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2 月 13 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 " 一号文件 "),對 2023 年 " 三農 " 工作作出部署。這是新世紀以來指導 " 三農 " 工作的第 20 個中央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确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守好 " 三農 " 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認為,一号文件為 2023 年的鄉村工作指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也列出了非常具體的措施。其中今年最大的亮點是更強調按規律辦事發展農業。如提出 " 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标準農田的實施方案,強化幹旱半幹旱耕地、紅黃壤耕地産能提升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由主要治理鹽堿地适應作物向更多選育耐鹽堿植物适應鹽堿地轉變,做好鹽堿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試點 " 等,都是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農地建設發展農業。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今年一号文件将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要求壓緊壓實各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責任,确保不松勁、不跑偏。強化防止返貧動态監測。對有勞動能力、有意願的監測戶,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做好兜底保障。鞏固提升 " 三保障 " 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當天就文件精神進行全面解讀時稱,必須持續壓緊壓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責任,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加快脫貧地區和脫貧群衆發展步伐,不斷縮小收入差距、發展差距,讓脫貧群衆生活越過越紅火。
作為農村貧困家庭增收脫貧的主要來源,農民工的就業增收問題受到高度認識。記者注意到,今年相比往年更關注農民工收入問題。
一号文件中 " 拓寬農民增收緻富渠道 " 一章節中提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具體包括:強化各項穩崗纾困政策落實,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穩崗傾斜力度,穩定農民工就業。促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測預警機制。維護好超齡農民工就業權益。加快完善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制度。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農村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等建設。在政府投資重點工程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推廣以工代赈,适當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
自疫情以來,農民工就業形勢面臨嚴峻挑戰。早在 2020 年 5 月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羅志軍即呼籲 " 高度關注打赢脫貧攻堅戰中農民工返貧 " 現象,并表示 2019 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對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增收的貢獻率達 38%,是貧困家庭增收脫貧的主要來源。
朱啟臻認為,中央一号文件曆來重視農民就業問題,今年重新強調與目前就業形勢相關。過去三年,由于疫情影響使就業面臨很大挑戰。二十大報告提出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振興 ",建設美麗鄉村的重點也包括解決好農民工這個龐大群體的創業就業問題。
根據 2022 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 26261 萬人。據抽樣調查結果推算,比上年增加 983 萬人,增長 3.9%。發展鄉村特色産業,解決好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創業問題,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意義重大。
朱啟臻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關于農民工就業問題重點要放在解決農民就地就近就業上面來。以往數量龐大的農民工不能就近務工與當地産業發展不平衡,就業崗位有限等問題息息相關,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就近無事可做,隻能湧入城市尋找工作機會,因此政策扶持應鼓勵和帶動當地農業産業發展,構建農産品、土特産初加工,鼓勵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搭建農家樂,精品民宿等,積極發揮農民創業就業的主觀能動性,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解決好當地就業問題。同時拓寬和加強鄉村公共服務業發展,這也是解決好就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