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深渡 Cross
11 月 3 日,蔚來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發布了一封名爲《組織優化與兩年優先事項》的内部全員信,信中确認蔚來将減少 10% 左右的崗位,以提高内部執行效率和确保資源投入。
在 2022 年底,李斌曾堅定地表示過," 隻要能發出工資,輕易不幹裁員這事 ",要 " 保持 100% 的人,完成 150% 的工作,這才應該是我們要幹的事情 "。這一幕,與蔚來此前信誓旦旦告知車主 " 絕不降價 " 的場面何其相似,隻不過主人公從對外的客戶,改成了對内的員工。
據 2022 年年報顯示,蔚來共擁有 2.68 萬名員工,如果裁員 10%-20%,能節省約 11.2-22.4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件事情距離蔚來首次舉辦科技創新日僅過去一個多月。彼時,何小鵬不止一次對李斌當面勸說,還托朋友、記者給李斌轉達自己的勸告:斌哥,你不要投這麽多錢了。可舞台上,李斌卻堅定表示,蔚來不願 " 省着花 ",因爲 " 有比掙錢更重要的事。"
不曾想,新能源汽車十月銷量發布之際,李斌帶着蔚來開始 " 聽勸 " 了。
" 老好人 " 李斌
提起李斌,腦海裏浮現的是 " 教主 " 等标簽;提起蔚來,想到的是它的服務與基建。可以說,曾經的 " 蔚小理 " 中,理想、小鵬研究的是産品與技術,蔚來研究的是 " 人心 "。
即使在汽車行業波詭雲谲以及蔚來連年巨虧的大背景下,李斌的 " 好老闆 "、" 斌哥 "、" 出行教父 " 等人設依舊穩如泰山。
可是,此次蔚來" 裁員 " 信息一經發布後,外界有觀點認爲,李斌終于人設崩塌,覺得曾經那個極具英雄主義色彩的 William 終究還是在金錢面前折了腰。
事實果真如此嗎?《深渡》覺得,折腰現象确實存在,但或許李斌經此一役,更坐穩了 " 老好人 " 的人設。實際上," 裁員 " 并非李斌一拍腦袋拿出的粗暴方案,反倒像是在降本措施用竭後,才做出的 " 艱難 " 抉擇。
今年 7 月,市面上有相關人士透露,蔚來已經放緩了電池工廠的部分設備采購。對此,蔚來方面表示," 根據業務需求,我們推遲了電池量産的時間,項目在按照新的量産時間正常推進。"
據悉,蔚來減少生産是源于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和碳酸锂産能增加,去年一度沖到 60 萬元 / 噸的碳酸锂價格持續暴跌。據上海鋼聯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 月 3 日,國内電池級碳酸锂均價下跌至 16.8 萬元 / 噸。并且,業内人士預測,碳酸锂的價格到明年還會進一步下探,10 萬元 / 噸的價格或許都算保守,而到 2025 年,最低到 5-6 萬元 / 噸也有可能。
彼時,人們猜測蔚來是在延緩自己擴張節奏,逐漸趨于謹慎狀态。目前看來,除此之外 " 降本 " 目的也是重中之重。
同時,據《晚點 Auto》此前爆料,今年上半年,蔚來主動接觸了一家國内頭部經銷商集團,爲旗下子品牌阿爾卑斯引入經銷商模式,售後服務、交付中心由全國性的經銷商集團承接,但商超店依然爲直營。
不過,經銷商模式也并非蔚來首次應用。彼時,蔚來源于資金壓力,爲節省成本在 2019 年末到 2020 年末的時間裏,蔚來就曾發起過共創合夥人模式,讓車主擔任加盟商來出資建設蔚來空間,蔚來派駐人員代爲運營。隻是,最後李斌又重新确立了直營模式的主導地位,終止該計劃,新開設的蔚來空間全部采用直營模式,車主投資的門店也被蔚來收回轉爲直營。
顯然,子品牌阿爾卑斯的經銷商模式,同樣是蔚來想借該集團分攤門店建設和運營成本。
另外,蔚來還一直借助着零部件的自研和國産化替代,實現制造成本的下降:在激光雷達上,蔚來通過投資圖達通,順利使激光雷達成本下降到幾百美元一個。根據蔚來總裁秦力洪介紹,蔚來單車制造成本,在過去 4 年裏下降了 60%;在底盤域控制器上,通過自研方案,李斌曾透露可以爲單台車節省 2000 元。
如此看來,蔚來在曆經采購降本、渠道降本、材料降本後,剩下的也隻有行政降本以及項目降本。
在内部信中,李斌提到 " 資源提效,推遲和削減 3 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務表現的項目投入 "。一個自然的疑問是,蔚來手機是否屬于要被削減的項目之列。李斌本人曾表示,蔚來要在手機上賺到錢,需要蔚來有 500 萬車主,并且其中一半願意買蔚來手機。現如今蔚來汽車累計銷量尚不足 50 萬輛,短時間内想累計 500 萬難如登天。
那麽蔚來管理層想要 " 降本 ",也就隻能學習小鵬從行政上入手,可能裁員的預案早就放在了李斌郵箱中。
實際上,李斌在 2023 年年初就爲員工們打過裁員預防針。據了解,年初時李斌稱,2023 年的工作任務會增加很多,但公司的資源投入隻會有小幅增加,須從内部挖掘潛力,尤其是對于低效的組織、低效的團隊、低效的流程、低效的項目,需要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優化。
關于其他裁員細節,李斌還透露,在做出這項決定之前的兩個月時間,蔚來進行了三十多場兩年經營計劃的分析讨論會,以确定每個業務未來兩年的目标、關鍵成功要素與優先事項、行動計劃、需要的資源,識别組織優化、降本提效的機會。
也就是說,這項年初就被拟定的方案,李斌在年末才付諸實踐,可見,李斌的内心有着多少 " 不情願 "。唯一慶幸的是,離職員工情緒并沒有太多怨氣,脈脈上有來自蔚來的員工表示,自己被裁,卻得到了比行業标準更高的 n+3 補償。
" 噎着 " 的蔚來
蔚來與李斌背後有多少辛酸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己種的苦果隻能自己默默咽下。
理想汽車的創始人、CEO 李想曾經在一次采訪中,對于李斌有過一段評價:推崇宏大的理念,且能言行一緻地做這些事。不得不說,這樣的評價相較于其他行業創始人之間的含沙射影來說,已經算是中肯了。
或許,蔚來也正是因爲李斌這樣 " 宏大 " 的理念,才讓蔚來的業務線延伸到電池、手機、能源等行業,以及第二、第三子品牌等新項目的成立,讓所有的員工信任蔚來,讓車主充滿優越感。
隻是目前看來,似乎蔚來并沒有這麽好的 " 胃口 ",過于龐大和全面的産業布局正在拖垮整個集團。據财報數據顯示,由于多項新業務投入,今年上半年,蔚來虧損了 111.7 億元,賬上的現金及等價物僅剩 315 億元,負債率也高達 78.99%。
其中,換電服務的支出占據大頭。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曾表示,換電站單站成本約爲 300 萬元,按照蔚來官網在 8 月份披露的已建成 1700 座換電站來計算,蔚來僅打造這些換電站便耗費了 51 億。如果再加上後續的運營和維護成本,其實蔚來在換電站上很難做到扭虧爲盈,可以說,換電站是導緻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饒是如此,随着今年 " 城市 NOA 的導航輔助駕駛 " 争奪戰開啓,被迫卷入的李斌還表示,下半年把城市 NOA 推廣到數十個城市。
甚至,李斌在公司内部提高了城市 NOA 的優先級,據《晚點 LatePost》報道,蔚來降低了中低端子品牌螢火蟲項目的優先級,以保證城市 NOA 的推廣進度。
這與李斌在内部信中提到的要 " 确保核心關鍵技術的長期投入,保持技術與産品的領先優勢 " 似乎有着某些暗含的聯系。
有意思的是,這些都是十月之前早已發生過的事情,要知道,科技日上李斌展示了他的 " 花式 " 燒錢大法,研發芯片、造手機等等,但彼時李斌仍是堅信長效投資,言語中沒有一點松動。
而這封突然的内部信,将李斌的态度近乎颠覆。俗話說,事出無常必有妖,這背後或許還有另外一個因素。
10 月 19 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将通過公開挂牌的方式轉讓三工廠和新橋工廠,估值爲 45 億元。
這兩個工廠不是其他車企的代工廠,正是江淮爲蔚來代工的蔚來F1 工廠和蔚來F2 工廠。也就是說,這份公開轉讓的最後買家除了蔚來别無他家,畢竟,車企與代工廠之間最講适配。但這一下,無疑将極大增加蔚來的經濟壓力。明面上這些資産淨值就高達 42 億元,而據相關媒體報道,蔚來買下這兩個代工廠還需花費 3 億元的溢價。
雖然,蔚來買下它們與此前一年支付給江淮 12 億元的代工費相比,減少了更多的額外支出,但這就好比美團騎手剛開始工作時到底是租車還是買車一樣,讓身上本就貧瘠的錢包雪上加霜。
對于連續三年仍處虧損狀态的的蔚來而言,亦是如此。畢竟 315 億的現金流按照今年上半年虧損 100 多億的情況來看,也就隻能再撐一年半時間,甚至這裏面還包含阿布紮比投資機構 CYVN Holdings 對蔚來汽車約 11 億美金(80 億人民币)的戰略投資。
即使蔚來在 9 月份發行了 10 億美元可轉換優先債券,但在巨額虧損下仍顯得杯水車薪。
爲此,如何 " 降本 "、如何拿出更多的現金應對李斌口中的兩年決賽時間将成爲重中之重。這樣看來," 裁員 " 或許隻是開始,後續需要蔚來做的事情,将會更多。
結語
靴子尚未落地,格局仍有變數。
與蔚來不同,爲了 " 決賽 ",小鵬汽車改得更早更徹底。自 2022 年底何小鵬執掌汽車技術團隊,手起刀落剔除了整個電芯團隊,整個 2023 年,12 位高管陸續退出小鵬汽車,何小鵬掌管大局。
看得出來,何小鵬在 " 降本 " 與 " 增效 " 這方面看的更爲透徹。就連人員問題,何小鵬也表示,"2019 年公司大概才一千多人到了 2022 年已經有兩萬人。在這個成長速度下,公司的管理、經營等能力還沒有建立,太多的人還在用過去的經驗做現在的事情,這是不夠的。競争在變化,技術在變革,人員規模增加了十倍以上,管理難度實際上提高了數十倍,如果你不變,公司就沒了 "。
這也是爲什麽何小鵬會苦口婆心勸告李斌省錢,他也不想這位一同度過 2019 年難關的好友在自己畫的大餅裏越走越遠,最終難以回頭。
現在,李斌似乎也真的聽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