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五環外 OUTSIDE,作者 | 馬一新,編輯 | 車卯卯
如今,不論是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是農村的田間地頭,都奔波着無數快遞員、外賣員等一線勞動者。
他們随處可見,他們牽動着社會話題,他們或許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和故事,但是不約而同地在某個人生節點選擇了這份工作,以自己的勞動,構建出了當代互聯網經濟的毛細血管。
近日,快遞新規實施," 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 " 的規定成爲焦點,不少從業者叫苦不叠。據央廣網報道,有快遞員在新規實施兩天後就離職了。
快遞行業就業的 " 不穩定 " 再次成爲社會熱議話題,雖然互聯網上不乏快遞員、外賣員月入過萬的新聞,但隐憂之聲一直不絕于耳。在多勞多得制的背後,是讓人擔心的重度體力勞動,是年齡的限制,是穩定性和長久性的缺失。
" 快遞員怎麽養老?"" 送外賣能送到多少歲?"" 幹不動那天怎麽辦?" 人會衰老,會告别自己體能的巅峰,而這都是一線勞動者終将面對的問題。
沒有退休金的老年生活該怎麽度過?難道 60 歲後還要爲了生活,去做零工,繼續奔波?
人人都想要在不穩定的行業中,尋求一個有保障的結局,對步入中年的一線勞動者而言,這份保障被一步一步具象,那就是——一份五險一金,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傷有所賠。
靠送快遞實現退休後的人生夢想
每天 6 點起床,是王斌當了 10 年快遞員留下的習慣。清早從家出發一路走到漢江邊,呼吸新鮮空氣、找人聊聊天、再練一個小時的太極拳。
王斌退休已經三個月了,每天都是如此。
" 有句話叫看山聽水,我現在先聽水,鍛煉身體做好準備,過段時間好去西藏看山。"
自駕去西藏是他多年的夢想,王斌年輕時喜歡看小說,裏面常說西藏是人間天堂一樣的存在。從那時他就想着有條件一定要去西藏看看,如今這個心願将在他 61 歲這年達成。在武漢宗關營業部當了 10 年快遞員,一直在同一個配送區打轉,早在退休前他就開始計算,要攢多少養老金才能達成騎摩托遊中國的心願。
在提及爲什麽會做快遞員時,王斌坦然表示 " 我當時就是沖着五險一金待遇加入的。"
王師傅 1984 年參加了第一份工作,但在時代浪潮中經曆下崗,後續去西安打拼了十多年,待他回到武漢重新找工作的時候已經接近 50 歲。
按他的話來說,拼了多年沒闖出什麽大事業,到老了想給自己找份保障。聽說送快遞能交五險一金,就想着先做做看。
物流行業中,王師傅算是 " 高齡 " 從業者,但對他而言,這份工作做起來遊刃有餘。
" 剛參加工作那兩年,說實話工資不高,但工作量也不太大,我那時剛 50 歲身體不錯,每天下班吃完飯還會去跑跑摩的。"
工作後不久,王師傅最先弄清了社保繳納制度:多勞就能多掙,掙得多社保才能同比繳納得多,想增加退休金,就從增收開始着手。
站點擴張的初期,很多同事面對突然增大的工作量都不太适應,王師傅則敏銳意識到,快遞員的業務拓展,也是一個增收的好機會。
剛剛新增上門攬收業務時,并不是所有快遞員都願意去,畢竟上門收一個快遞的時間能送 3、4 個件,相當于收入受損。
王師傅腦筋轉得很快,從業務拓展初期就堅持的上門收快遞,一開始表面上看似是虧了,但很快就能發現,上門收件是個 " 回頭客生意 ",1 個月也許看不出什麽成效,但是 10 個月後就發生了質變,加上公司給的補貼,王師傅的收入迅速翻倍增長。
" 後來公司出什麽政策我就都跟上,我是在裏面吃出甜頭了。"
随着年收入的增長,王師傅的退休計劃,也逐年從退休再幹幾年,變成退休後可以安度晚年。
算着手裏攢下的養老金,旅行計劃也開始被提前提上日程,退休的兩三年前,騎了多年電動車的王師傅就提前考下摩托車的 D 照、關注豪爵 150 的摩友群。
在工作上,他明白多爲客戶考慮," 回頭客 " 訂單就能變多。以心換心總能見成效,訂單越多,收入越多。攢得越多,退休旅行就能走得更遠。
他會在收貨時告訴客戶怎麽付更便宜,怎麽下單能有補貼,周邊居民在想要寄東西、生病送藥、日常應急的時候總會第一反應聯系他下單。10 年時間,王師傅經手的包裹達到 40 萬件。
" 我去人家送貨收貨,看到門口有垃圾我都直接帶下樓的,記得有一家是雙胞胎,門口總是很多垃圾,我看不下去都給帶着。"
年齡沒能成爲他的阻礙,在真正遇到困難時,王師傅也擅長把路障刨開。
碰上需要刷卡上樓的寫字樓,那就和物業商量辦個電梯卡,不讓走客梯就走貨梯,大不了走樓梯,包裹交在王師傅手上,他總有辦法送貨上門。
從退休前一個月開始和老客戶告别,王師傅也離開他熟悉的宗關區,帶着數額不低的養老金,他準備前往自己向往多年的目的地。
王師傅開玩笑說自己繳納的社保要在 72 歲以後才回本。所以在談及摩托車遊中國後的下一個目标時,他哈哈大笑:" 調整心态!搞好身體!活得越久越劃算嘛!"
回鄉,有保障才有面子
二月底,上海遇上了倒春寒,接連趕上幾個雨天。每逢下雨,虹口區快遞員趙德林的下班時間就要比平時晚一個小時。
一線勞動者的工作性質,就是休息時間同大衆錯開,法定節假日、惡劣天氣反而是他們最忙的時候。
" 我們每天 6 點就要到,我會再早個十分鍾,别人沒起我們上班了,别人睡覺我們才回家,我的一個老鄰居說感覺從來都沒看到過我。"
春節剛過,趙師傅也過完了自己最後一個年貨節,還有兩個月多,将滿 60 歲的趙師傅将結束自己 13 年的快遞員工作生涯。
趙師傅從 20 多歲起就到了上海謀生計,開了幾十年鞋店最終在房租飛漲的那年選擇閉店。46 歲經人開始做起快遞員,日複一日,眨眼在晉元營業部過了十幾年。
" 春節前後快遞會多些,最近一天 180 到 200 個快遞是有的,要說十年前我剛工作時候,那和現在太不一樣了。"
工作 13 年間,趙師傅電動車後從小皮箱到塑料筐,錄入信息的 POS 機也變成了手機。從送電子産品,到包攬周邊居民的水果、生鮮、大件家具。趙師傅習慣用 " 老鄰居 " 稱呼平時熟絡的顧客,據他觀察,周邊不少居民都很依賴送貨上門的服務,每天都有快遞的客戶很常見,送得久了,趙師傅在小區裏見到熟面孔就能知道他住在哪戶。
退休幾個月前,趙師傅在送貨上門時開始陸續和客戶道别。鄰居們驚訝地問 " 真的退休啊?十幾年送過來的老朋友了,有點突然。"
退休前和老鄰居們是送一次快遞,少一次見面,最後化成互道一句 " 再會再會 "。
趙師傅在談及退休計劃時坦言,如果身體允許,退休後還想回再幹幾年。
在他看來,早早回揚州老家沒有事幹,成天蹲在家裏要 " 作毛病 ",忙碌狀态更能讓自己心安。加上老婆也在上海打工,太早就歇着沒意思,并且這份工作讓他覺得在老家的同齡人裏很有面子。
在加入物流公司之前,趙師傅一直跟着老家那邊繳納的農保。然而,無論醫療保險和報銷比例,都是現在工作繳納的五險一金更高。" 早些年不懂,剛入職交社保扣錢我還不大情願,到臨退休這幾年才知道是好事,和退休金挂鈎。"
過年期間,公司考慮到趙師傅年齡大,在春節不打烊期間給予高齡員工人文關懷,讓他放假到初七再複工,回到老家過年,同齡人聽說他在上海繳納社保,在上海辦退休,連退休金也要比他們高很多。
" 他們都說我混這麽多年不吃虧的,在上海漂了這麽多年總歸弄到保障了,覺得自己挺幸運的。" 趙師傅數着日子,算到 5 月份退休的時候,正好能趕上自己的 60 歲生日。
五險一金,一線勞動者的退休安全網
一線勞動者所處的崗位中,不少都是随着互聯網時代的新興行業壯大起來的。這些崗位有着空缺大、好上手、快就業的特性,而對絕大多數一線勞動者來說,這些工作也讓人有養老退休保障的顧慮。
按照《勞動法》,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後,必須依法爲員工繳納社保。但很多一線勞動者與平台爲勞務關系,社保并非強制。
當勞動者進入老年,多少有兩個不安的來源,一是生病,二是擔心成爲身邊人的累贅。爲消解這種恐懼感,唯有盡可能多存些錢養老。近些年,60 歲以上,因沒有退休金重入求職市場的群體正逐年擴大。
社保的概念,對很多一線勞動者來說甚至是陌生的,或是單純覺得農保裏也有 " 保 " 字,在退休後才發現待遇相差巨大。
而受惠于企業完善人力保障制度的快遞員師傅還有很多。
而 " 有保障 " 落到每個一線勞動者身上的具體的表現,就是一線勞動者們的豐富退休計劃,他們在 60 歲後準備 " 騎摩托遊中國 ",他們打算 " 帶着老伴四處轉轉 ",他們也能 " 過年給小孫子包個大紅包 "。這些幸福是辛苦的勞動者應得的,也是我們樂于看到的,屬于他們的,迎接退休生活的美好開端。
當走到人生後半段時,老有所依要求的是經濟有所依仗,精神有枝可栖,是身邊人的陪伴,是不給兒女添麻煩。
對許多老年人而言,他們不是期待生活多麽富裕和享受,而是有一份尊嚴有一份底氣。
但是在前進的過程中,走到知天命的年紀,人會發現一路上絕大部分 " 可依 " 的條件,都是不可控制的變量,一份沉甸甸的養老金才能夠給予安穩的幸福。
2023 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九次全國職工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職工總數 4.02 億人左右,其中新就業形态勞動者高達 8400 萬人。
在快遞員,外賣員包括網約車司機的隊伍不斷壯大的過程中,那些或者關心或者質疑他們所在行業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
對多年用自己的體力勞動、維持城市高效運轉的一線勞動者而言,應當獲得更多的關注,也應當獲得更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這兩年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新興行業的迅猛發展期過後,正在一步步邁向合規管理期。不斷湧現的提案和新規,已惠及到了一部分一線勞動者身上。
2024 年 2 月 23 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三份關于新就業形态勞動者的新辦法。這些新規加入了把勞動者納入最低工資保障,法定節假日可獲得更高報酬等等。
這已經是個良好的開始,也讓更多一線勞動者對于逐漸規範的行業,多了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