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香港娛樂圈,沒人有這樣的經曆:
自編自演的電影,票房 5 萬港币,撲得褲子都沒了。
第一次當導演的電影,票房 20 萬,上映三天就下映。
很長時間内,人們叫他:票房毒藥。
但就在今年的香港春節檔,他主演的電影,票房突破 9000 萬,成爲香港史上華語電影票房第一。
更離譜的是,香港影史票房前三,他一人占了兩部。
人們改口叫他:票房神藥。
從毒藥到神藥,這條路他走了 30 年,走得跌宕起伏,峰回路轉,傳奇得能拍一部電影。
這個人就是:黃子華
1960 年,黃子華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
小時候父母離異,父親出走,母親帶着他改嫁。
多年後,他把童年往事當笑話一樣講給别人聽:
母親再婚那天,家裏所有大人都去了婚禮現場,唯獨把他留在了家裏。
婚後,母親和繼父不合," 唯一的健身活動就是打架 "。
" 我想,對一個人最大的整蠱,就是把他生下來。"
童年的黃子華常常要住到外婆家或奶奶家,因爲尴尬的處境,在兩個家庭裏,他都不受歡迎。
小小年紀,他就懂得了察言觀色,知道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
多年後,他成了毒舌刻薄的金句王,他形容這是 " 人生補償計劃 ",小時候的壓抑,長大才有機會釋放。
1984 年,黃子華大學畢業,一心想做演員。
那時,他熟讀俄國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名著《演員的自我修養》,迷戀方法演技,偶像是阿爾 · 帕西諾和羅伯特 · 德尼羅。
他本打算考 TVB 藝員訓練班,就是周星馳梁朝偉都上過的那個,可是不巧,藝員訓練班取消了,他隻好報了編劇訓練班,伺機轉行。
然而,做過編劇、電視台助導、主持人 … 就是沒機會好好演一部戲。
有段時間他很迷茫,時常失眠,下班後不想回家,回家後不想再上班。但他還是安慰自己:周潤發在紅之前,也挨了好多年。
TVB 藝員訓練班
直到有一天,有人對他說:你當不了演員的,因爲你不夠帥。
他覺得委屈:長得不帥關我屁事啊,你去問我爸媽啊!
那個年代,沒機會的,何止是黃子華一個人。
那可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有顔值有演技的鮮肉,數都數不過來,外貌條件就把很多人擋在了門外。
他爲許冠文寫劇本,把自己想象成男主角,寫了一部《神算》。結果毫無懸念的,導演選了黎明當主角,他隻做了個滑稽的跑龍套。
沒辦法,那是 1992 年啊,他的顔值怎麽幹得過 92 年的黎明?
有段時間,根本沒人找他拍戲。
他說:沒人找,和失業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失業是有儀式感的,那個儀式叫炒鱿魚。而沒人找,是沒人告訴你,你是沒人找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後來,終于有人找他拍了,但大部分是龍套角色,再不然就是他不想拍的戲。
比如,鬼片,于是他合作過最多的女演員,是羅蘭姐,被她追,被她咬 …
比如,山寨電影,周星馳要拍《少林足球》,就有人找他拍《武當籃球》,還要比周星馳那部早上映。
黃子華參演的恐怖片《七月十三之龍婆》
還有些老闆直接對他說:華仔、偉仔,就幫我拍 " 這些 " 電影,你呢,就幫我拍 " 那些 " 電影。
他推了很多戲,多到比接的戲還多,但還是擋不住票房連連撲街,香港媒體叫他:票房毒藥。
他自嘲:每一部都不行,也不容易。所以我常常跟導演說,别署我的名,不署名說不定票房還好點。
内地上映過《霹靂火》《呆佬拜壽》裏,黃子華都有份出演,但大家隻記得成龍和劉青雲
但即使是爛片,即使演反派,演小角色,他都卯足了勁去做。
他說:人生難得有些東西可以燃燒,那就先燃燒一輪,燃燒完成灰了,再轉行不遲。
終于有一天,他的努力被看到了。
1999 年,他在 TVB 劇《狀王宋世傑 2》中出演反派,得到監制認可,終于有機會在下一部新劇裏演男主角。
這就是火到今天的:《男親女愛》
《男親女愛》有多厲害?
收視率創下 TVB 史上最高的 50 點,至今沒人打破記錄。
因爲黃子華在劇中喜歡養蟑螂,劇集播出後,飼養蟑螂竟然成了一種潮流。
劇中金句頻出,很多人聽了上句就能接下句:
工作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休息夠不夠。
沒人可以這樣對我說話,除了給我發薪水的那個。
一千幾百,猶如垃圾,富貴于我如浮雲,浮雲于我如命根。
Miss Mo:做男人要有 3C:car、cash、credit card,阿樂:我有另外 3 個 C:cheap、cheaper、cheaperper。
時至今日,餘樂天表情包,依然活躍在互聯網上,成爲廣大打工人嘴替。
這都是後話。
而當年《男親女愛》大火,最直接的影響是,王晶幫他搞來了投資,說:你自己去拍部電影吧。
後來黃子華死活想不起來,到底是誰推他當了導演:我從來沒有導演夢,做導演做編劇,都是爲了做演員,當時沒人爲黃子華量身定做喜劇,所以我隻能自己上了 …
就這樣的,他一手一腳把電影拍了出來。
拍完拿給投資方看,對方說:子華,有些地方需要剪一剪 …
對方掏出厚厚一本修改意見開始講,講了三分之一,黃子華打斷他:怎麽改我一點兒都不介意,但不要用我的名字。
态度強硬如此,沒啥好談了,對方幹脆夾着包走人了 …
于是,這部黃子華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一蚊雞(一塊錢)保镖》,零宣傳上映。
上映首日,他和主創五個人去影院觀看,發現全場觀衆都沒超過五個 …
他意識到,完蛋了。
這部戲最後上映了 3 天,票房 20 萬,慘敗。
真 · 死也死在自己手上。
這件事,黃子華複盤過多次。
有時是自嘲:其實我也挺厲害的,起個片名都能成功預測票房。
有時是後悔:你憑什麽哦,以爲自己寫的是《紅樓夢》嗎?沒有才能,沒有經驗,沒有聲譽,你憑啥杠投資方?
最後是釋然:《男親女愛》那麽紅,如果電影也紅了,你不是要超過周星馳?不行,撲是應該的啊,哪有這麽順利 …
還能怎麽辦?繼續努力,繼續浮沉吧。
這次失敗,成爲了黃子華演藝生涯中不可磨滅的印記。
而當時,他根本顧不得悲傷,他開心得要命,因爲他接到一個特别有挑戰的機會,到内地拍《非常公民》,飾演溥儀。
誰知道,拍着拍着,最初的興奮逐漸變成沮喪 …
爲了讓自己外形更像溥儀,開拍前一個月,他減肥 30 斤。
有一天對着鏡子一照,把自己吓了一跳:屁股瘦得沒肉,都耷拉下來了。而在拍攝的 4 個月裏,還要一直節食、吃減肥藥。
拍攝地在天寒地凍的長春,整個劇組一百多号人,隻有他一個香港人。語言交流不暢,加上入戲太深,他開始抑郁,每天晚上回到賓館,就開始莫名其妙的掉眼淚。
他心有不甘,終于等到向往的角色,身體卻承受不住。
他常常思考:溥儀一輩子身不由己,究竟人生有沒有自由,有沒有選擇?還是,我們都隻是不同程度的溥儀?
可惜的是,這部他拼盡全力去演的戲,并沒有激起太多水花。
命運就是這樣弄人,你越想抓住什麽,越容易失去,越想證明自己,越是處處不順。
特别在娛樂圈,默默耕耘隻是基本操作,付出與收獲通常都不成正比,能否成功,猶如開盲盒。
屢敗屢戰,靠的是熱愛甚至瘋魔,大浪淘盡,留下來的,都是最能挨的。
幸運之神沒有眷顧他,沒當上成功演員,他就把血淚混合滿心不忿,開講《娛樂圈血肉史》。
演藝生涯中的那些辛酸、尴尬、咬牙堅持,他在舞台上毫無保留地講給觀衆聽。
隻不過那些傷痛與掙紮,全部化爲一個個自嘲的笑話,雲淡風輕。
他說:我知道我不帥,我隻是耐看。
他說:當沒人找你拍戲,你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生前是不會受到重視的,但我知道我比藝術家還偉大,因爲我死後也不會受到重視。
他說:我本來想拿很多影帝 s,後來放棄了,決定競逐影後 …
他說:爲什麽拍戲那麽辛苦我還要拍?因爲我就是電影界的火柴男,不燃燒就會變成廢柴。
演戲虐我千萬遍,我待演戲如初戀。
那一個個笑中有淚的故事,不知爲何,特别有力量。
多年後,黃子華這樣解釋:
人生是一個神秘的劇,最讓我們回味或者不想回味的,都是悲劇。快樂的時候都過得很快,但五十年後,你還會記得,你媽媽不理你走了出去,或者你男朋友離開你 …
悲劇的力量是很大的,但如果我們能将這些悲劇化爲喜劇,某程度上是人生的智慧。最後可以做到一笑置之,那真是一個很高的境界。
奇妙的是," 一笑置之 " 接受命運後,他的運氣來了 …
2013 年,他登上了 TVB 視帝寶座。
黃子華是 TVB 史上唯一缺席頒獎禮的視帝。在頒獎禮上,鄭裕玲打電話給他,恭喜他獲獎,他有點懵逼,問:有幾個視帝啊?
2022 年,他出演的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總票房破億,多次刷新香港影史票房紀錄,并獲得香港金像獎多項提名。
爲答謝觀衆的厚愛,黃子華甚至親自彈唱了一曲《毒藥之歌》,自嘲調侃,喜感十足。
而今年香港春節檔,他主演的《毒舌律師》口碑票房再創新高,勇奪香港影史票房第一,極有可能成爲香港本土首部票房破億的華語電影。這部電影也将于 2 月 24 日登錄中國内地院線。
黃子華,62 歲,終于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
而《男親女愛》主題曲的歌詞,仿佛早有預告:藍藍天空高挂我的夢,海潛入最深追逐确與衆不同,沿途快樂自由陪伴我,美夢成真因你讓我到處去碰 …
從低谷上到頂峰,黃子華走了差不多三十年。
他從來沒有因爲今天的成功而自得。
他說:接到《還是覺得你最好》和《毒舌律師》,可能用完了我所有的演員運氣。
運氣,确實是個讓人琢磨不透的東西,但它似乎特别偏愛那些勤奮認真、堅持不懈、不計較得失的人。
一路走來,不管是跑龍套還是做主角,黃子華從來沒有忘記,1984 年剛入行時的初心。
前不久,烏鴉有機會跟黃子華聊了聊他的新戲。
最後我問他:你那麽喜歡演戲,現在還有沒有影帝情結?
他答:
從來沒有,甚至提名不提名都不重要。
不過之前拍《毒舌律師》,有一場戲,我做完了,忽然現場的群衆演員集體鼓掌。這種情況,在我人生中也隻不過出現過兩次。那個感覺,好像我已經拿到獎了。
參考資料:
黃子華《娛樂圈血肉史》(1、2)
微博 @香港電影吧《黃子華神級電影回顧記錄》
雜志《美紙 ISSUE 15》等媒體的黃子華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