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沿海體量大,中西部增長較快
消費逐漸成爲引領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動力。
近日,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了《中國統計年鑒 2024》,更爲細緻的 " 消費地圖 " 成爲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具象化體現,也揭示了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和居民需求的差異。
在過去一年裏,不同區域居民消費有何特點?哪些地方居民 " 花錢 " 最多?哪個省份消費增長最快?
數據顯示,2023 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26796 元,其中食品煙酒支出依舊是大頭,占全部支出的 29.7%;居住支出次之,約占 22.7%,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占比,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 31 個省份 2023 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發現,有 15 個省份食品煙酒支出占消費比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主要位于南方地區;在衣着消費支出占比方面,北方地區普遍高于南方地區;在居住支出占比方面,北京、上海、福建、江蘇、廣東居前五位。
9 個省份人均消費支出超全國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與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26796 元相比,2023 年共有 9 個省份的人均消費支出超過全國,包括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天津、廣東、福建、湖北、内蒙古。
制圖:時代周報記者 李杭
分省份來看,31 個省份中,有 26 個省份 2023 年人均消費支出超過 2 萬元,比 2022 年多了 7 個。其中,上海以 52508 元位居第一,北京以 47586 元位居第二。
各地消費支出與收入水平也保持一緻,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的地區消費支出更高,收入增長快的地區消費能力提升也較快。
2023 年,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山東這八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與收入水平相對應,這些人均收入排在前列的省份也占據了 2023 年各地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排行榜上的第一陣營。
總覽 2023 年 " 消費地圖 ",東南沿海經濟強省表現總體穩定,消費市場體量龐大,同時中西部地區的消費增長則較快。
就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來看,2023 年排名前 10 的省份中,東南省份占據半壁江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 5 省份的人均消費支出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位居全國前列。
其中,2023 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8515.50 億元,比上年增長 12.6%;浙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2550 億元,比上年增長 6.8%;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4.75 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5.8%。
中西部省份消費市場體量雖然不及東南沿海省份,但增速普遍較快。
其中,2023 年四川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 2.63 萬億元,總量居全國第五位,同比增長 9.2%;湖北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4041.89 億元 , 比上年增長 8.5%。
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區的内蒙古人均消費支出達到 27025 元,兩年平均增長 9.2%,展現出強勁的消費增長勢頭和區域經濟活力。
對此,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分析,内蒙古因地廣人稀、礦産資源豐富,尤其是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稀土價格保持堅挺,從而推動經濟增長,此外得益于政策支持,當地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穩步提升,民族地區的發展優勢逐漸顯現。
從消費支出構成來看,2023 年,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最多,達 7983 元,同比增長 6.7%,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最大,爲 29.7%;人均居住消費支出 6095 元,同比增長 3.6%,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爲 22.7%。兩項合計超過 50%。
具體至食品煙酒消費支出,有 15 個省份食品煙酒支出占消費比重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 15 個省份中,北方地區僅有天津、北京兩個直轄市。
而從居住消費支出來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均超過了 8000 元。從區域分布看,人均居住消費超過 8000 元的省份均位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這些地方整體房價和租金水平都比較高。
從居住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看,北京最高,達 39.2%;上海也達到了 34.1%。福建則超過江蘇、廣東,位居第三,高達 27.1%。
丁長發分析,福建省的消費支出中,住房支出占比相對較高,這與當地房價水平密切相關。作爲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福建多座城市如廈門、福州等房價位居全國前列。此外,福建省的 9 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包括龍岩、甯德等城市,其房價也相對偏高。因此,住房支出占比相對較高。
五城社零總額占全國比重超 13%
近幾年,我國持續推出一系列促進居民消費和擴大内需的政策舉措。
2023 年初,商務部将 2023 年确立爲 " 消費提振年 ",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提振大宗消費、舉辦各類消費節,力求将消費培育成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這些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2023 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 47.1 萬億元,增長 7.2%,服務零售額增長 20.0%,餐飲收入首次突破 5 萬億元,增長 20.4%。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攀升至 82.5%,顯示出其基礎性作用的持續增強。
與此同時,改善消費環境也是刺激消費的關鍵。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通過完善商業配套設施、引入國際品牌、鼓勵發展夜間經濟等舉措,不斷拓展消費場景,增強消費吸引力。
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和重慶,近年來在創新消費場景和優化服務供給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北京依托 " 雙奧之城 " 優勢,舉辦高水平國際賽事,打造環球影城、亮馬河風情水岸等項目,2024 年前三季度服務性消費額同比增長 7.1%。
廣州推進曆史文化街區升級,讓北京路、永慶坊實現 " 老味道 " 與 " 新業态 " 融合,同時大中型演出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天津改造金街、五大道等商圈,盤活閑置商業資源,推動城市更新。
重慶觀音橋商圈引入多元業态,單日最高客流超百萬人次,并通過社區微改造構建便民生活圈。上海率先出台首發經濟支持政策,累計引入 3000 多家首店," 首發上海 "IP 初具規模。
數據顯示,目前五城消費品零售額占全國超 13%,中華老字号數量占全國 32%,消費品進口占全國 50% 以上。今年 11 月,五城聯動舉辦中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精品消費月,涵蓋購物、美食、旅遊和展演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消費品質與活力。
然而,短期内的消費刺激措施可以産生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如何讓居民敢消費、能消費、願消費,是更複雜的問題。
消費與收入之間高度相關。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經濟藍皮書》指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直接影響到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在收入較高的地區,居民的消費支出占比更大,反映了收入增長爲消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丁長發表示,隻要有收入,就必定有消費。中國要實現可持續的消費增長,關鍵在于提升就業率,尤其是青年就業。因此,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吸引外資、提升就業質量至關重要,亟需在就業保障和社會分配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這将進一步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讀城記工作室 ",作者:李杭,編輯:潘展虹,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