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以爲我們造電池有什麽了不起,我們還會努力去加快自身技術的革新和更新叠代,讓整車始終保持最先進的技術、最好的性能、最好的質量交給用戶。"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如是說。
撰文丨 MANGO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據了解,由于動力電池在造車成本中占比約爲 40%,車企不願拱手讓出競争主動權,全棧自研自産幾乎是必經之路。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車企宣布切入電池賽道,自研、合建、入股等多種形式興起。不過,有實力全棧自研自産電池的玩家并不多,廣汽埃安就是其中之一。
僅花了一年時間,2023 年 12 月 12 日,廣汽埃安旗下因湃電池智能生态工廠就迎來竣工投産,同時作爲彈匣電池 2.0 系列最新産品,P58 微晶超能電芯下線,爲廣汽埃安在激烈的新能源賽道再增籌碼。
可以看到,廣汽埃安全面掌握了最核心的電芯研發生産能力,也是全球極少數在全産業鏈上完整布局的企業。因湃電池工廠竣工儀式後,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俊海、廣汽埃安研發中心電池研發部負責人李進接受了包括 My 車轱辘在内的媒體訪問,公開廣汽埃安全棧自研自産電池背後的動機。
動因揭秘,廣汽埃安爲什麽要做電池?
正如開頭所說,全棧自研電池并不容易,綜合考量車企的研發實力、技術儲備、資金以及全産業鏈的布局。廣汽埃安選擇全棧自研電池,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
古惠南表示," 一方面,我們的确預測到了價格戰肯定會來。另一方面,它符合我們的戰略方向,廣汽堅持 ' 自主 + 對外合作 ' 兩條路并行走,這也是我們一貫的作風,目的是保持足夠的競争力。"
衆所周知,汽車價格戰在 2023 年達到了頂峰。從合資品牌到豪華品牌、自主品牌,無一不在 " 卷 " 價格。求生存還是求利潤,成爲橫亘在車企面前的艱難選擇。尤其是此前電池原材料價格經曆了暴漲階段,即便今年以來有所回落,依舊在造車成本中占比過高。
古惠南坦言," 去年的策略是搶資源、抗成本,今年要聚資源、控成本。成本我說了算。這個底氣從哪裏來?我可以自己做東西,電池、電機都自己有了,今天是電池下線,過幾天就是電機要下線了。這是成本的競争,還有一個是質量和性能的競争力。"
總結來看,廣汽埃安在電池、電機領域都有足夠競争力,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産品質量、産品性能。全棧自研自産電池,讓廣汽埃安有機會造到極緻的質量、極緻的成本和極緻的性能來競争。
因湃工廠爲何如此強大?
在外界看來,因湃工廠橫空出世,來得有點突然。但事實上,廣汽在電動化方面和動力電池方面布局很早,2011 年就成立了 BMS 和 PACK 團隊。2015 年,自主設計的 PHEV 的電池包下線。2017 年,自主設計開發的 EV 動力電池包下線,并成立了電芯研發團隊。
基于長期對動力電池電芯的深度研發,廣汽這些年收獲了累累碩果,包括海綿矽負極片技術、彈匣電池系統技術、微晶超能技術等。也就是說,背靠廣汽,埃安并非今年才開始做電芯,而是從很早就開始布局動力電池電芯的研發和量産的準備。
轱辘哥獲悉,廣汽埃安面向未來的新技術也做了新的布局,包括高壓無钴電池技術,固态電池技術。
李進強調," 除了電芯技術,我們其實在電芯的工藝和先進裝備開發方面也做了前沿探索。我們 2019 年就完成了小試線,2022 年完成了中試線的建設,我們這個中試線單機都是量産設備,也是國内最先進的工藝和最先進的設備,然後我們去探索整個量産工藝,也是爲我們今天因湃智能生态工廠的正式投産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們把廣汽整車廠的精益制造、質量管控、精益生産的理念和我們對電池的深入理解相結合,綜合打造出我們整體的競争優勢。"
埃安完成能源生态閉環,未來如何布局?
即将達成百萬輛産銷的廣汽埃安,無疑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先者,在産品、市場走向、行業趨勢等方面都有前瞻性思維。廣汽埃安透露,能源将會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
而因湃電池工廠是廣汽埃安能源生态閉環的最後一塊拼圖。據了解,因湃下一步計劃去挖礦,投資礦産,打造從礦-原材料-電池-電池回收,以電池爲産業鏈的能源生态。最終形成 " 電 + 電池 " 的閉環産業鏈,迎來革命性的變化構成。廣汽埃安沒有掩飾野心," 我們不僅要造車,相關行業的上遊和下遊,我們都介入。"
古惠南表示,能源生态結合起智能出行生态,将會構建廣汽埃安未來廣闊的新前景,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 年 11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首次雙雙突破百萬輛,分别爲 107.4 萬輛和 102.6 萬輛,且新能源汽車的市占率已經達到 34.5%。随着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走高,引領行業增長,新一輪汽車行業大洗牌也将如約而至。
而車企間的競争究竟會走向何方?全棧自研自産電池、智能駕駛作爲當下兩大行業風口,大有改寫格局的迹象。即将邁向下一個百萬輛的廣汽埃安,又找準了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