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曹安浔
編輯 | 張曉玲
人生猶如過山車,融創董事長孫宏斌過去這兩年肯定體驗深刻。
剛剛落寞地将總部從北京搬回天津,樓市新政就落地了,搶房又現,融創北京壹号院一把賣了 56 億,仿佛久旱甘霖,滴落在孫宏斌的心田;又仿佛一針強心劑,刺激了所有地産商。
單套總價 3000 萬 + 的豪宅熱賣背後,是市場信心的回歸。
9 月 5 日,融創中國(1918.HK)回歸滬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股票名單。在本次新加入的 22 隻股票中,融創中國是唯一一家房企。這意味着,融創将獲得南下資金加持,提升股票的交易活躍度和流動性。當日,融創中國盤中一度漲 30.16%。
去年底房地産的凄風苦雨中,孫宏斌喊出 2023 年要把融創帶回正軌,很多人是不太相信的。而今,随着樓市新政的寬松,帶來市場回升的預期,孫宏斌回血上岸,甚至可能又将迎來他人生的一個反彈。
作爲出險房企中的明星公司,融創爲行業提供了一個重生的樣本。在孫宏斌的背後,還有許多房企,也等待着他們的春天;也有那些逆勢增長的人,想要更往前一步。
隻是這一次,經曆了鬼門關的融創和孫宏斌,不會、也沒有條件再那麽激進了。
久違
單盤日銷超 50 億的盛景,北京樓市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
9 月 3 日,鄰近北京朝陽公園的融創壹号院開盤,現場認購達 169 套,均價超 3000 萬,總認購金額當天約爲 56.2 億元,在今年能排在北京項目銷售的 TOP5。
新政的刺激提升了市場信心,促使千萬豪宅的客戶出手。融創率先受益了。
事實上,在上半年境内外債重組已實質性完成後,融創經營就基本步入了正軌。
8 月 30 日晚間公布的中報顯示,融創在上半年累計合同銷售額 521.4 億元,銷售回款率超過 90%;實現營收 584.7 億元,同比增長 20.5%。歸母淨利潤虧損超百億,不過同比減少 18.1%,爲 153.7 億元。
地産之外,融創服務、融創文旅等業務也仍在成長,對整體營收作出了貢獻。上半年,融創服務、融創文旅收入合計 61.2 億元,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不過眼下融創的收入,還主要靠地産銷售。
華爾街見聞了解到,融創壹号院在 8 月底拿到了預售證,可售貨值超百億。這也是得到債權人同意後的結果。此次一把認購 56 億,大超預期。
此外,包括上海外灘壹号院、武漢桃花源、西安曲江印、鹹陽森嶼島等在内,多個融創重點項目也在陸續盤活。在這些項目上,融創與多家 AMC 展開合作,合作規模超 240 億。
有 AMC 人士告訴華爾街見聞,接下來 AMC 還會與融創在多個項目上合作。整體來說,融創手頭有不少優質資産,公司也認可融創的品牌和操盤能力。這也是融創與其他出險房企相比,能夠更早、更大體量得到馳援的關鍵因素之一。
從融創資産結構也可以看到,融創目前銷售額中,77% 來自北京、上海、廣州、蘇州等一二線城市。截至 2023 年年中,其權益土儲貨值約 1.39 萬億元,超 7 成位于一二線城市。
随着四個一線城市均 " 認房不認貸 "、二套變首套;央行支持首套、二套首付低至 2 成、3 成。一系列重磅政策推出、落地之際,一二線樓市也會率先被激活。融創也能從中獲益。
最現實的成果,則是融創上半年完成了 11.8 萬戶房屋交付,同比增長 31%。在中國指數研究院全國交付套數榜單上排第二位,僅次于碧桂園(27.8 萬套)。這些房屋建成交付,也都會反映到财報當中,體現在結轉收入、利潤上。接下來,融創還要加速保交付,修複機構、購房者對它的信心。
可以看到,在企業出險的情況下,融創在債務重組、銷售、交付等多個關鍵環節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在财務基本面、經營面上出現企穩向好的态勢。
就連核數師簽字時也不用猶豫再三了。對于 2023 年融創的中報,核數師立信德豪給出了 " 無保留意見 ",認可融創具備可持續經營的能力了。
随着融創壹号院的大賣,房地産市場的信心正在回來。對融創而言,這是難得的回血窗口期。孫宏斌肯定要緊緊抓住了。
未來
在一線城市新政出台前,房地産正處于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所說的 " 超跌 " 過程中,孫宏斌和他的地産夥伴們,正深陷銷售下滑的煎熬。
爲了節約成本,融創在 8 月選擇将總部從北京核心區搬回了發家地天津,英雄落寞,引發了幾許歎息。
不過,正如郁亮所說,他尊重常識,會在市場處于背陰之時,尋找向陽面。房地産超跌後,轉機很快到來,一線城市接連落地認房不認貸,更多的需求被釋放了。
融創受益于此。也受益于過去 9 個月自己的努力。
從萬科、中海、龍湖等房企的财報管窺,未來能存活并發展的房企,必須是同時具備安全性、産品力和新的經營能力這三大要素的。
将融創放進這個體系觀察,會發現它正朝此而去。也給出險房企提供了一個生存樣本。
作爲出險房企,融創沒有躺平,孫宏斌一直積極地在各個機構之間遊走,想辦法讓融創重歸正軌。
截至目前,孫宏斌快速地解決了短期到期債務難題。境内債務重組方案已落地;境外債重組方案已有 87% 的相關債務債權人加入協議,實質性完成,順利的話年内就能走完法律流程。這将極大減輕融創未來兩年的資金壓力。
有融創美元債持有人表示,正是看到孫宏斌的行動,他才投出了贊成票。他願意再相信這位山西漢子一次。
孫宏斌的努力沒有白費,他讓融創的财務暫時安全了,等到了市場的轉機。
而在出險後仍然能有數百億的銷售,豪宅的大賣,證明的融創的産品力還是能打的;指向下半場的新的能力、經營與服務的能力,也正在通過融創文旅城提升。
當然,目前的融創僅僅隻是有了企穩回升的迹象。離真正恢複造血能力,走出困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孫宏斌也知曉這一點,他還要繼續出售項目還債,同時讓融創的組織架構更加扁平,盡可能地減少運營成本。他也狠下心來,對内揮刀,多個區域的要員被免職,如今剩下的都是還相信孫宏斌、肯和他繼續幹的人。
把總部搬回天津仿佛一個隐喻,孫宏斌和融創似乎又回到了 " 原點 ",從零開始。
這個曾榮膺 " 并購王 "、豪擲百億給樂視,又數百億收購萬達資産的 " 狂人老孫 ",不會甘心就此沉寂。他仍有野心。在諸多合作中,他都給自己留有回購的空間。在合适的時機,他仍有機會拿回自己失去的那部分。
而是否又有人相信,孫宏斌将再次在商海上演觸底反彈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