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來源:抖音、白鹿視頻、潇湘晨報、理想島等
碩博生,過年假期的打開方式是什麼?
看春晚、放煙花、炫年夜飯、和親戚尬聊?不不不 ...... 最高端的假期安排,往往藏在最樸素的社交裡
說它樸素,因為大家就是聚在一起,投個 PPT 開講;說它高端,因為這些人都是過年回寨子裡的碩士生、博士生,大家不同專業的多認識一下,說不定一篇論文就攢出來了 ~
1 月 25 日,來自貴州的網友發布了這樣一條視頻引發熱議,目前已獲得 4W 多的點贊。網友評論:大型學術交流現場啊!這才是碩博有效社交
圖源:抖音 @用戶 6738845163092
說起社交,其實不少碩博生表示不太擅長,畢竟早 8 晚 10 待在實驗室,見到的菌群可能都比活人多 ...... 社交,成為了除了科研的另一大難題
博士媽媽吐槽女兒,隻學習不社交
2023 年 1 月 8 日,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位母親,偷偷拍下博士女兒學習到深夜的視頻,并配文吐槽其 " 隻學習不社交 " ,該話題沖上熱搜。
有網友直呼 " 颠覆了自己印象中的女博士,不過優秀的人都把時間用在讓自己優秀上了,沒多餘時間去做無效社交 "。
圖源:潇湘晨報
據介紹,女生之前一直在加拿大讀博,畢業回國後選擇在一所高校任教。家長稱對此驕傲欣慰,但唯一不足的就是女生到了閑暇的時候,不愛出去社交,隻會在家中 " 埋頭學習 "。在國外留學的時間裡,她也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留學生活,偶爾還會為粉絲們分享一些學習技巧。
這名女生回應,因為自己本身就比較宅,再加上最近有一些科研壓力,所以就很少出去社交。
網友表示:周圍海歸博士,大都有論文要發,有項目要做,還要給學生上課,校企合作 ......優秀的人有自己的學術世界、交際圈子、價值追求,隻是旁邊人不知道而已。
博士相親不廢話,回去論文查一查
每個圈子大概都有着獨有的社交方式,博士人群也不例外,不少網友分享了相親案例:
前有師弟給師兄坦白,查了相親師姐的論文,自覺不配,後有博士自曝相親經曆 ......
兩個專業相近的博士相親,第一次見面後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對方發了多少 SCI。
@立冬青稞說
說件真事,一博士後追求我同學,同學查了對方有 3 篇頂級期刊論文,還有待發的。也覺得人還不錯,後來就談起來。後來博士後 32 歲回國教授,她也同一個學校做了講師。
@又耕田來又打漁
我老公的博士同學,在我老公介紹我給他們認識後,轉天告訴我老公說,這個女生不錯的,我上知網查過她發的文章了,是個認真的人。
@見習女神經
由此可見,博士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最看重的條件之一就是科研能力。最大的壓力是如何畢業,讀幾年博士就是為了發論文,在博士心中發 SCI 和畢業論文是最重要的,能發是 SCI 越多,越容易畢業,以後科研發展就越好。有沒有論文、有多少論文,這是不同的檔次。所以博士見博士,論文是他們最看重的,也是較為直觀反映人能力的一個渠道。
碩博人,如何做到有效社交?
重視每一次學術會議
參加各類的學術會議,是能夠讓你結識相關領域新夥伴最簡單的方式。
如果是獨自參會,那就勇敢地和身邊的人交談,聊聊論文,也算是一個好破冰的話題。如果你的同學、同事遇到了他們認識的朋友,千萬不要自覺走開,畢竟朋友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
找機會參加學術講座
高校時不時開展一些 " 你感興趣 " 或 " 與你的研究領域相關 " 的講座活動,通常能給博士生和導師們做演講的人,都是領域中的翹楚,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能夠與大牛接觸的機會。如果在講座當中或結束後有機會,可以嘗試主動與演講人進行提問和交流,或許你未來的某次機會,就跟這次的交流有關。
不要忽視你的身邊人
博士畢業,意味着要走進社會,除了自己的導師和同學,你将會認識更多學術圈的朋友。所以當你參加一些活動或者過年回家時,與其他碩士生、博士生建立良好的聯系也是很有價值的。
積極地保持聯系
無效社交變為有效社交的關鍵,離不開和新認識的夥伴保持聯系。可以在活動結束後主動聯系對方,詢問他們是否參加下一次會議,或祝賀他們的新成就為由頭,保持聯系。這也是人脈關系的沉澱,不知道未來哪一天就會成為你的機遇。
博士們,有效社交的關鍵,還是在于主動,把握先機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