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紀增長,人的喜好會悄悄發生一些變化。
例如很多小時候特别讨厭吃的東西,長大後有一天突然發現,emmm ……味道竟然還可以?甚至有點愛上了怎麽回事?
最典型的就是香菜。一些曾經堅定「一根也不行」的小夥伴,逐漸妥協爲「加了就加了吧」,甚至進化到「放點也挺好吃」……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除了香菜,芹菜、苦瓜、茄子、青椒、胡蘿蔔、香椿……都在「小時候很讨厭,長大突然喜歡」的榜單上擁有提名。
到底是味覺出了岔子?還是食物發生了變化?爲啥口味不知不覺就變了?
答案很簡單:你長大了。
小時候「挑食」
可能真的不怪你
小時候有過因爲讨厭吃某種食物而被教訓的朋友,請舉手。
說來可能有點冤,「挑食」這事兒有很多因素,有的是吃飯習慣不好,有的是胃口不行,有的是單純覺得……不好吃。
「味道」的感受,來自嗅覺和味覺的共同作用。味覺負責「抓大體」,嗅覺負責「摳細節」。
人能區分 4000~10000 種味道。舌頭主要負責嘗出基本的五味:酸甜苦鹹鮮,以及近些年才發現可能存在的第六味「油脂味」 [ 1 ] 。而嗅覺受體,特别是「鼻後嗅覺」的種類相當豐富,吃進嘴巴的食物,氣味從後側進入鼻腔,帶來對複雜風味的感受。
再加上其他感官感受到的質地、溫度、聲音等,共同塑造了我們對一種食物的體驗。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 2 ]
人生而不同,味覺和嗅覺的特點也各不一樣。許多兒時的「挑食」,都與這些不同有關。
比如很多人讨厭甘藍、西蘭花、包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這可能是因爲具有特殊的 TAS2R38 基因型,對苦味更敏感,這些蔬菜無論經過什麽樣的烹饪,都會覺得苦 [ 3 ] 。
小朋友讨厭吃青椒,也很可能是因爲能嘗到了它淡淡的苦味。
嗅覺的差異,更加豐富多樣。400 多個嗅覺相關基因能生成 90 萬種排列組合,人與人大概 30% 的嗅覺受體是不同的。
最典型的就是香菜,人對香菜的偏好确實與遺傳因素有關,尤其很可能與 OR6A2 基因有很大關系 [ 4, 5 ] 。在同樣面對香菜裏的特定化學物質時,一部分人感受到的是香味,另一部分人則覺得是肥皂味、臭蟲味。
但嗅覺和味覺的體驗,不僅僅是天生的基因決定,還會随着時間發生變化。
有些讨厭可能會持續一輩子,有些則可能慢慢接受了。
口味變了
可能是你長大了
東亞人中約有 21% 認爲自己讨厭香菜,但發現「基因決定你愛不愛香菜」的科學家團隊,後來通過計算得出,隻有不到 10% 的香菜偏好能用遺傳解釋 [ 6 ] 。
有商業機構調查了三千多人發現:年齡,很可能是能否接受香菜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總體上說,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們對香菜的喜愛指數真的有所增長。
圖片來源:微基因相關報告
小時候讨厭、長大了喜歡的食物,與人類味覺和嗅覺的變化規律有關:
「抓大體」的味覺從幼年就接近滿級,成年開始一點點降低。而「摳細節」的嗅覺到 30 歲才完全成熟,50 歲左右開始下降,70 歲後明顯減退。
寶寶一出生就約有 10000 個味蕾,對酸甜苦鹹鮮的高敏感,會持續保持到成年。
每隔一兩周,味蕾就會更新一輪 [ 7 ] 。成年後,随着年齡增長,味蕾的更新能力逐漸降低、數量減少。
小時候的苦,會異常的苦,小時候的甜,會格外的甜。
曾經喜歡糖糕、泡面、番茄醬蘸一切,都大酸大甜大鹹,更依賴簡單粗暴的味覺沖擊。長大後再試試,第一口還行,第二口可能就開始膩了。
而嗅覺系統,雖然在出生時已完成硬件發育 [ 8 ] ,但還需要一個對各種複雜氣味建立認知的過程。
目前認爲,嗅覺的巅峰,出現在 30 多歲到 50 歲之間 [ 9 ] 。
一些需要細細分辨的複雜風味,要等到成年後才逐漸領會。
小時候嫌棄的東西,慢慢開始品出滋味兒來。例如茶,開始有了花香、果香、蜜香;例如苦苦的咖啡,逐漸能品出堅果、莓子、巧克力味兒來。
圖片來源:小 截圖
五六十歲後,鼻子和舌頭都明顯衰退。到 60 歲還在發揮功能的味蕾隻剩約 5000 個,65 至 80 歲人群中,超過一半的人嗅覺嚴重受損。
當味覺和嗅覺淡去,逐漸對一切「怪味」來者不拒,甚至覺得飯菜沒味兒而食欲不振,開始感歎「能吃是福啊」。
你愛的口味
是基因、家庭、習慣的延續
人對食物的感受差異之大,讓世界上出現了很多極具争議的「美食」。
西南地區不可缺的折耳根,不少北方人一吃一個不吱聲;
東方的腐乳 VS 西方的奶酪,真不好說哪個更「臭」一點;
還有撇撒、豆汁兒、蝦醬、納豆、甘草糖、鲱魚罐頭……
圖片來源: 評論
基因區别和年齡變化,隻能解釋這些喜好差異的一部分。
家庭、地區的飲食習慣,也影響着對食物的接受度,甚至從我們還沒出生就開始了。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裏時,就能夠通過羊水「嘗」到味道。有研究顯示,在懷孕最後三個月喝胡蘿蔔汁的孕媽,生下的寶寶會比同齡嬰兒更喜歡胡蘿蔔味 [ 10 ] 。
胎兒正常表情 VS「嘗」到羽衣甘藍後的表情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 11 ]
有研究分析了「喝香甜母乳 / 奶粉的普通嬰兒」和「喝酸苦有怪味的深度蛋白質水解物配方奶粉的特殊疾病嬰兒」後發現 [ 12 ] :
絕大部分嬰兒在 3 個月内試喝「怪味奶粉」,都不會表現出拒絕。但讓 3~5 月齡以上、一直喝普通奶粉的嬰兒再去嘗試「怪味奶粉」,就很可能喝不下去。
而出生後前三個月喝「怪味奶粉」的寶寶,會更喜歡鹹味、酸味和苦味的食物。直到這些孩子四五歲,也更能接受西蘭花之類具有相似「怪味」的東西。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生命早期 1000 千天的食物選擇和習慣很重要 [ 13 ] 。不僅會影響健康,還會影響未來的味覺偏好。
這種一餐一飯中形成的味道偏好,或許稱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叫做「家的味道」。
我們對食物的喜惡,是先天的基因、後天的習慣、流逝的時間,共同交出的答案。
圖片來源:電影《食神》
那些兒時很讨厭,長大後突然喜歡上的食物,在一些地方被叫做「半輩子菜」。
它也許代表着,我們的味覺和嗅覺,随着年齡經曆了一番起落變化;
也可能是因爲,我們的「喜歡」,早已不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
這可能就是成長吧。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The silver sensory experience – A review of senior consumers ’ food perception, liking and intake
[ 2 ] Ni, Rui, et al. "Optimal directional volatile transport in retronasal olf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47 ( 2015 ) : 14700-14704.
[ 3 ] Bitter taste of Brassica vegetables: The role of genetic factors, receptors, isothiocyanates, glucosinolates, and flavor context
[ 4 ] Prevalence of cilantro ( Coriandrum sativum ) disliking among different ethnocultural groups
[ 5 ] 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 6 ] Soapy taste of coriander linked to genetic variants
[ 7 ] Taste Buds-Cleveland ClinicWhat Are Taste Buds?
[ 8 ] Olfactory perception in children
[ 9 ] Smell identification ability: changes with age
[ 10 ] Prenatal and Postnatal Flavor Learning by Human Infants
[ 11 ] Flavor Sensing in Utero and Emerging Discriminative Behaviors in the Human Fetus
[ 12 ] Flavor Perception in Human Infants: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 13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策劃制作
作者:ZYing | 策劃:feidi | 監制:王姐
封面圖來源:自己做的
後記
小時候讨厭,長大了喜歡,還可能和一個因素有關:爸媽的廚房造詣
圖片來源:網友感慨
長大後,你的口味發生了什麽變化嗎?來評論區看看有沒有一樣的小夥伴吧。
微信改版,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爲星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