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明俊
哪怕基本面強如甯德時代(300750.SZ),也不得不接受股價幾近腰斬的事實。
10 月 13 日早盤,甯德時代股價經曆昨日短暫的回升後再次下跌,從 194.83 元附近一路下滑至 189.60 元,宣告跌破 190 元區間,創下 2023 年内新低。同花順 iFind 顯示,按 2021 年最高點 382.68 元 / 股計算,目前甯德時代跌幅已超 50%,股價腰斬。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甯德時代在季 K 出現死叉後便有股價下跌的預期,季 K 死叉後可能會出現新低,随後在底部區域震蕩。
截至 10 月 13 日收盤,甯德時代報 190.60 元 / 股,跌 2.73%。
國内市場份額跌破 40%
影響股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人認爲是甯德時代市占率問題,也有人認爲是全球市場大環境問題。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甯德時代 9 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爲 14.35GWh,市占率爲 39.41%,仍然穩定處于榜首位置;排名第二的是比亞迪(002594.SZ),9 月裝車量爲 9.83GWh,市占率爲 27.00%;排名第三的是中創新航(03931.HK),9 月裝車量爲 3.66GWh,市占率爲 10.06%。
值得注意的是,9 月份甯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市占率總和爲 66.41%,較 8 月下滑近 5 個百分點。其中,甯德時代自 2022 年 3 月以來,再次跌破市占率 40% 的關口。
不過,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在國内市場份額的變動與在全球市場份額變動并不一緻,處于優勢地位的中國锂電企業依然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根據研究機構 SNE Research 最新數據,今年 1-8 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爲 429GWh,同比增長 48.9%。其中,甯德時代裝車量爲 158.3GWh,市占率爲 36.9%;比亞迪裝車量爲 68.1GWh,市占率爲 15.9%。甯德時代一家的份額依然可抵日韓四家。
顯然,在全球市場份額中占優仍未能說服市場資金繼續押注動力電池企業。
2023 年以來中國動力電池廠商股價普遍 " 遇冷 "。同花順 iFind 顯示,自 2023 年第一個交易日至今,甯德時代區間累計跌幅爲 12.22%;比亞迪累計跌幅爲 6.05%;國軒高科(002074.SZ)累計跌幅爲 16.75%;億緯锂能(300014.SZ)累計跌幅爲 48.34%;欣旺達(300207.SZ)累計跌幅爲 17.36%。
與不斷下滑的股價走勢相反,動力電池企業不斷交出亮眼的 " 成績單 "。
2023 半年報顯示,甯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 1892.46 億元,同比增長 67.5%;國軒高科實現營業收入 152.39 億元,同比增長 76.42%;億緯锂能動力電池業務實現營收 121.19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 71.92%;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實現營收 51.86 億元,同比增長 23.47%。
" 甯德時代基本面和股價脫節,是因爲 A 股目前處在區間最後加速趕底階段,所有新能源企業的股價都大幅調整了,那麽龍頭一般最後會補跌。更何況甯德時代是新能源加創業闆的龍頭,甚至是整個市場的龍頭。" 賽泊資本創始人馬賽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 等甯德時代調整完,大盤也會出現一個中期底部了。"
出海競争壓力驟增
除國内市場外,對于動力電池企業發展最爲關鍵的就是歐美市場。
近年來,韓國 LG 新能源、三星 SDI、日本松下等動力電池巨頭紛紛斥巨資前往美國建廠,而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也通過各種方式,逐漸登陸美國市場。但非美國企業要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并非易事。
10 月 11 日晚,國軒高科宣布計劃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投資建設锂電池生産線項目,并委托全資子公司 Gotion,Inc. 與伊利諾伊州政府及其他第三方簽署相關協議。
美國伊利諾伊州政府官網于今年 9 月發布消息稱,國軒高科将斥資 20 億美元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預計将生産 10 吉瓦時的锂離子電池組和 40 吉瓦時的锂離子電池芯,計劃明年投産。
此前,美國共和黨參議院馬克 · 盧比奧和來自密歇根州以及伊利諾伊州的共和黨代表,曾緻信财政部長耶倫,要求海外投資委員會重新審查國軒高科。
除此之外,在密歇根州,福特計劃投資 35 億美元建設的由甯德時代提供技術的電池廠也遭到美國方面的調查。與此同時,福特目前還面臨着美國汽車工人罷工活動事件的影響,電池廠建設進度成迷。
而歐洲市場上,由于前往歐洲建廠的動力電池企業不在少數,因此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歐洲的競争強度不斷加大。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甯德時代、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億緯锂能、欣旺達等在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廠商均有在歐洲建廠的計劃。其中,甯德時代在匈牙利建設第二座歐洲工廠,規劃産能 100GWh。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國内市場 " 内卷 " 程度加深的當下,尚未被徹底開發的歐美市場已成爲動力電池企業的必争之地,但由于海外市場環境較爲複雜,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歐美市場的項目推進時常遇阻。
" 目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在歐美推進困難是很正常的。" 馬賽說," 但是難也得做,全球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從估值來說,隻要是能穩住國内基本盤,那麽未來的想象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