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vb 動脈網
最近一年來,不時有互聯網醫院轉讓的消息傳出,甚至有互聯網醫院及其經營主體注銷。
經過兩三年前的高峰期之後,目前行業趨于冷靜,許多互聯網醫院面臨如何運營、如何合規運營并産生收益等問題。
當這些問題無法在短期内找到解決辦法的時候,注銷或轉讓成爲了一條及時止損的出路。由此,互聯網醫院正在經曆 2020 年以來第一輪行業洗牌……
注銷或轉讓的互聯網醫院,發生了什麽?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 2300 多家互聯網醫院公司中,有 370 多家已注銷。其中 2022 年注銷數量最多,達 130 家;2023 年以來,已有 65 家公司注銷。
當然,互聯網醫院公司并不意味着已拿到或一定能拿到互聯網醫院牌照,隻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企業布局互聯網醫院的計劃。
而那些已拿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公司中,也有部分放棄了這張在線醫療的 " 通行證 "。
2022 年以來,海南、湖北、甯夏等地的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公布了多家互聯網醫院的注銷信息,從公示内容來看,均爲院方提出注銷申請。
在部分中介網站或行業交流群内,不時可見互聯網醫院牌照轉讓的消息,轉讓價格大緻在百餘萬元至數百萬元,部分連帶實體醫療機構或團隊一起轉讓。
這似乎表明,在經曆了 2020 年 -2021 年的爆發式增長後,互聯網醫院的第一場 " 淘汰賽 " 已到來。在源康健董事長萬耀華看來,互聯網醫院本質上也是互聯網項目,對标互聯網行業,肯定會有失敗的概率,注銷、轉讓是正常現象,且現實中這部分互聯網醫院占比較低。
前車之鑒能給行業帶來哪些提示?歸納起來,互聯網醫院或公司退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申辦互聯網醫院未成功,注銷公司。
在企業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互聯網醫院的情況下,通常需要先注冊公司,之後再以該公司作爲主體向屬地衛生主管部門申請執業許可。
目前,以甯夏、海南、四川、山東、天津等爲代表的大多數省市已開放企業申辦互聯網醫院的通道,不過,各地審批層級、對企業的要求不盡相同,也導緻了申請成功率的差異。
甯夏範圍内,自治區衛健委、銀川市衛健委可審批互聯網醫院,海南僅由海南省衛健委審批,四川、天津、山東等地則可由市級、區級主管部門審批。審批權限下放的區域,在一定程度上申請難度更低。
另外,部分地區還希望申辦牌照的企業能爲當地帶去産業資源、民生服務能力,或與當地産業形成協同,這也意味着對企業多了一層篩選标準。在這些地區,一些尚無實際業務開展或與當地産業協同度較低的企業,申辦成功的概率就較低。
種種原因導緻互聯網醫院申辦失敗後,公司注銷也就順理成章。
其二,互聯網醫院長期未運營或運營狀況欠佳,最終停業、注銷或轉讓。
前幾年互聯網醫院爆發階段," 别人都拿了,我也得拿一張 " 是不少企業入局時的心态。
不過,部分企業在一紙資質到手後,互聯網醫院并未投入實際運營。據官方公布的運營數據顯示,有的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量、電子處方量長期處于 "0" 狀态。
在互聯網醫院本身并未投入實際運營的情況下,經營主體仍有固定成本産生,例如每年的實體醫院依托費用、服務器費用,以及必要的工作人員薪酬開支等;與其無端産生這些開銷,還不如注銷及時止損,或者轉讓、将損失降到最低。
目前,互聯網醫院相關的頭部公司中,經過多年探索,盈利企業隻是少數,多數仍在持續嘗試盈利模式。對于匆忙入局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也可能面臨運營思路、盈利模式不清晰的狀況,最終導緻經營不善而停業或注銷。
其三,校驗制度啓動,互聯網醫院退出機制初步建立。
2022 年 6 月,《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開始實施,要求企業獨立設置的互聯網醫院每年校驗 1 次。在此之前,甯夏、海南已制定互聯網診療服務的相關規範,并啓動了每年 1 次的校驗機制。
校驗時,主管部門按照國家衛健委《互聯網醫院基本标準(試行)》以及當地制定的其他相關标準,對執業流程、執業人員資質、醫療質量與安全保障措施、網絡安全和監管平台數據對接等方面進行審查。
在審查中發現不合格的情況,主管部門将給予一定的暫緩校驗時限,之後再次進行校驗,若仍無法通過,互聯網醫院就可能被注銷。
監管趨嚴,也成爲了互聯網醫院主動或被動注銷的一大原因。
此外,一些大公司以往在多個區域落地了互聯網醫院,在業務調整過程中,也可能注銷不必要的互聯網醫院。
爲何仍有大量 " 新人 " 入局?
在互聯網醫院停業、注銷或轉讓的另一面,是源源不斷的新入局者。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盡管每年都有不同數量的互聯網醫院公司注銷,但同時也有更多新公司注冊成立。2022 年,在 130 家公司注銷的高峰階段,仍有 343 家公司新注冊。
近幾年來互聯網醫院公司注銷和注冊的情況,數據來源:企查查
另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目前四川省内企業獨立申辦的互聯網醫院已達 150 多家,成爲此類牌照最多的省份;天津也有大幅增長,由此前的幾家增長至現在的 35 家。
布局互聯網醫療,仍是不少公司進行業務拓展的一個選擇。
此時不禁要問,在許多先行者試水失敗後,爲何還有人熱衷于拿互聯網醫院牌照?這些 " 新人 " 有何差異?
動脈網此前就已在多篇文章中分析,過去醫療健康産業内有多個細分領域涉足過互聯網醫院,包括互聯網大公司、醫療 AI 和大數據、藥企和醫藥零售、醫療器械、保險和保險科技、健康管理等企業。
從細分領域的角度看,申辦互聯網醫院的主體類型正在發生一些變化。
■ 民營醫療機構加快入局,拿牌成本降低
動脈網蛋殼研究院曾在《2021 年互聯網醫院報告》中統計,全國互聯網醫院中,由民營醫療機構主導申辦的僅占 7%。
" 這兩年,民營醫療機構越來越積極地布局互聯網醫院了。" 奈特瑞相關負責人告訴動脈網,這些機構中,有的基于剛性業務需求,也有醫院因申請等級評定和數字化升級而準備 " 加分項 "。
據了解,前幾年民營醫療機構辦互聯網醫院比例較低的一個原因是拿牌成本高,投入産出比存在較大不确定性。背靠大型醫療集團的機構更有實力投入數百萬資金搭建平台和運營團隊、申請資質;而對于中小型醫院、診所等機構來說,對這筆投入更加謹慎,線上業務主要通過在線咨詢和科普等方式來進行。
近兩年來,市場需求促進了一批互聯網醫院技術服務商的活躍,服務商之間競争加劇,拿牌照的價格也有所下降,從早期數百萬元到前幾年普遍 200 多萬元,目前已有幾十萬元就能拿牌的情況。
奈特瑞相關負責人表示,技術服務商申請牌照的成本确實有所降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随着服務量增加、系統标準化提升,在标版系統層面研發投入層面有所降低。
價格下降對于中小型醫院、診所等機構而言,通過可負擔的建設成本來延伸服務範圍成爲可能。
2023 年 4 月,鄰家好醫旗下的成都溫江若鄰醫生互聯網醫院獲批,可用于連接公司已開辦的多家門店,爲患者提供更完善的線上線下服務。
■ 檢驗機構布局互聯網醫院,連接醫、檢服務
檢驗檢查是疾病診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主要在線下進行,過去很長時間内,互聯網醫院與檢驗檢查場景的融合程度并不深,主要在于互聯網醫療平台缺少足夠的檢驗檢查機構支撐。
公立互聯網醫院開始活躍之後,一些大三甲醫院在線上推出了檢驗檢查自助開單、預約等服務,成爲線上服務量排名靠前的項目,這足以說明患者對 " 互聯網 +" 檢驗檢查的強烈需求。
2021 年開始,金域醫學等第三方醫檢機構與互聯網醫療平台合作,探索線上問診和檢驗預約 - 上門取樣 / 線下采樣點采樣 - 線上報告查詢與解讀的模式。
因聯健康聯合創始人胡美榮介紹,目前越來越多的檢驗機構 " 親自下場 " 做互聯網醫院,搭建服務閉環。
公開信息顯示,迪安診斷、華大基因、康聖環球、碩世生物、先聲診斷等公司都已有互聯網醫院牌照。
2023 年 4 月,華大基因旗下的天津華大優康互聯網醫院獲批,除了在線咨詢、圖文和視頻問診、遠程會診、在線處方、檢查開單、慢病管理等服務之外,還可爲用戶提供基因檢測建議、線上報告解讀服務,尤其是在遺傳性疾病診斷、腫瘤早期篩查、生殖健康等領域。
爲了建立直接服務終端用戶的渠道,迪安診斷成立了 to C 品牌曉飛檢健康,2023 年 1 月在廣州獲批互聯網醫院牌照,3 月又落戶銀川。
曉飛檢健康可爲用戶提供院前疾病早篩早診、健康管理和院後随訪、慢病管理等服務。
此外,康聖環球 2022 年上線了 " 康聖友醫 " 診療平台,融入專科特檢項目。碩世生物在 2021 年已啓動互聯網醫院的基礎上做業務延展,2023 年,碩世互聯網醫院首家自營線下藥房開業,将醫、檢、藥做更緊密的結合。
■ 消費醫療上中下遊,借互聯網醫院拓寬 C 端渠道
通過互聯網醫院,消費醫療産業鏈上的多個角色都在嘗試建立或拓寬直達 C 端的路徑。
2023 年,雍禾醫療的毛發健康互聯網醫院上線,爲患者提供線上咨詢、一鍵挂号、術後複診、電子病曆、電子處方及雲端藥房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毛發醫療健康服務。
貝泰妮在 2023 年 7 月推出了祛痘品牌 " 貝芙汀 ",作爲該品牌運營支撐的一部分,公司 2022 年就已收購成都武侯慧膚互聯網醫院,新設成都武侯貝芙汀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暫未獲牌照)。目前,貝泰妮基于互聯網醫院做了各種形式的大量科普,還上線了 AI 測膚、醫生咨詢、定制化醫學祛痘方案等服務。
2022 年以來,還有隐形矯治器品牌正雅、互聯網消費醫療平台如麗等獲批互聯網醫院,加上此前已有的新氧互聯網醫院,可以看出:上遊企業、中遊平台、下遊服務機構,都試圖建立屬于自己的 C 端渠道,提升服務專業程度的同時,積累私域流量、降低營銷成本。
■ 醫生 MCN 火爆,依托互聯網醫院嘗試變現
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推動了更多醫生上線執業,也推動了醫生做線上科普和直播、塑造個人品牌。優質醫學科普内容需兼具專業與易懂、易傳播的特點,這對醫生的内容生産能力提出挑戰,由此,醫生 MCN 機構近幾年來高度活躍。
"MCN 機構掌握了大量的醫生資源,又有 C 端流量,希望通過互聯網醫院來嘗試變現途徑。" 因聯健康聯合創始人胡美榮表示。
此外,諸如優安醫學、零零醫、耳鼻咽喉資訊、怡本醫療等專科醫生學習平台,也因聚集了大量醫生資源,2022 年以來先後申辦牌照,可向患者提供服務。
鹿鹿通創始人謝文表示,從這兩年公司服務的企業來看,申辦互聯網醫院更理性了,企業基本上都有明确的業務場景需求。
去僞存真,更理性對待優勝劣汰
總的來說,早期的互聯網醫療是從在線咨詢問診開始,逐步拓展到其他服務環節,或延伸至線下。而現在,那些已有實體業務、将互聯網醫院作爲數字化轉型升級途徑的企業越來越多。
" 前幾年,許多醫藥零售企業拿牌照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處方權,以合規銷售處方藥,目前更多企業将互聯網醫院納入其數字化進程的一部分,互聯網醫院、CRM、數據互聯互通、智能化等要素全盤考慮。" 源康健董事長萬耀華表示。
做出互聯網醫院建設的決策前,企業會進行更多維度的判斷。奈特瑞相關負責人談到,目前公司所服務的企業要基于實用價值、投入産出比等來判斷是否做互聯網醫院。" 有的甚至已規劃出運營方案來權衡。"
當企業對拿牌目的、運營規劃考慮得更清楚時,對系統建設、運維等技術服務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一些互聯網醫院系統圍繞拿牌照的硬性要求而建,拿牌之後系統要麽沒用,要麽無法使用,實際運營時還需另建一套。
此外,随着互聯網醫院的動态化管理趨嚴,合規運營的主體也會越來越多。
前文已提到,國家衛健委《互聯網醫院基本标準(試行)》和地方管理規範陸續落地,互聯網醫院每年需經曆一次 " 考試 ",校驗時發現的問題,必須整改并校驗通過後,才可繼續執業。
海南省衛健委曾在校驗評審時發現,有互聯網醫院存在超範圍設置診療科室、醫務人員實名認證功能不完善、診療流程設置不規範、電子病曆和處方書寫格式和管理流程不規範、與省互聯網醫院服務監管平台數據對接不完整等問題。公開信息顯示,這家互聯網醫院進行了整改,并在 2 個月後通過了校驗。
缺乏清晰業務目标或運營不合規的參與者退出,具有更清晰規劃的參與者進入,并搭建更趁手的工具(即信息系統)……當前,行業正在經曆一個去僞存真、優勝劣汰的過程,既不必因陸續有人退出而悲觀,也不能有盲目樂觀導緻的懈怠。借鑒前人經驗、吸取前人教訓,做更長遠和理性的考慮,踏實走好每一步才是行業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