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近日,海關總署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正式批複同意吉林省進一步擴大内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将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納入内貿貨物中轉口岸範圍,這标志着東北地區内貿業務邁出了重要一步。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的 2023 年第 44 号(關于進一步拓展吉林省内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的公告),2023 年 6 月 1 日起,在原有吉林省内貿貨物跨境運輸業務範圍的基礎上,增加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爲内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增加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裝箱碼頭和嘉興乍浦港 2 個港口爲内貿貨物跨境運輸入境口岸。
解讀:所謂 " 内貿貨物跨境運輸 ",是指國内貿易貨物由我國關境内一口岸啓運,通過境外運至我國關境内另一口岸的業務,目前主要以東北地區爲主。
衆所周知,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能源、原材料和商品糧的生産和儲備基地。但由于運力有限,東北地區運往南方的物資難以及時運出。這不僅成爲制約該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也使我國其他地區難以有效利用這些重要資源。
爲落實國家 " 一帶一路 " 倡議,解決東北商品運輸困境,海關總署決定開展内貿貨物跨境運輸試點," 借道 " 國外港口,部分内貿貨物通過海運方式運往中國南方進境,銷往國内——
2007 年,海關總署發布關于開展内貿貨物跨境運輸試點工作的公告,僅适用于黑龍江省内貿貨物經俄羅斯口岸過境運至我國東南沿海港口的管理。試點階段的出境口岸限綏芬河,而所經過的俄羅斯口岸中就包括了海參崴港(符拉迪沃斯托克)。
借俄羅斯遠東港口獲得出海口後,黑龍江的陸路運距大幅縮短,陸路運輸成本也大爲降低。海關總署曾算過一筆賬,将貨物從黑龍江綏芬河運往江蘇太倉港,相比傳統運輸方式,采用内貿貨物跨境運輸,每個集裝箱大約可以節約運費 2000 元。
吉林也在 2010 年 8 月獲得試點的機會,根據海關總署的公告,允許吉林省内貿貨物從珲春圈河口岸出境,經朝鮮限元汀裏 - 羅津港換裝作業,從上海、甯波口岸複運進境。次年同期的消息顯示,吉林珲春一年大約有 40 萬餘噸煤進入甯波市場,大大充備了内貿煤市場,有效緩解用煤緊張狀态。
去年以來,中俄貿易量大增,随之我國東南沿海港口至海參崴港集裝箱船舶運力增加,船舶回程帶貨能力增強。在此時機下,2022 年 9 月,吉林珲春市航務局申請增加海參崴爲内貿貨物跨境運輸中轉口岸,增加浙江兩港爲内貿貨物跨境運輸入境口岸。
有業内專家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三個口岸設立開放後,能較大程度促進中俄貿易、特别是轉口貿易的增長,爲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帶來重大利好、爲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注入新活力。同時也有助于将俄羅斯資源引入國内,服務 " 雙循環 " 大局,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用好國際國内兩個市場、國際國内兩種資源。
# 動向
廣州白雲站綜合交通樞紐預計年底開通運營
近日,由廣州地鐵集團負責建設的廣州白雲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 " 白雲站綜合樞紐 ")配套場站工程主體結構完成封頂,這标志着配套場站土建工程全部完成施工,爲年底開通運營奠定基礎。作爲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建成後,将有效促進廣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對于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東莞發布新型儲能 20 條新政
據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消息,東莞制定和發布了《東莞市加快新型儲能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從支持企業引進和培育、産品研發和創新、市場拓展、多元化場景開發、産業鏈金融保障、産業集聚生态、人才引進和培養等七個方面出台了 20 條新政。其中提到,支持企業增資擴産和技術改造,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項目納入省級技改資金資助計劃,按新設備購置額不超過 20% 予以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 5000 萬元。
廣西出台支持電商發展 16 條
近日,廣西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圍繞電商企業主體培育、促進擴大網絡銷售規模、推動電子商務示範建設等方面提出 16 條針對性支持措施。其中明确對上一年度零售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分别增長 10% 以上、20% 以上,且上一年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 10 億元、5 億元、1 億元、5000 萬元的批發零售企業,分别給予獎勵 100 萬元、50 萬元、25 萬元、10 萬元。
廣東拟開發 " 媽媽崗 " 實行彈性工作
日前,廣東省人社廳發布《關于推行 " 媽媽崗 " 就業模式促進婦女就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在全省廣泛開發 " 媽媽崗 ",拓展婦女就業空間,明确 " 媽媽崗 " 主要用于吸納法定勞動年齡内對 12 周歲以下兒童負有撫養義務的婦女就業,工作時間、管理模式相對靈活,方便照顧工作和育兒。
# 放榜
2023 市轄區 / 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榜發布
5 月 12 日,壹城經濟咨詢中心在 2023 中國财富峰會發布《中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報告 2023》。報告指出,截至 2022 年底,全國有 977 個市轄區。除了東莞、中山、嘉峪關和儋州四個 " 直筒子市 " 之外,其他 293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均設有市轄區。
報告以 " 中國式現代化與市轄區高質量發展 " 爲主題,從綜合指标、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安全發展等多個維度進行分類評價,形成兩類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評價前 100 位排名表。
2023 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
(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市轄區)
(地級城市市轄區)
同時,壹城經濟咨詢中心還發布了《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報告 2023》。以 " 中國式現代化與縣域高質量發展 " 爲主題,報告依據相關指标體系,對 1866 個縣域進行了總體評價,排出了 2023 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
2023 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
報告指出,截至 2022 年底,中國内地共有縣域 1866 個,占全國國土面積的 90% 左右,占中國大陸人口和 GDP 比重分别爲 52.5% 和 38.1%。
# 數讀
前 4 個月廣東進出口 2.52 萬億元出口同比增 5.4%
根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透露,今年 1-4 月,廣東外貿進出口 2.52 萬億元,同比下降 0.7%。其中,出口 1.68 萬億元,增長 5.4%;進口 8415 億元,下降 10.9%。1-4 月,廣東機電産品出口增長 2.3%,占廣東出口總值的 66%。在可持續發展趨勢下,綠色低碳産品市場需求旺盛,電動載人汽車、锂電池、太陽能電池分别增長 9.5 倍、35.4%、102.4%。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有關負責人表示,随着廣東經濟活動快速複蘇,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企業信心活力不斷增強,廣東外貿有望繼續保持整體向好勢頭,爲實現全年增長目标奠定良好基礎。
每日經濟新聞