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本是高山》惹發的争議比想象中還要大一些。
近日,根據 " 時代楷模 " 張桂梅校長真實事迹改編的電影《我本是高山》在全國進行點映,該片講述了張桂梅校長紮根雲南貧困山區 40 餘年,推動創建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照亮孩子們追夢人生的故事。這位具有很高知名度、人生經曆也頗爲傳奇的女校長被載入中國電影史,顯示了電影市場對其故事性、影響力的認可,也展現了一個社會對于崇高精神風貌的敬意。這顯然是一件好事。
但在點映後,一些網友提出了批評。例如,他們提出,電影中胡歌飾演張桂梅丈夫,但感情戲加入得莫名其妙;現實裏,是父親酗酒特别厲害,電影裏改成了母親酗酒,于是被人質疑 " 有意改編爲女性 "。還有網友則是無來由地稱 " 玷污張桂梅 "。
對于網絡上的意見特别是不乏火藥味的批評,該片編劇發文怒怼,并且說了堪稱過激的話。雖然其後删了該段文字,但争議調門的變大、雜音的溢出,也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情緒化互怼的格局,是各種聲音所支撐起來的,而無疑,這和電影藝術本身關系不大。
正如 @中國電影報道 發文所言:電影《我本是高山》編劇的回應是失态的,這無疑給影片本就複雜詭谲的輿論氛圍火上澆油、雪上加霜。但該文也指出:當我們冷靜下來,不難發現當下網上湧現的不少惡意評論,其内容大多與影片本身不符,這些聲音隻要稍加思忖,就能被揭穿。
這意味着,這場紛争的背景具有某種複雜性和偶發性。看清這個問題,是爲了區分善意批評和非善意批評、電影創作探讨和非電影創作探讨,從而加以恰如其分的應對。
老實說,任何一部影片的誕生,都會伴随着各種評價。但總體而言,對于一部影片的内容創作的評價,往往是中心話題。但即便如此,由内容創作衍生的其他話題,也可能形成熱點和 " 槽點 ",譬如一部電影的主角人選問題以及涉及的其他 " 花絮 "。對創作方而言,這可能是無法避免的。
總的來說,多聚焦電影藝術本身進行讨論,是一種應有的姿态。
多年來,中國電影在不斷進步。無論是所取得的成果,還是所面臨的開拓性任務,都應該讓電影人和影迷感受到一股澎湃的力道,并圍繞共同的認知形成推動中國電影事業發展的合力——這當然包括電影創作者冷靜聽取影迷的良善建議和刺耳的 " 忠告 "。如果我們的讨論,偏離了方向,甚至被一些 " 僞話題 " 纏繞,從而忘卻了讨論的初衷,那就得不償失了。
電影的歸電影,其他的歸其他,做到這一點并不難。
現代快報首席評論員 戴之深
(編輯 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