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3/06
導語
能摸到 30 萬輛月銷量的,也隻有比亞迪和上汽了。
作者丨李思佳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嚴旭霞
春節過後,随着各地區以舊換新政策逐步發布,車市進入節後回暖周期,各大車企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發布了 2 月的銷量表現。
作爲國内汽車龍頭之一的上汽集團,也在此背景下公布了 2 月的銷量成績單。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上汽集團 2 月份整車批售 29.5 萬輛,同比增長 41.9%;1-2 月累計批售 55.9 萬輛,同比增長 23.5%。而從終端交付來看,1-2 月上汽集團則累計交付 65.9 萬輛。

整體上,前 2 個月上汽集團的産銷回升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包括上汽大衆、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組成的合資三駕馬車,整體表現回暖;上汽乘用車也在大乘用車闆塊整合和海外表現的助力下推動了整體增長,而要說到最亮眼的,無疑還是新能源車和海外市場表現。
0
1
合資闆塊表現頑強
具體看來,合資子公司銷量也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分化,表現爲上汽大衆穩住市場、上汽通用回暖、五菱依然領跑。
首先是上汽大衆。2 月,上汽大衆銷量爲 6.3 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幾乎持平。
我們都知道,當前傳統燃油車市場需求疲軟及合資品牌轉型壓力,壓得很多車企都喘不過氣,但上汽大衆的表現可以用 " 頑強 " 一詞來形容,不管市場變化多大,上汽大衆總能以還不錯的表現來做出還擊。

而在 2 月的表現中,最大的亮點在于全新途觀 L Pro 和帕薩特 Pro 兩款新車,在它們的帶領下,2 月途觀家族實現銷售超 1 萬輛、帕薩特家族銷量近 1.6 萬輛,進一步鞏固了各自細分市場第一梯隊的領先地位。不僅如此,在傳統緊湊級市場,朗逸家族售出近 1.9 萬輛,途嶽新銳則延續了 1 月份的勢頭實現銷量近 1 萬輛。
另外,上汽奧迪方面,2 月實現交付近 2 千輛,同比增長 53.3%。其中,上汽奧迪 A7 L 同比增長 166.9%。
不難發現,在 2 月份上汽大衆整體銷量中,燃油車占據了領先地位——事實上,1 月份上汽大衆就已經在國内燃油車市場取得了近 10% 的市場份額,2 月份這個數據隻會更高。這意味着,雖然燃油車市場整體份額下滑,但上汽大衆的表現則十分穩定。
另一個子闆塊上汽通用也在這個 2 月出現銷量回暖,雖然單月銷量隻有 3.2 萬輛,但考慮到去年同期更低的基數,也出現了同比 133.6% 的增幅。顯然,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車型布局及 " 一口價 " 的策略調整。

尤其是 " 一口價 ",已經成爲上汽通用乃至合資品牌價格體系崩塌時代下的階段性生存樣本。
去年,在 " 一口價 " 的助力下,上汽通用 12 月銷量環比增長 9.4%,創當年月銷新高,并實現環比六連漲,當年累計銷量達 67.3 萬輛。其中,别克昂科威家族 12 月銷量突破 2 萬輛;别克 GL8 家族 2024 年突破 10 萬輛;2024 年新能源車銷量達 10.5 萬輛,同比增長 56%。
今年 2 月底,别克品牌帶來了包括君威全新一口價 10.69 萬元起售在内的多款車型的優惠政策,這将有機會爲後續上汽通用的回暖帶來推力。
反觀一直以來都是上汽集團内部銷量冠軍的上汽通用五菱,依然憑借 2 月銷量 12.8 萬輛的成績實現集團内部領跑。至于五菱保持競争力的原因,無外乎微型電動車宏光 MINI EV 的持續熱銷,疊加海外市場的貢獻。

其中,宏光 MINIEV 家族 2 月銷量 2.2 萬輛,同比增長 74.4%;五菱缤果家族 2 月銷量 1.3 萬輛,同比增長 66.3%;五菱星光家族 2 月銷量 3432 輛。
2
競争的核心變量
此外,上汽乘用車 2 月銷量 4.6 萬輛,同比增長 38.5%。自去年 11 月以來,上汽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重組 " 大乘用車闆塊 " 并初見成效。在這其中,自主闆塊通過新能源與燃油車雙線發力,尤其是 MG 品牌在歐洲市場的表現,推動了整體增長。
另外,上汽大通銷售 1.6 萬輛,同比增長 30.8%;智己汽車銷量 1135 輛,同比下滑 43.3%。其中,作爲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智己,如今面臨市場競争加劇及産品線調整的壓力,但去年全年的累計銷量仍同比增長。而今年如果想繼續保持增長,即将下放的增程産品至關重要。
新能源車表現上,2 月上汽新能源車銷售 8.6 萬輛,同比增長 41.3%;1-2 月,累計銷售 14.7 萬輛,同比增長 17.5%。

近年來,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戰略成效顯著,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持續提升。2024 年,上汽新能源車銷量達 123.4 萬輛,同比增長 9.9%。2025 年 2 月,新能源車銷量占總銷量近三成,顯示其電動化轉型加速。例如,五菱微型電動車通過成本優勢和精準定位搶占市場,而智己品牌則通過技術升級提升競争力。
海外方面,上汽海外 2 月銷售 6.8 萬輛,同比增長 18.4%;1-2 月累銷 13.7 萬輛,同比增長 12.6%。MG 在歐洲的突破和印尼基地的産能釋放,成爲上汽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支撐。
目前,上汽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高端品牌智己汽車及全球化戰略,爲其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然而,如何在燃油車利潤下滑和新能源投入加大的平衡中實現盈利修複,将成爲重要挑戰。此外,子公司的協同效應和智能化技術落地,也将成爲上汽在下一階段競争的核心變量。

李思佳
反香菜聯盟頭目、公社一樓雅座長期霸占者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