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垚
距離發際線植發已經過去一年,95 後女生張然(化名)将自己定位爲 " 成功上岸的人 "。
工作以後,張然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發際線在不斷上延,頂光下甚至可以看到雪白的頭皮。爲此,她很早就笃定了植發的想法,但礙于價格和對技術的擔憂,遲遲沒有落定。" 去年我終于下定決心去做了剃發植發手術,2300 個單位,總花費不到兩萬塊,平均下來,單個毛囊的種植隻需要八塊多。" 張然稱。
植發後的效果肉眼可見,不過,剃發也讓她經曆了一段時間的尴尬期,最近準備回去加密的她,希望能夠體驗下不剃發技術," 再來一次剃發,我可能沒有這個勇氣。" 她表示。當張然将自己的經曆分享到社交媒體上時,評論咨詢的留言超過百餘條,這當中,女生又占了絕大多數。
張然的經曆雖然隻是個例,一系列細節反映的卻是植發行業近些年從價格、技術到消費人群等多個方面發生的顯著變化,也标志着中國植發行業正邁向成熟期,同時面臨廣闊的市場空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毛發醫療服務市場 2020 年的規模爲人民币 184 億元,預計以複合年增長率 22.3% 的速度于 2030 年增長至人民币 1381 億元。而據《全球植發市場報告》預計,2023 年全球植發市場規模将達到 238.8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709 億元),未來 5 年的年複合增速将達到 24%。
技術升級,頭部美學成剛需
21 世紀初,中國植發行業迎來首次技術變革,毛囊單位鑽取術(FUE)逐漸取代了原來的毛囊單位頭皮條切取術(FUT),植發從從開刀變爲微創,有痕變爲無痕,大大緩解了人們對于植發手術術後後遺症的擔憂。
此後二十餘年,以碧蓮盛爲代表的連鎖機構不斷更新植發技術,行業技術壁壘逐漸建立。其中,2006 年,大麥植發首次從美國引進微針植發技術;2019 年,新生醫療推出自主研發的 3D 植發技術。進入 2020 年,碧蓮盛醫療集團 ( 下稱 " 碧蓮盛 " ) 首推不剃發植發技術,一舉颠覆植發傳統,實現了毛囊提取、種植技術的雙重革新。
據了解,碧蓮盛推出的不剃發植發技術除了能避免尴尬期,實現無痕植發,還能将傳統植發的 4 級疼痛降低至基本無痛的 0-1 級疼痛,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疼痛感受。而在今年 8 月,碧蓮盛方面還宣布将淘汰傳統植發技術,全面推行不剃發。
" 目前,不剃發技術代表了目前植發技術的最高水平,我們認爲不剃發技術也一定會全面取代剃發技術,成爲未來植發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 8 月份召開的碧蓮盛集團技術戰略升級發布會上,碧蓮盛醫療集團副總經理師曉炯如此強調。截至 2023 年 8 月,碧蓮盛累計不剃發手術台數突破 5 萬台,在不剃發植發賽道中市場占有率高達 92.8%。
此外,随着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 秃發 " 焦慮不再局限于中年男性,毛發健康日益成爲年輕人的頭等大事,頭部美學甚至成爲了剛需。《2023 中國毛發健康生活方式藍皮書》顯示,受毛發健康困擾的群體逐漸低齡化。"80 後 "、"90 後 "、"00 後 " 三個年齡層次均有超過 50% 的消費者在毛發健康上有過支出,其中 "90 後 " 有高達 56.9% 的人群有過相關支出,也是消費金額最高的年齡段,平均每年在各類毛發産品方面支出 9979.66 元。
具體到植發領域,随着技術、價格、消費習慣等一系列的變化,消費群體的演變以及患者需求也有了明顯的變化。現如今,随着植發需求越來越從功能性轉向美學性,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年輕女性逐漸成爲主力軍。
《2022 中國植發行業研究報告》(下稱 " 報告 ")中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報告》顯示,女性植發市場在 2016 年左右開始出現,随着市場的認可,在 2018-2019 年前後呈現爆發式迅猛增長。2021 年,女性消費者占比從原來不到 20%,增長到 30%-40%,且未來 3-5 年可能超過男性。
對于女性消費者比例超過男性的原因,碧蓮盛植發北京分院咨詢主管趙媛媛曾分析道," 頭發對女人的形象修飾作用更大,更因先天的愛美屬性,所以,女人比男人更重視頭發,在養發護發方面願意花費更多時間與金錢。綜合來看,女人對發際線美觀性的需求更多,除了頭頂稀疏加密治療型,還會涉及到眉毛等部位的修飾。"
"合規 " 成共識,連鎖機構有望強者恒強
自 FUT 技術引進以來,中國植發行業發展至今已有五十餘年。企查查數據顯示,中國植發行業步入快速發展車道,行業内商家數量高速增長,每年就有 100 家以上的植發機構注冊。
不過,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植發行業也存在定價不透明、植發後存活率低等問題,爲此,以碧蓮盛爲代表的全國連鎖植發機構也在不斷推動行業的标準化、規範化。
據碧蓮盛董事長尤麗娜此前介紹,碧蓮盛專家團隊率先主編了四部國内毛發移植專著,積累了不剃發植發豐富的臨床經驗,爲中國毛發移植領域培養了大批骨幹,并着力打造了不剃發、植發的培訓基地。此外,碧蓮盛還進行了改革升級,對消費者公開透明植發、養發價格體系。
而在前述發布會上,師曉炯也詳細介紹了碧蓮盛新的植發價格體系,即按照不剃發技術的醫生等級分爲常規團隊不剃發、技術院長團隊不剃發及主任副主任團隊不剃發。" 新的植發價格體系将高端的不剃發技術平民化,以基礎級爲例,這一級别的不剃發從 40 元 / 每毛囊單位降至 12 元 / 每毛囊單位,而爲了保障術後的養護效果,碧蓮盛将予以每一位不剃發手術患者額外 90 天的專屬養護解決方案。" 他表示。
作爲醫美行業的細分領域,監管部門于相關協會也多次出台政策推動植發行業的合規性發展。2021 年 3 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出台《毛發移植規範》,對手術操作、環境、設施等方面進行了規範指導;同年 6 月,衛健委等 8 部門發文聯合整治非法醫美機構,打擊行業灰色地帶。2022 年 10 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醫療美容行業虛假宣傳和價格違法行爲治理工作指引》。
有研究報告指出,多重監管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提高消費者對植發行業的信任與認可,利于頭部植發機構的長期發展。
目前,國内的植發機構主要分爲四大類,即全國連鎖植發機構、公立醫院植發科、綜合醫美機構植發科和區域性或單體植發機構,市場占比依次爲 35%、10%、25% 和 30%。
據了解,目前,以碧蓮盛、雍禾等爲代表的大型連鎖機構仍處于版圖擴張階段,并憑借專業的技術、充裕的産能及有針對性的營銷,位于行業領先地位。截至目前,碧蓮盛擁有 42 家全國直營的連鎖分院,100 餘位執業醫生,700 餘位執業護士,其中,主任和副主任醫師 10 餘位,爲至少 35 萬發友解決了脫發困擾。
國海證券發布的研報指出,雖然植發服務進入壁壘較低,但植發服務對醫生、對經驗要求高,機構規模、醫生數量與維經驗、案例數量是消費者的考慮因素。" 連鎖植發機構具備‘規模壁壘’與‘品牌壁壘’,且不易産生醫美機構的醫生品牌與機構品牌之争,植發市場格局有望強者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