完成的任務
從《汽車 K 線》統計的各大汽車業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度目标來看,前 7 個月能完成 50% 以上目标的車企寥寥,更不用說其分攤給各家經銷商的任務,能不大量壓庫存,已屬仁義之舉。
根據流通協會報告結果顯示,在 2023 年上半年,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标的汽車經銷商占比僅爲 24.9%,不足三成,這就可能意味着絕大部分經銷商拿不到或拿不全汽車廠商的各種返利、補貼及獎勵。
或因此,汽車經銷商對廠商關系的滿意度評價明顯下降,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每半年發布的 "VoCAR 中國汽車經銷商之聲 2023 H2 夏季版調研 " 來看, " 夥伴關系 " 模塊得分降幅最大,比一年前低 0.6 分。
而總體滿意度甚至達到十年内最低水平—— 73.1 分,遠不及疫情爆發的 2020 年和 2021 年的 80.6 及 82.7 分。
「圖片來源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具體到業務闆塊來講,新車業務在四個主要闆塊中,滿意度最低,爲 67.3 分;金融保險業務滿意度較高,達到 80.8 分。另一方面,在廠商政策和廠商管理層面,滿意度也僅在 70 分徘徊,同去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由于今年上半年汽車價格倒挂嚴重,經銷商對市場秩序管理呈現十分 " 不滿意 " 的态度,對廠家搭售滞銷車型的反應也較爲強烈。
另一方面,庫存積壓過多,也成爲壓死經銷商這隻 " 瘦駱駝 " 的又一根稻草。
「圖片來源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8 月 10 日,流通協會發布 7 月份 " 汽車經銷商庫存 " 調查結果:7 月份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爲 1.7,環比上升 25.9%,同比上升 17.2%,庫存水平再次處在警戒線之上,經銷商庫存深度超過 2 個月的有 10 個品牌。北京汽車、東風日産、北京現代庫存深度更是超過 2.5。
具體來看,高端豪華及進口品牌庫存系數爲 1.22,環比上升 40.2%;合資品牌庫存系數爲 1.89,環比上升 26.8%;自主品牌庫存系數爲 1.69,環比上升 18.2%。
據部分經銷商反應,在增量時代,經銷商們幾乎不會去在乎庫存系數,但現如今存量市場,甚至 " 減量時代 ",經銷商們不得不時刻關注主機廠的一舉一動,盡量控制自己的庫存。
2
賣車不賺錢?汽車經銷商闆塊 " 飄綠 "
讓經銷商們苦不堪言的,除了疲軟的市場、高壓的庫存外,更重要的是随之反映出的盈利壓力,在持續擴大。
調查顯示,2023 年上半年經銷商虧損的比例爲 50.3%,盈利比例僅爲 35.2%,持平比例爲 14.5%,虧損面處于近年高位,并且是過去 5 年來首次虧損比例超過半數的狀況。
「圖片來源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從報告中經銷商利潤構成來看,新車銷售利潤占比明顯大幅下滑,由 2022 年底的 19.7% 下降至 4.9%,新車銷售在上半年的經營壓力持續加大。
與新車利潤占比明顯下滑相對應的,是同比上升的售後服務、金融保險等業務,尤其售後利潤占比,已從去年的 49% 提升至今年的 55.4%,是幾個闆塊中同比漲幅最大的。
具體到《汽車 K 線》統計的十大汽車經銷商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除 1 月份迎來大面積 " 開門紅 " 外,後續月度表現均很低迷;2 月份,經銷商以 8.75% 的跌幅成爲五大闆塊中表現最差的闆塊;3-4 月,10 隻經銷商個股中上漲均不足一半。到了 5 月份,經銷商闆塊再次以 12.36% 的跌幅,領跌 5 月汽車股。
而上半年結束時,經銷商闆塊成爲無論周度表現,還是月度表現,都是唯一一個跌幅高于漲幅的闆塊。且經銷商闆塊市值在 4 月跌破 2000 億元後,5 月進一步收縮至五大闆塊墊底水平,即便到了政策利好、汽車股整體回暖的 6 月,其與商用車闆塊的差距仍然被不斷拉大。
自 2010 年以來就在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穩步前進,并取得 "2023 中國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 " 第一的中升集團,在 2023 上半年也 " 未能幸免 ",1 月 6 日開盤 37.86 港元 / 股後,中升集團股價一路下跌,截止 8 月 24 日收盤已跌至 23.25 港元 / 股。
8 月 23 日,中升集團披露了 2023 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23 年上半年中升集團營業收入 819.02 億元,其中新車銷售收入 645.69 億元,同比分别下降 4.8% 和 6.2%,降低原因主要由于 2023 上半年中端品牌市場銷量降低、以往優勢的日系品牌銷售遇到巨大挑戰。
另外,中升集團在 2023 年上半年中,毛利爲 69.70 億元,同比下降 17.7%,其中,汽車銷售毛利爲 11.99 億元,同比直接腰斬,降幅高達 50.5%;上半年中升集團淨利潤達 30.15 億元,同比下滑 12.8%,降幅較毛利稍緩。
8 月 21 日,美東汽車發布 " 盈利警告 ",公告中顯示,因受宏觀經濟和消費能力的複蘇遜于預期的影響,美東汽車 2023 年中期毛利預計比 2022 年同期下降不超過 30%,公司權益股東應占溢利更是比 2022 年中期下跌約 90%。
「圖片來源于美東汽車公告」
對于經銷商來說,現在已經沒有辦法單純指望銷售新車賺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也表示 " 期待新的、和諧共赢的新型廠商關系的出現 ",但産能釋放過度與需求相對不足也是未來汽車市場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主要矛盾。
而廠商關系惡化背後隐藏的,是整車廠怎樣的生存狀态?8 月底臨近,大量汽車業上市公司 2023 半年報正在陸續披露,我們即将在财報中探尋。
今天(8 月 25 日),2023 年成都車展已經正式拉開帷幕,作爲承上啓下的重要節點,此次車展能否爲接下來的 " 金九銀十 " 預熱?又能否對車市向好發揮積極作用,并改善經銷商目前水深火熱的生存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